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日月光案破局的啟示 P.16

日月光案破局的啟示 P.16

打從一開始,這樁交易便來得太突然,並在新聞媒體上大剌剌地公布各項細節;這麼刺激的方式,並不是政府能接受的模式。

如果我說,我對凱雷集團融資收購(LBO)日月光交易破局一事,感到極度失望,會不會反應過當了些?但我真的這麼認為。依我的看法,融資收購原本可以成為台灣資本市場改革非常重要的媒介。

常有國際法人客戶問我,台股表現落後亞洲股市長達七年之久,有什麼條件可以讓台股扭轉頹勢?我的答案是,融資收購的出現,會是其中一項有效的催化劑。因為經過融資收購交易後,隨之而來的,肯定是公司進行重整及購併等活動;這麼一來,許多塵封在台灣企業帳上的多餘現金,就有機會被釋放出來透氣,一旦資金血管開始流通,便可喚醒經濟的活力。

台灣產業亟需進行大規模的整併,幾乎已成為全體的共識;但是誰併誰?誰當老大?誰被消滅?這個問題恐怕不容易解決。

事實證明,若以公司對公司為基礎的整併行動,至目前為止窒礙難行;但若透過融資收購交易,除了可讓被併企業老闆減輕心理上的無形壓力外,還可創造出專業及客觀的金融中介機構,讓企業的購併活動進行得更順當。

融資收購交易產生的資金,除了來自私募股權基金外,還可引導出部分放在銀行的過剩現金,這筆資金金額高達數十億美元,相當於好幾兆台幣。一旦注入股市,將可帶動台股指數翻揚。

還有,由於台灣企業及金融產業投資中國受到限制,無法享受中國經濟高速成長的好處,因此企業自台股下市的意圖,也可能有助激勵政府鬆綁過時又自我毀滅的陳年舊規。每當有上市公司揚言要到海外掛牌時,台灣內部不免一陣檢討撻伐之聲;換個角度看,這些話題一步步地鬆動政府僵化的兩岸政策,也強化執政者調整政策的信心與決心。

日月光案交易失敗的癥結所在,是否真如媒體所說的,在於價格談不攏?一般而言,一開始公布的收購價格,通常不會是最終的定價;往往在交易終了、拍板定案前一刻,收購價格會出現劇烈變動,通常是大幅調高。收購價從一而終的案例極為罕見。

凱雷是全球經驗最豐富、規模最大的私募基金之一,他們絕對深諳此道;因此收購案失敗的背後原因,便引來諸多揣測。然而,就算交易失敗的主因是來自公部門的干擾,或是政府協調者提出不切實際的要求,我們也用不著太過驚訝,更不必為此感到悲觀。打從一開始,這樁交易便來得太突然,並在新聞媒體上大剌剌地公布各項細節;這麼刺激的方式,並不是政府能接受的模式。

一般來說,金融顧問或律師會先就收購案與政府官員洽詢,也不會早早就洩漏參與者的資料;而政府官員會在業者遞出任何申請文件之前,就告知這項提案是否可行。

從表面上看,日月光的融資收購似乎完全合乎法規,因此政府官員對申請人有哪些意見,我們僅能臆測。但我猜想,政府官員可能會告訴申請人,別搞了,那只會浪費精力,白忙一場而已。由於事發突然,官員們不知能不能放行該案,更不知自己有沒有權力核決,所以只能採取拖延戰術。結果雖然令人惋惜,但我完全可以理解這種作法。

官員們面對兩難的抉擇,如果他們核准交易案,那麼後續必定有前仆後繼的公司提出申請,其中甚至不乏大型、具策略性或有指標性的公司;如果駁回申請,又將遭受干涉私人商業活動、違背法律的指責。

面對相同的情況,相信美國政府也會採取相同的反應。就像前些時日,中國海洋石油公司打算收購美國中型石油公司Unocal,美國政府也表達反對態度,該收購案最後不了了之。因此我們也不需太過苛責台灣行政部門的反應。

