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追求核心競爭力 南韓大企業啟示錄 P.110

追求核心競爭力 南韓大企業啟示錄 P.110

從亞洲經濟風暴「受難國之一,到現在躍上世界經濟舞台要角之一,南韓大企業的快速發展,著實讓人嘖嘖稱奇。到底南韓的大企業是如何做到的?不妨可以從三星、LG 等知名企業的發展腳步略窺一二。 內文:一九九七、九八年,金融風暴橫掃全亞洲,資金撤離、股市大跌、匯率大幅貶值,從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到香港、南韓,沒有一個國家倖免於難。不過事隔五年,這些深受金融風暴重擊的國家中,以南韓復甦速度最快,其中三星電子寫下多項傳奇,堪稱是南韓的奇蹟。

而南韓在經濟破滅中快速翻身, 不但創下最早償還 IMF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欠款的紀錄,南韓的股匯市齊揚、經濟成長,成為僅次於中國的亞洲最亮眼市場。為了一窺南韓經濟傳奇,我用了四天時間參訪了包括現代重工、浦項鋼鐵、LG化學、 WOORIBANK、三星電子、現代汽車、豐山金屬及 LG 電子等八家南韓大型企業。


以躋身世界前四大為目標

這次參訪,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南韓企業的「 大」 ,從最近《 亞洲週刊 》 公布的亞洲企業一千大排行榜可以看出端倪。過去的亞洲企業前五百大幾乎盡是日本企業的天下,這回南韓企業排名大幅挺升,以二○○二年的營收來排名,日本的豐田汽車名列榜首,此後前十大全部都是日本企業,南韓第一大的三星電子,去年以四七六.一三億美元營收排名第十四;現代汽車排名第十九,三星綜合企業排名第二十六名。在亞洲前五十大內,南韓搶進三席,五十至一百大排名,南韓又有 LG 電子(排名五十一)、南韓電力(五十五)、現代綜合企業(六十七)、南韓電信(七十四)、起亞汽車(七十六)及浦項鋼鐵(八十一)。

拿台灣的企業跟南韓比,台灣企業在前一百大中只有國營的中油進榜,中油以一一○.六四億元搶進第八十五名,再來是排名一一四名的台電,大家最熟悉的鴻海以七十四.五四億美元的營收排名一四四名,然後是中華電信(一九八)、南亞(二○○),台灣市值最大的台積電只能排名第二○八名。南韓企業的大,可以從亞洲企業一千大的排名中看出來。

這次在南韓的參訪中,我們可以強烈感受到南韓追逐「 大」 的自尊與驕傲,浦項鋼鐵 IR (法人關係)部門總經理說,南韓以成為全世界第四大經濟體為己任,所有企業都以躋身世界前四大為目標。到目前為止,現代重工造船廠是世界最大的造船廠,浦項鋼鐵是世界第二大的煉鋼廠,三星電子是世界第一大的半導體廠, LG 飛利浦是全世界最大的面板廠, 而明年三星 SDI 很可能是全世界最大的PDP TV (電漿電視)廠。此外,南韓的企業不論是三星或 LG,能在國際大廠強敵壓境之下,以自創品牌手機殺出重圍,這是他們最引以為傲的事。

三星的主管表示,他們的手機論銷售量排名世界第三,次於諾基亞與摩托羅拉,但是論單價卻以絕大優勢壓倒諾基亞、摩托羅拉,高居世界之冠。而且,如果以銷售金額來算, 三星已超越摩托羅拉搶下世界第二席次,LG 目前排名世界第十名,明年以成為世界第五大為目標。同樣以代工起家,三星與 LG 都在手機上自創品牌,且成為國際知名品牌,但是台灣的手機只能幫國際大廠代工,甚至淪落為大陸手機廠貼牌的命運,勝負之數已定。


抓住明日產業全力投資

我在類似博物館的三星展覽室看到三星產品的沿革,心中感受更是強烈。一九八○年代及九○年代前半期,三星不過是一間家電廠,當時三星製造的產品與台灣的聲寶、歌林、東元差不了多少,但是不過相隔十年,三星卻已徹底脫胎換骨。三星雖然仍是家電大廠,但是家電產值只剩下一成多,取而代之的是三星成為世界最大半導體廠,全世界 DRAM (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廠都不賺錢,只有三星能夠賺。 制勝之道是三星不停地研發,永遠比別人早一步,當別人還在做 DRAM的時候, 三星已跑到 SDRAM (同步動態記憶體), 當別人跟進, 三星又切入DDR (倍數資料傳輸記憶體),別人進入 DDR,三星又推出 DDR 四○○。 現在快閃記憶體當紅, 三星今年 NAND 型快閃記憶體( FLASH )全球市占率達三○%, 明年將上升至三五%,NAND FLASH 成為三星的生蛋金雞,而台灣最早切入快閃記憶體的旺宏,目前只能做低階的 NOR FLASH,結果是三星大賺,旺宏大賠。

