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股思——執著及毅力、百戰不倦 P.136

股思——執著及毅力、百戰不倦 P.136

2004-04-22 16:25

台灣政治惱人,對未來持樂觀的人極不喜歡人家悲觀,對未來持悲觀的人極不喜歡人家樂觀,南北兩極區隔相當明顯,但願它只限在「政治爭辯」區塊內,在此我們論述的是「投資」,它絕對只有「格林威治時間」化的中間共同交集——投資如何賺的多且久,並學會與「輸」的挫折相處,我的論述單純,期盼讀者以善念求取戰果,尤其在目前氣氛中。

股市投資舞文弄墨到龍應台(一九五二~)與張愛玲(一九二○至一九九五年)是需要很大的落筆勇氣,也是一個嶄新投資視野開拓的嘗試——用不同領域的思考探索,去產生迥異於投資內容的寬廣視野與深層習慣的蛻變。

再由這樣的心境出發,去尋找明天的機會,這種投資思考的邏輯架構是在「執著及毅力」源頭的追尋,讓投資者及本欄的讀者永遠不忘戰,投資要贏,一定要有信仰,一定要癡狂,一定要跳過只限在「投資資訊領域」閱讀吸收的的框架,投資生命力才能源源不斷。

龍應台與張愛玲(李鴻章的曾外孫女——祖母為李鴻章之女、祖父為清朝名臣張佩綸)這兩位文壇瑰寶,都是生命有姿態靈魂的奇女子,她們始終相信自己的人生,在她們身上從未看過為挫敗而改變生命的姿態,這種對生命態度的堅持,就是我認為勝出股市投資最需要的「執著及毅力」的惟一泉源。

龍應台求學順遂、婚姻美滿、生活圓融,卻選擇遠離親人,尋找自己心中那份執著與忍受漂泊的毅力,這種精神內涵像極了一九五五年時值三十五歲的張愛玲,當時的張愛玲深受中國白話文學宗師且參與起草「中華民國憲法」後移居美國的胡適先生(一八九一至一九六二年)影響,信念堅定——離開熟悉的家園更遠,反而可以在「精神」上求得自己「信仰」的樂園,在沒有人與人交相接談的環境中,生命喜悅的圓滿,反而更能尋找出心靈的歸宿。

二十一世紀龍應台仍然持續用她銳利的筆鋒及嚴謹思考,延續她那永不為部分知識分子認同的政治意念,嚴厲批判當今政治走向,其故事張力及歷史定位暫難定焦,但張愛玲則不一樣;在一九九五年的秋天她在美國自宅走完了她的人生,歷史已經定位,她的一生曲折神祕,感情顛簸,姻緣路阻斷她的後半生靈魂,最後甚至封閉了自己,這樣的心靈折磨,仍然未動搖她看生命的角度。

我對張愛玲的認知是,她到死亡的那一刻,仍然是「寫作大於人生」,在她活著的時候,無論身體跟心靈再怎麼地煎熬,她的寫作幾乎都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尤其是她一生中最刻骨銘心的那一段與胡蘭成(一九○六至一九八二年)的戀情與婚姻,所帶給她的傷害,都無法在她的寫作內容中看出悲傷的痕跡與文字中尋得蛛絲馬跡,她沒有因胡蘭成(汪精衛之子,任汪偽政權的宣傳次長,被當時的社會稱做大奸人,但其才華洋溢,感情豐沛如徐志摩,最後死於東京)的不忠與浮華而對男性的感知方式有任何的改變。

一九五六年,三十六歲的張愛玲在美國因寫作認識了大她三十歲,時年六十六歲的新潮派天才劇作家賴雅,兩人以智慧交往,以關懷相互滋潤生命,直到賴雅離開人間,一九七七年,張愛玲五十七歲,完成了她最後一部大作——《紅樓夢魘》後,從此遠離世事,淡泊人生,寧靜致遠地活在時代潮流的外環,直到消失,喧嘩的五十七年,與寧靜的十八年,總計七十五年的歲月,「執著」與「毅力」就是張愛玲的全部。

而在資本主義中,最貪婪的一塊——股票市場,我們看到了上期所提到的掛牌公司——晶豪科技(三○○六︶兩位五十八歲創辦人——趙瑚及毛敘的淡泊人生,寧靜致遠求出世事紅塵外的堅持與毅力,人的一生周遭處處環繞著「執著及毅力」痛苦煎熬而出的實相,它不但穿越時空,也跨越領域;在張愛玲的年代裡,世俗的評價影響著當時的每一個人,但張愛玲從不顧他人的看法,始終執著於自己的認知與想法,在那樣的時代,這樣的活著的方式,是需要相當大的「毅力及執著」所架出來的勇氣才能度過的,投資的「毅力及執著」進化到「投資大於人生」不也應該是這樣嗎?

股市決戰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投資最後的成就,一定要從過程的痛苦煎熬提煉而得,靠的是智慧而不是聰明,政治也不能例外,世人皆有江山夢,但誰能得遂心願?近代稱總統,古代叫皇帝,從秦始皇滅六國統一戰國時代紛擾局勢,自認功超三皇、德兼五帝,於公元前二二一年自稱始皇帝,開創中國歷史第一位「皇帝」稱呼,到清朝最後一個皇帝——宣統帝愛新覺羅溥儀,於公元一九一一年退位,中國共出現了四百多位皇帝。

古代的皇帝與現在的總統都是人,古往今來有其共同性,也有其差異性,競逐大位者在得失間也各有不同的面貌傳世,台灣源出中國,底層文明有其延續性,從中國皇史發展中,出現的政治社會發展歷史內容,近代文人從其詩詞或其著作中,有相當豐富的沉思與討論。

這種對過往的歷史所賦予的現代解讀,在目前的政治或投資氣氛時空中,重新拾讀,格外令人珍惜;就像胡蘭成在其一九六○年代大作——《今生今世》中提到,當日本宣布投降,他搭船從漢口回到南京途中所記下的一段話:「天地之間有成有敗,長江之水送行舟,從來送勝者,也送敗者,勝者的歡譁果然如流水洋洋,而敗者的謙遜也使江山皆靜」,真是令人動容。
世局紛擾,寧靜用心,宏觀全球,轉為台灣股市,自能在勝負得失間求得最佳的自處之道,胡蘭成的這一段話,希望能帶給不僅僅是投資者的省思而已,我也相當期盼各個領域的智慧工作者能有所啟示,更有幸者,六月九日改編自張愛玲《半生緣》小說的舞台劇將在國家劇院上演,同樣由「人間四月天」、「她從海上來——張愛玲傳奇」兩劇女伶劉若英擔綱,對於錯過「人」劇、「她」劇的讀者,不妨一觀。

將優質文學作品及文字美學給自己迴盪一下,讓紛擾、恐慌舒緩,心靈淨空,可能也是一種收穫吧。

延伸閱讀

台泥、兆豐金、台塑化...500萬歐印10檔「大到不能倒」,能贏過0050?這1檔存股10年「躺著退休」

2023-10-30

2024年「月月配」全攻略!00878、00919...想躺平提早退休,股海老牛推薦2種組合安心領息

2024-01-02

14家金控動用老本發股利可望放寬!富邦金、國泰金、兆豐金…哪些配息最值得期待?

2024-01-21

兆豐金存股均價28元、合庫金20元...金融股價再跌也不怕!2條件挑選會填息的股票「專心累積張數就好」

2024-01-17

存股族必收藏!金融股2024年配息大預測:元大金、台新金...這3檔殖利率逾5%「14檔便宜價全曝光」

2023-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