因此當國際金融媒體報導,台灣政府要求,日月光在被收購後一年內必須重新在台灣股市掛牌,我也不覺得意外;何況此報導若屬實,那就明顯地透露一個訊息,交易破局定了。
類似LBO這種交易,通常需要三到五年時間執行必要的企業重組,才能見到成效;更別提交易背後的金主,多數都希望能夠選擇到其他市場掛牌,比方那斯達克(Nasdaq)。

有趣的是,在日月光交易破局的同時,歐洲也正在醞釀兩項大型交易。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多方買家積極搶親,向荷蘭銀行展現購併意願。不論就人口數或土地面積,荷蘭都與台灣相當;荷蘭有兩家主要銀行,而這兩家銀行都在全球資本市場占有一席之地,其中一家便是荷蘭銀行。

在英國,來自美國的KKR公司宣布,有意透過LBO購併一家老字號公司博姿(Boots)。博姿成立時間長達一百五十年,是倫敦證交所掛牌最久的老牌公司之一。在英國,博姿是生活日用品的主要零售商,相當於屈臣氏在台灣的角色。

雖然荷銀對荷蘭、博姿對英國,都具有策略性的指標意義,或敏感性的市場地位,但從頭到尾都沒有人討論是否應該阻止購併;目前購併案純然由市場利益的考量。

不過話又說回來,英國與荷蘭的資本市場,都是全球歷史最悠久、發展最成熟的市場之一,台灣要跟上他們的腳步,的確需要一些時間。或許一開始由規模較小的公司打頭陣,進行第一筆LBO,成功率會比較高。我再次希望,凱雷收購日月光的破局,不會成為台灣LBO交易的熄燈號。

此外,台灣當局也可以主動出擊,改善現況,阻止未來台灣公司下市的風潮;也就是胡蘿蔔與棍子並用策略,而現行政策鬆綁是重要的第一步。將台灣自外於中國經濟發展的軌道,無異於採行鎖國政策自我孤立。

其次,持續金融改革。數年前的金融改革收到非常好的成效,但目前似乎停滯不前。除了開放前進經濟熱滾滾的中國,台灣也要想辦法讓台商留在台灣上市。

不可否認,台灣是一個逐漸萎縮的市場,尤其相對於亞洲其他市場。傾向透過下市或LBO遠離台灣的公司,比透過IPO(首次公開發行)或增資留在台灣的公司多。顯然台灣資本市場欠缺一項特性,就是外資法人鮮少參與本地的IPO或增資發行;這是因為初級市場的交割風險太高,外資法人寧可避開。

如果台灣當局能深入研究這項議題,並提出可行的改革措施,消弭障礙,將有助於挑起外資對台灣IPO的興趣,讓外資不再獨鍾在香港股市IPO的中國企業。

日月光收購案的失敗,應可視為台灣企業變革發展過程中的一部分;我只希望,這不是台灣內部最後一次嘗試收購交易,而各界也應該從這次過程中吸取經驗,以免未來續蹈覆轍。

延伸閱讀

建中學霸不補習考上成大醫學系!單親媽獨力扶養、他每天吃超商魯肉飯:沒人可以讓我靠,更要好好念書

2023-09-06

家中6姊妹全讀北一女!76歲洪蘭出身學霸家族:別送孩子去補習班,「輸在起跑點」是最錯的觀念

2023-11-14

母親持刀威脅學霸兒「不考台大醫科,就同歸於盡」...10個孩子3個在看身心科,20年補教名師揭台灣教育怪象

2024-04-08

建中輔導老師養出北一女學霸女兒,給高三父母的勸告:分數不等於未來「用愛心而不是擔心來陪伴孩子」

2023-09-11

台清交成學霸都跑去台積電...「上駟對下駟」造就護國神山,為何將成為台灣科技業致命罩門?

2024-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