除了半導體外,三星手機很可能在明年超越摩托羅拉成為世界第二。而在面板之爭,三星目前暫時落後 LG 與飛利浦合併後的 LG 飛利浦,但三星鬥志高昂,今年三星 SDI 全力搶攻 PDP 面板。 目前三星 SDI 又斥資三三○○億韓元,在南韓忠清南道天安廠擴建第二條生產線,這是全球第一條一片玻璃基板切割成三片四二吋 PDP 的生產線,目前月產能從十.五萬片推進到十三萬片, 目前產能已超越 LG,成為電漿電視的新龍頭。不過 LG 也不甘示弱,仍積極擴廠,LG 在慶尚北道的龜居工廠第二條生產線九月正式啟用,目前又著手擴建月產七.五萬片的第三條線,LG 與三星 SDI 的競爭已呈白熱化,也將產能進一步往上推。

二○○一年 PDP TV 的市場,富士通日立( FHP )以四六%高居世界第一,NEC與松下各以一八%居次,然後是先鋒一六%。 ○二年三星 SDI 有八%市占率,LG 為一二%,FHP 降為二八%, NEC 降為一六%,松下為二一%,先鋒為一四%。今年三星 SDI 已經以一七%緊追高居首位的 FHP (二一%),成為世界第二; 三是各以一六%緊追在後的松下與 NEC,LG 則有一五%,到了明年形勢改變, 三星 SDI 將以二四%居首, LG 以二三%居次,然後才是松下的一七%,FHP 的一五%,NEC 的一○%及先鋒的六%,這就是南韓企業的強大企圖心。三星之所以有別於台灣的歌林、聲寶,徹底脫胎換骨,關鍵就在抓住明日產業,全力投資。


重視中國概念 熱中大陸布局

經過亞洲金融風暴的洗禮,過去南韓企業以擅長財務槓桿、高額負債著稱,亞洲金融風暴重組後,南韓大財閥錯綜複雜的交叉持股逐漸釐清,公司治理也逐漸上軌道。以今年來看,過去負債累累的公司,如今都有相當豐沛的現金流入,像現代重工、浦項鋼鐵、三星電子又錢滿為患了,今年三星斥資二十億美元進行品牌行銷的支出,同時也斥資二十億美元進行資本支出,南韓的大企業財務日趨健全,連負債一向沉重的 LG 電子,今年也將負債比率降為九七%以內。財務結構改善後,南韓企業準備在資本支出上面大舉出擊,這是台灣企業必須小心的地方。

在參訪過程中,普遍感受到南韓企業主管對自家企業的自豪,問到南韓大廠建立全球自有品牌之後,未來會不會向台灣大廠下代工訂單?三星與 LG 都答稱不會,因為所有產品他們都可以自己製造,顯然台灣與南韓是處在完全競爭的對立態勢,台灣的電子大廠要力敵 LG 與三星的壓力,恐怕還得再加把勁。

另一個大家都感興趣的問題是,台灣的 PC 大廠正摩拳擦掌準備從 LCD MONITOR(液晶螢幕)介入 LCD TV (液晶電視),三星與 LG 對此有什麼看法?他們共同的答案都認為 PC 所有人都會做,沒有什麼門檻,只要把 DRAM 等零組件組合起來,就是一台 PC,但是 LCD TV 則必須掌握關鍵零組件,透過 IMAGE TUNNER,創造更高的附加價值;但在這個領域,台灣的企業恐怕不是南韓的對手,這是台灣 PC 業者必須自我警惕之處。

第三個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台灣掀一股「 韓流」 ,不過南韓企業都熱中中國投資,筆者一位政大東亞所高一屆的學長,已是現代集團經濟研究所的主管,現在他借調到現代重工,常駐中國大陸青島等地,為現代集團在中國大陸的投資當開路先鋒。

