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研發之路的美麗與哀愁 P.64

研發之路的美麗與哀愁 P.64

對於國內眾多科技廠商的研發人員,或有意走上研發之路的學子而言,台積電的研發經驗是很好的參考借鏡。

經過三年的技術競賽,台積電領先全世界,開發出一項奠定半導體未來技術藍圖的﹁零點一三微米SoC低介電質銅導線先進邏輯製程技術﹂︵點一三︵。其中主導研發者包括,林本堅是光學領域的國際大師,梁孟松是先進半導體製程技術專才,邏輯技術發展處協理孫元成和楊光磊是整體邏輯製程的整合專家,並負責良率的提升,研發處長余振華是銅製程及低介電材料的先驅,資深副總蔣尚義則是總領導。這六人,是台積電進攻先進技術灘頭堡的六騎士。

這是一場漫長而困難的旅程,三年前,台積電原本和IBM洽談合作,不過,由於IBM對於合作的條件相當堅持,不僅要求研發要在美國做,台積電須派遣研發人員到美國,當時蔣尚義覺得這樣無法將技術難台積電生根,於是決定自行研發。


很怕第二天醒來 別人已經宣布成功了

後來IBM改與聯電合作,蔣尚義察覺到高層對他們的決定有些遲疑,反而激起他們的鬥志,向董事長張忠謀表達一定達成使命的決心。這場戰役由蔣任主帥,在新竹運籌帷幄,決戰地點則在台南的晶圓廠,駐守大將是余振華,二十幾位工程師派駐,表示二十幾個家庭必須至愛骨肉分離。

﹁在我南下工作時,我太太不小心出車禍,明明是被對方擦撞,卻成了被告,我卻一點忙也幫不上。﹂余振華談起往事,心裡很難過。

余振華每周開車回新竹報告,然後再開回台南。﹁點一三可說是公司未來競爭力的命脈,每個星期公司高層都要追問進度。那時真的很怕第二天醒來,看到別人宣布成功了。﹂

在前無可循範例,後有強勁追兵的情勢下,余振華認為成功的原因是﹁冷靜的頭腦,加上大量專業理性的分析﹂。他說:﹁成功,不需要深奧的道理,仔細的一再分析所有直接與間接的數據,讓團隊少走冤枉路,把計畫多想好幾遍,再走下一步,是很重要的。﹂

林本堅認為,國內半導體業不斷提升,本土人才已不輸國外回來的專家,尤其是本土研發人才的數理能力已經不差,不過英文能力則還要再加強。


根據興趣 選擇走研發或管理的路

蔣尚義給研發人員的建議是,可以視自己的興趣,選擇走深入研發或管理人員的職務。他說,半導體產業有二十多個專業領域,各個領域都可窮極一生研究,如果要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要花上十幾年的時間,像林本堅就是黃光製程全世界技術最好的一位。但是像他本人就是在每個領域都學習兩年,每兩年換一個技術,這樣的歷練讓他能夠了解各個領域的技術,也比較適合走向管理的路線。

梁孟松的建議則是:﹁台灣大多數年輕人選擇做設計,沒人要走製程,其實是錯誤的,因為要成為一個優秀的設計人員,要先有很好的製程基礎,而且,現在選擇設計,要熬出頭至少需要二、三十年,如果現在想加入設計行列,得先有心理準備要幫別人提皮包。我倒是覺得,做製程會比較容易有成就感,通常做了五年就會很有自信。﹂

楊光磊也建議,研發是最需要團隊合作及累積的工作,加入台積電的經驗讓他充分體會到這一點,因為公司制度完善,讓他可以充分發揮,台積電也是他經歷的所有工作中,給他最多資源及支持的。﹁我們幾個其實都快五十歲了,但頭髮都還很黑,就是因為這幾年工作雖然辛苦,但卻不覺得累,因為大家通力合作,不需要自己一個人承擔成敗。﹂

延伸閱讀

明明很可愛卻都是負面形容

2024-04-30

做到這些活該你被當工具人

2024-05-15

大家為何開始反感網紅

2024-05-08

幸福企業官方必備條件

2024-04-24

同事打算離職的徵兆

2024-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