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學費背後的基本問題 P.20

學費背後的基本問題 P.20

今天大學學費調漲二%、三%,一樣沒解決背後更大的公平正義問題,我們花太多時間去討論漲幅多少,反而忽略背後的公平原則。

今年大學學費要不要漲已經有了結論。立委開了幾次會議後,教育部宣示,拿到五年五百億元補助的學校不能調漲學費,其他學校漲幅不得超過三%。「學費漲不漲」每年都會吵一次,每年都淪為政治操作,然後草草結束。我得說,台灣學費的癥結向來都不是「調不調整」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說清楚「學費背後的基本理由是什麼」,如果沒想清楚,不可能得出一個讓大眾心服的結論。

之前我提過,學費是大學運作的部分收入,另外還有政府補助及社會大眾捐款,三者之間比率為何,值得大家討論,而討論就要從大學教育定位切入,先釐清是義務教育還是個人投資。

目前來看,學費占大學收入的四分之一,剩下的四分之三就是社會投入成本,試問這樣的比例合理嗎?你認為大學教育過程誰受益最大?為貼近公平,首先應該搞清楚大學生占總人口多少,並納入比例原則基本參考數據。

接著,要去除第一個不公平。學生在擁有五年五百億元補助的學校就讀,享有好的教育環境外,繳的學費又較低(教育部規定領有補助款的學校不准調漲學費);反之,那些就讀於沒爭取到補助款項學校的學生,得不到好的教學環境外,還要付較高學費(教育部容許未領有補助款的學校調漲三%),試問這符合公平正義嗎?

還要去除第二個「跨代」與「跨時間」的不公平。五年後這五百億元還有沒有?若沒有五百億元,為維持原來教學品質勢必得調漲學費,而到時候漲幅將高達三○%,試問民眾吃得消嗎?

如果政府無法承諾維持補助,五年後的學生勢必要繳比現在多的學費,而且落差會非常大,與其這樣,何不現在小幅度調漲,避免未來一下子的大漲?因此,學費該怎麼漲,在「跨代」與「跨時間」的公平性也要考量進去。

最後,應該去除「窮者付兩份學費」的「靈異」現象。大部分能考進公立大學的學生,家庭背景較好、家長社經地位高、財務能力較強;家庭狀況較差的學生,往往必須負擔私立學校的高學費。更糟的是,他們不只負擔自己那一份學費,因政府補助政策,同時在納稅時,已間接負擔就讀公立大學學生的學費,說「靈異」現象不是沒道理,因為大家都不自覺。

今天大學學費調漲二%、三%,一樣沒解決背後更大的公平正義問題,我們花太多時間去討論漲幅多少,後面的公平原則反而被忽略。請回到大學教育的最初定位,是普及教育還是菁英教育?以宏觀角度全盤討論學費問題。
(本專欄由司徒達賢、樓永堅、吳靜吉、李仁芳共同主持)

延伸閱讀

越南電動車VinFast掛牌上市狂潮 ——兼論台灣車用PCB廠敬鵬

2023-09-06

00919到明年9月都季配0.54元,會一直配這麼多?陳重銘:00919存股4大重點「1秘訣每月加薪1萬元」

2023-09-13

00929、0050、00878…手上有500萬準備退休,要存股哪支ETF?「這1檔月領逾3萬股息」

2023-09-11

特斯拉RoboTaxi再掀革命 ——兼論無線通訊廠詠業

2023-08-23

玉山金配股又配息,為何我存股800張中信金?年領500萬股息達人教你買「保證填權息的股票」

2023-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