此行參訪八家公司,沒有一家不談中國大陸布局,像 LG 化學目前有一半以上的盈利來自中國收益, 當問及台灣的台塑與奇美規模都很大, 目前這兩家公司與LG 化學在中國大陸的競爭力如何?LG 化學的主管坦白地回答說,他們比台塑、奇美提早投資中國五至十年,是台灣政府不允許台塑、奇美到中國設廠,才給了LG 化學大機會;現在 LG 化學卡位布局已完成,隨著中國需求日增,LG 化學將保持領先。現代汽車在北京有一家持股五○%的合資企業,仍想盡辦法希望能在高速成長的中國汽車市場分到一塊餅,所有南韓企業都很重視中國概念。

第四個令我們印象深刻的是,南韓企業逐漸放棄非核心事業,全力集中在核心事業上面壓重注,不論是 LG 或三星都強調資本支出,大多數南韓企業開始處理非核心事業,在本業的投資一點都不手軟。還有一個值得台灣企業引以為鑑的是,參訪的八家公司都十分強調股東權益報酬( ROE )。


重視股東權益勝於員工分紅

台灣電子業老闆通常會將員工分紅配股擺第一,員工分完了才分配給股東,當我到了現代重工、三星、LG、浦項等大廠,立刻問他們說,公司有沒有員工分紅配股?這些公司主管完全聽不懂什麼叫做「 員工分紅配股」 ,他們都說,公司每年賺到錢都會給員工獎金,還有一些「 STOCK OPTION 」 (員工認股權),也就是說,公司獲利好就給員工獎金,給的是現金,此外只有少數的股票選擇權。

我不禁要問,南韓企業沒有優渥的員工分紅配股,可是南韓有很多企業卻可以搖身一變成為世界級的公司,反觀台灣的電子業員工領了為數龐大的員工分紅配股,可是台灣卻只有台積電可以成為世界級大廠,南韓的大企業主管還特別強調,他們給了員工獎金與選擇權,全部提列費用,不像台灣企業作帳動了很多手腳。

我參訪的每一家公司在作簡報時, 都會在「 ROE」 的位置上停留若干時間,像三星電子就提及二○○○年他們的 ROE 達四一%,○二年降為一七%, ○三年可達三二%,明年 ROE 還有再提升的空間。 南韓的企業不擔心配出的獎金變成股票,企業獲利以配發現金股息為主,因此發行股數不會膨脹,只要企業獲利水漲船高,股價就會一直上漲。反觀台灣的企業,最優渥的部分全給員工,員工可拿到沒有成本的股票,隨時可在市場拋售,完全立於不敗之地,而且由於員工分紅配股優渥,大家賣掉股票就有巨資可以獨立創業當老闆,像現在 IC 設計公司一家家成立,還有電子產業員工分紅配股太好,很多好的人才不願出國深造,大學畢業即進到台積電、聯電,也成了台灣人才培養的一個潛在危機。

更麻煩的是員工分紅配股,再加上無窮無盡的籌資與配股,台灣的電子產業發行股數之多,已到了「 股票淹腳目」 的地步,相較於三星發行一‧五億股,台積電達二二○億股,台灣企業股本膨脹已成了潛在的大問題。再加上肥了員工,瘦了股東,這十幾年來,投資電子股的小股東很多人傾家蕩產,電子股年年增資配股,股價愈來愈低,股東出錢出力,往往成為最後一隻老鼠。這是我看到南韓企業高度重視股東權益報酬,心中反興起更多感概。

也許可能是這些大企業外資持股比率都高達五、六成,大多數南韓企業對外資法人參訪,都擺出鄭重接待的態度,他們接待主管英文流利,對公司的介紹十足具有說服力,這是大多數台灣企業所不及的。百聞不如一見,過去在報章雜誌上看到許多南韓大企業的報導,如今仔細參訪了八家公司,南韓大企業散發的一些特質,值得國內產業界參考。

延伸閱讀

誰說高股息ETF退流行?5檔創掛牌新高!00918、00915、00713…艾蜜莉:月月領股息這樣配很安心

2024-05-07

越來越不可能降息?債券ETF不再是送分題!該換高股息ETF?一文拆解如何讓今年息收更優化

2024-05-02

00918、00915、00929…九檔高股息ETF賺贏大盤「全部填息」,如何賺價差又領股息?

2024-03-21

00878、0056、00919...她自組月月配領20萬股息,提早退休3年後:3個理由不能「一輩子只存股高股息」

2024-05-10

「息利雙收」讓高股息ETF成為台股熱門關鍵字 含息報酬率有多高?今年以來平均上漲9.95%

2024-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