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大國崛起」的碧海煙雲 P.150

「大國崛起」的碧海煙雲 P.150

海洋是《大國崛起》的重要戰場,面對當下兩岸閉鎖的局面,以及國家策略爭辯不休的困局,期待台灣能有一四○五年鄭和首次出航,帶出史上罕見龐大船隊在遼闊大海上建功立業的海洋領袖出現。

碧海藍天、煙塵滾滾,數不盡的歷史煙雲從絢爛到消失,○六年十一月十三至二十四日,北京央視播出籌拍三年分成十二集,每集五十分鐘《大國崛起》影集。分析五百年來葡、西、荷、英海權強盛、法、德在陸地崛起,日本、蘇聯君王相繼吸收了歐洲文明、美國崛起等九國興衰做一描述,給當下資本主義爭戰的國力發展,留下很多思考空間,觀賞《大國崛起》者從不同的角度出發,詮釋出的差異相當大,不管政治上有任何渲染的意圖,影集確實給了國家興衰思考的視野,知識分子實應一看,它給了走向強國四個的寬廣思考,一、強大全球性經濟位置;二、堅實國家方向;三、老百姓剛強團結毅力;四、傑出英雄領導。

海洋是《大國崛起》最重要戰場,從GDP及人口數思考,台灣無法列入強國之林,但從產業列入全球排名第一項目思考,台灣應在強國之列,以小搏大、靈巧快速成就台灣,它沒有錯過IT產業三十年來全球發展每一刻,台灣歷任執政者學習了英皇伊麗莎白一世,把英國帶向海洋霸權的精神內涵——歷史給每個民族飛黃騰達的機會都是有限,作為國家最高統治者,伊麗莎白一世沒有錯過任一時機,台灣領袖在產業發展時機拿捏值得尊敬。

《大國崛起》我最喜歡的兩段是一五八八年英國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及日本明治天皇百年維新。一五八八年七月七日,西班牙無敵艦隊以一三三艘戰船、八千名水手、二萬名士兵,從西班牙啟航征伐英國,英皇伊麗莎白一世用商船和海盜組成的小型艦隊,用先進火炮與靈活機動,擊垮對方,開啟海洋霸權。她展現的睿智,與當時英人團結精神,對應當下兩岸局面,這段歷史值得深思。而十四歲成為天皇的明治,開啟變法強國之路,一八七一年,派出澀澤榮一(一八四○~一九三一)為首的四十九名高官(當時的政府官員)使節團走訪歐陸十二國,無盡地詢問、觀察、抄襲,以對歐陸文明進步產生的一、始驚;二、次醉;三、終狂之視野開竅,回返日本後帶向全面現代化,走出鎖國陰影,立下當今全球第二大經濟強國基座,時值當下台灣國家策略爭辯不休時,明治天皇、澀澤榮一、大久保利通(一八三○~一八七八)、伊藤博文(一八四一~一九○九)立下的強國內容,台灣可借鏡。

《大國崛起》製作嚴謹,引用俄羅斯總統普亭,在紀念反法西斯勝利六十周年的話:「忽視過去的人,在未來行程裡只是一個缺乏思想準備的匆匆過客,忽視過去的國家,面對世界變局將不會有成熟的選擇,甚至有迷失方向的風險,走過六十年,回首五百年,看著大國演變,我們要做的就只有一件事:讓歷史照亮未來行程。」期待台灣能有一四○五年鄭和首次出航開啟世界史最偉大海洋航程,帶出史上罕見龐大船隊在遼闊大海上建功立業的海洋領袖出現。


理財投資專家─黑傑克 :台灣有資格躋身大國

中國拍了部近代史的紀錄片,名叫《大國崛起》,介紹全球化發端之後,9個曾經稱雄於世的國家。看著那些人口數少於台灣的荷蘭、葡萄牙,或者國內形勢一片大亂的德意志聯邦、法國一一成為國際舞台舉足輕重的玩家。

中國想的是有為者亦若是也,台灣呢?我們在哪?還有機會嗎?

問問俾斯麥出現前的日耳曼人,席勒與歌德都寫過德意志只是虛幻的名詞而已。曾幾何時,這虛幻的名詞變成世界動亂的來源,卻又轉成品質的代名詞。台灣的現況並不比十九世紀中葉以前的那片土地差,怎會沒機會?

除了認同的混亂之外,台灣還在許多面向與這些大國是相同的,伊麗莎白一世以海盜建立英國的海上力量,最早來台開墾的漢人也是鄭芝龍這些海盜;荷蘭努力做生意,除了獨立戰爭勝西班牙之外,對外戰爭全敗,還兩度亡國,這跟台灣只有鄭成功勝荷蘭人的軍事史多麼相似。從這些現在令人稱羨的國家歷史看來,台灣完全有資格也躋身大國的行列,在這架構下,投資台股將是門好生意。
(本文章摘錄自本刊525期〈理財魔法〉專欄)


█香港《壹週刊》社長─楊懷康:中國富強之路可借鏡

中央電視台去年底播過一輯12集的《大國崛起》,無論在內地及海外一時轟動。無他,這個片集據說是胡錦濤下令攝製的,來頭不小。加以片集的主題是探究葡、西、荷、法、英、德、俄、日、美九個大國崛起的原因,當中雖沒有說過中國半句,一切又盡在不言中:中國不是要和平崛起嗎,這九個大國的崛起經驗又有何值得借鏡之處?

說到經濟大國,中國的人均收入還跟進步的地區差一大截,可是我剛在BBC上聽到,以數額計,中國國民生產總值已超越德國,成為美、日之後排行第三的經濟大國了。

這是不是終於可圓其一個半世紀來振興中華之夢?不用我說大家都知道,近十多年來中國的發展儘管驚人,要真正富強起來,像五百年前的葡萄牙、西班牙;兩、三百年前的荷蘭、法國、德國、俄國和英國;一百多年的日本和美國那樣走在全世界的前頭,顯然還有一大段路要走。
(本文章摘錄自877期香港《壹週刊》〈無定向風〉專欄)

延伸閱讀

61歲黃仁勳自嘲「老又認真工作」…滿頭白髮為何不染?專屬理髮師誇他髮質超讚:每次都只有1要求

2024-06-04

輝達黃仁勳求才千人、他問自學工程師行不行?過來人1句話好無情…「洗研」薪水能差多少?

2024-06-04

端午連假天氣出爐!降雨熱區曝光,北部這天起降雨機率較低…會一路下到何時?專家預測出梅時間點

2024-06-07

黃仁勳、蘇姿丰展場趴趴走、實戰力滿分!這些攤都巧妙「不同框」站台…兩人最愛小禮物曝光

2024-06-04

影/梁見後的場子、黃仁勳驚喜給抱抱!喊美超微AI機櫃「五告水」,30年交情從哪來?老黃說只有他信我

2024-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