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追,還是不追 P.122

追,還是不追 P.122

低本益比反映市場恐慌,投資人害怕今年賺的只是曇花一現的機會財而已,因此對於產業與個別企業競爭力的分析也就更重要。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 」這不是什麼投資理論,出自莎士比亞寫的劇本,正好說中現在市場心態,借來當標題。颱風前後五個交易日漲五百多點,煩惱要不要追股票的,一定比想著要不要獲利了結的多,當然這是個普遍的問題。

投資人想要對抗風險伴隨報酬率的天理,發展出投資組合這套理論,藉由分散投資標的,達到降低風險的目標。以這個理論作基礎,發展出共同基金這個產業,讓大家把錢交給「專家」,進行降低風險、提高報酬率的任務。作了幾十年,共同的結論是:買指數型的產品比較實在。

再看看真的從股票市場賺到大錢的,他們也有分散的動作,方法卻是用時間換取空間。他們的方法濃縮起來,就是這句話:「這個價位買,一定會賺!只是不知道是明天、下周、還是明年。」這句話包含兩件事:下工夫弄懂要投資的公司,然後就是等待。至於現買現賺的,偶爾聽到過,沒見到真能因此而擁有財富的。

不是追不追,而是能不能等

華爾街日報在八月二十七日有篇報導,大意是說:美國股市以標準普爾五百指數來算,平均年報酬率是一○%,可是很少見到有哪一年的報酬率是這個數字。在恐慌的年代,賠錢是正常的;多頭的時候,像九○年代,平均數高達百分之二十幾。所以文章的結論是,不要妄想股市會有正常的表現!超跌或超漲才是常態。

如果把兩周前引用彼得.林區的觀念用在此處,應該可以很清楚點出,應該思考的不是:要不要追?而是,能不能等?

資金表現仍是恐慌勝於貪婪

基本面還有爭論,可是股價的表現卻還是十足的空頭市場。單從本益比的觀點,不只創歷史新低,而且還處於首見的死亡交叉之中。交易所公布的平均本益比還有十幾倍,可是獲利表現最好的鋼鐵股,投資最多的液晶顯示器面板,市值與股東人數最多的半導體產業,這些應當表現超越大盤的領先族群,比值卻遠低於市場,顯示資金還是恐慌勝於貪婪。

空頭市場買股票,長線投資的勝率高過短線;長期投資的結果,也勝過在多頭市場進場者。呼應前面說的,也是這幾個月一再溝通的觀念,要有耐心啊!

低本益比反映市場恐慌,投資人害怕今年賺的只是曇花一現的機會財而已,因此對產業與個別企業競爭力的分析就更重要。以DRAM為例,以前是不會賺錢的黑洞,未來幾年卻可能是印鈔機,就跟王永慶的漳州發電廠一樣。

過去台灣技術落後,美光等領先大廠一殺價,台灣是最早賠錢的競爭者。今年反過來,毛利最低的是美光,最高的是力晶,連原本落後的南科,毛利率都在逐季的增長中。在這樣的產業結構中,擔心殺價的是美光而不是台灣廠商。還用過去的邏輯分析這個產業,真的會每個月都要問一次:追,還是不追。

延伸閱讀

李玟膝下無子,逾40億遺產會被「出軌尪」接收?傳已立遺囑全留給她…生前悲吐「最大遺憾」

2023-07-06

長輩病重在醫院插管但神智清楚,這樣還可以立遺囑嗎?不想遺囑無效,專業律師想提醒幾件事

2024-01-12

老兵留千萬遺產,孫「僅分到2千元」形同喪失繼承權…告上法院為何法官判遺囑「完全合理」?

2024-03-07

遺贈房產給小兒子,老母住加護病房10幾天不聞不問...遺囑都公證了,還能把房子收回來嗎?

2023-10-12

想留遺產給未成年或身心障礙子女、年邁父母繼承,又怕被騙錢?2張圖搞懂「遺囑信託與子女保障信託」

2023-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