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留意歐洲概念股 P.20

留意歐洲概念股 P.20

近期歐元升值幅度大,提高歐洲進口能力,也加速釋出外包業務,對專走歐洲路線的二線科技廠商十分有利。這些﹁歐洲概念股﹂,單子或許不多,但利潤相對較高、競爭壓力不大、可有效分散客戶,未來可能成為股市黑馬。

美股道瓊指數終於重返萬點關卡,多頭人士也開始揣測道瓊還有多少高點可期,而台股也將向美股看齊。問題是,雖然道瓊站上萬點,但是美國經濟基本面的實質推升力道不夠,即使上去了,終究還是要下來。

我一向不是悲觀的人,但也不至於樂觀過了頭。美國利率雖然仍處於低檔,而且依聯邦準備理事會的態度及一般市場的看法,大概到明年上半年都不至於升息。這樣的環境,讓美國經濟出現強勁的復甦力道。

不過從股市的技術分析角度來看,股價漲得太快絕對不是好事;因為多頭知道,上漲的時間不多,所以要在最短的時間內,爭取最大的漲幅。反之,股價如果緩步下跌比重挫更可怕,因為空頭不急於一時,反正下跌的時間還長得很。而且盤跌會讓投資人失去戒心,每天跌個一%沒什麼感覺,等到三個月後再回頭一看,股價竟然已經腰斬;這時早已過了停損的時機,也沒有能力再加碼攤平了。

依這個角度分析美國經濟,上一季的強勁復甦,一方面是因為去年基期壓得太低,所以稍微﹁正常﹂一點;再者,部分產能不敢大肆擴充,以致發生供不應求的缺貨狀態,也引發企業補庫存及重複下單的假性需求。

另外,如果美國經濟前景真的這麼好,為什麼大家都還是看衰美元?這也與過去的經驗法則不符。通常貨幣即是一國經濟表現的指標,當然也得看該國央行的匯率政策;比方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逐年加大,加上經濟成長年年﹁保七、保八﹂,人民幣沒有不升的道理。但是中國說不升就是不升,而人民幣也不能自由流通,所以其他國家也拿中國沒轍。

不過美元是國際貨幣, 儘管有 Fed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黑手在裡邊,但是絕不可能長期逆勢而為。所以國際金融市場無視美國的經濟表現,對美元趨貶存有共識,顯然其中一定有我們看不到的原因。

台灣經濟過去一直是看美國臉色而定,包括美元走勢、美國貿易政策,以及美國大廠的外包訂單等,無一不牽動著台灣經濟。近期台幣兌美元也是呈現貶值態勢,尤其這兩年來,台幣兌日圓及兌歐元貶值幅度不小;這也表示,國際投資者投資台灣的意願不高。

美國利率處於低檔,但物價開始有上升跡象,出現通貨膨脹、實質利率呈現負數的現象。往年央行惟恐天下大亂,一定早早撲滅通膨星火,不過經過近三年通貨萎縮之後,Fed 反而呵護著這微弱火苗,惟恐稍一不慎,經濟又陷入衰退的泥淖中。

既然實質利率是負數,美元貶值壓力又重,因此美元資產賠錢的機率大過獲利。所謂通膨,就是購買力縮水。同時,最近美國貨幣供給成長率也萎縮得很快;從去年二○%的高峰,快速降至五%上下,且成長率還在持續下降之中。

此外,美國市場長短期利率都在上揚,其中短利上升的速度高過長利。這表示美國境內資金有外流現象,以致短利上揚、貨供縮水;但是市場認為未來發生通膨的風險會下降,所以長期利率升得慢,甚至往下掉。市場利率變化的例子,讓我們再次看到金融市場如何進行自動調節,以達動態平衡的水準。

最近金價表現也十分兇悍,主要因素是,美國的通膨受到政府大力刺激經濟而死灰復燃。一份研究報告表示,如果沒有美國政府過去三年在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大力作多的話,二○○一至○三年中,美國很可能出現負二%的經濟成長;但是這兩年多,實際上只有兩季出現些微負成長。而這得歸功於美國政府用力刺激經濟、賣力營造通膨環境的努力。

黃金大漲的第二個原因是美元貶值,採美元計價的金價便相對上漲。以美元計價的黃金價格,自○一年年初至今大漲了五二%;但是若以歐元計價,則黃金漲幅不過一八%而已,但是這一八%中,光是今年六月到現在便漲了一一%。金價上揚表示通膨的確復甦,而美國上季八.二%的經濟成長,更加深市場對金價後市的期待。

台灣前兩年也有通縮現象,大家都為台灣是否將重蹈日本覆轍而憂心不已。不過最近台灣的基本原物料,如鋼鐵、水泥、石化等價格都開始上揚,而台幣隨著美元下挫,甚至比美元還弱勢,使得進口物價也跟著上漲,因此我們可以斷言,通縮應該已經不成問題了。

既然如此,那還有什麼好擔憂的?問題在於美國這兩年因急於擺脫困境,沒有從基本問題調整起,如個人及企業的負債率仍維持高檔;以股市用語形容,即沒有經過洗盤打底,所以漲勢會比較虛浮。由於消費者的負債率太高||大部分是房屋貸款,只要利率開始上揚,消費者的購買力馬上縮水。

美國企業在這波復甦也意識到這種情形,所以對大手筆的資本支出相當謹慎。不過因為經濟數據實在太漂亮了,明年景氣看來也不壞,同時投資還有稅負抵減的好處,所以近來企業開始增加投資。因此推估,美國下一波的經濟困境可能會在二○○五年爆發。

台灣近期對外貿易屢創佳績,分析內涵,對中國出口持續成長,輸往美國數量卻相對下滑,主要原因當然是兩岸分工。台商多數產品在中國工廠製造生產後,再賣到美國。大約十年前,中國占台灣外銷的一五%,現在則高達三六%;美國則從三○%降至接近一五%。

有意思的是,這些年台灣對歐洲的貿易比重並沒什麼變化,差不多維持在一五%左右。藉由中國出口的台商產品,也有部分是賣到歐洲市場,所以歐洲占台灣的外銷比重,實際上是有成長。若依此趨勢,搞不好我們對歐洲出口的比重,很快便會與出口到美國不相上下。

延伸閱讀

超完整報稅攻略》所得稅、贈與稅、遺產稅、房地合一稅...只要有收入都要學!2022開始的節稅重點

2022-06-02

地震速報App百萬下載未獲授權,氣象署、地牛Wake Up都沒怪他…康橋高中生道歉:我又上了一課

2024-04-26

七寶媽林叨囝仔疑嘲笑資源班孩子,代言沒了!她小學念資源班,高中讀資優班:這是正常教育該有的樣貌

2024-04-26

怕勞保破產,南部阿伯一次提領「啪!退休金全沒了」...晚年不得不靠打零工賺生活費的3個財務啟示

2024-04-24

勞保4月「14筆補貼、給付」入帳行事曆公布!勞保年金調升85萬人受惠,這年度調幅新高「領錢日曝」

2024-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