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認股權證,賭或不賭? p.130

認股權證,賭或不賭? p.130

根據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定律,俗又大碗的背後,一定也有逃不掉的成本,這是投資人轉做投機客時,最常忽略的風險。

上期提到馬可維茲解釋投資市場M型現象的新理論,資金往藍籌績優股移動。在他的理論,機構或有錢有知識的投資客戶,會清掉二線的股票,改以融資持有龍頭股。以財務槓桿提高獲利倍數,用高品質標的降低風險,達到不增加投資組合風險,卻改善報酬率的效果。

如這可行,那麼槓桿倍數更大、放大效果最佳的認股權證是否比融資更棒?現行信用交易制度需四○%的自備款,也就是有一百萬元就可以買二五○萬元的股票。如果改成買選擇權的話,這倍數可以再放大到四倍、五倍甚至十倍。某次聚會中,有位善心的專業人士,在提供明牌之外,同時加註:買認股權證會賺更多!在座朋友無不躍躍欲試,通往地獄之路真是由善意鋪成的。

台灣股市這十年來交易結構的改變,有很大一部分與金融衍生性商品開放有關,最簡單的證據是成交量萎縮。投機客以權證的方式,用更少的錢取得更多的股權,因此投機需求的股票交易就降低。

比起信用交易,購買衍生性商品除所需本金更少外,交易成本也降低。同樣想控有一百萬股的股權,融資與現金交易都要付一百萬股的手續費與相關稅金,當然融資交易還有額外借款的利息。可是選擇權的交易成本與槓桿倍數同比率下降,若是槓桿五倍的權利,總成本只要二十萬股就好。

根據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定律,俗又大碗背後,一定也有逃不掉的成本,這是投資人轉做投機客最常忽略的風險。

權利與股票不一樣,到期會作廢的,所以沒有長抱等反彈、配息降低成本這回事,只能做短線投機;其二,真正去行使這認股權證的成本,一定比當時直接買股票要貴;第三,權證擁有者,其實是與發行的券商對作,在賭場與莊家對作,勝率能有幾何?

上周特別關注權證的交易,很多都是當天就有二○%到三○%的震盪幅度。既然只有少數人可以做,流動性就有問題,價格不是連續的,往往任何一筆買或賣單都有能力改變價格,如果用股票或指數期貨交易的習慣下單,買賣都用市價,成交結果與下單時看到的價格會差很多。
存在證明價值,認股權證風險很大,但在投資組合上還是有價值的商品,只是適用者寡。如果你無法找出前面論述的問題,就忘掉這商品吧!

延伸閱讀

台積電到底能不能買?20年台股職人:關鍵訊號浮現!寫給退休爸的2330操作密技

2022-03-16

國泰世華SOGO聯名卡8/15到期!才分手好市多,為何又掰了老戰友?60萬卡友權益QA一次解答

2023-08-15

台積電上班「零經驗」也行!美國廠上完10堂入門課、每天4小時 近200萬年薪等著你

2023-08-07

3萬元房貸補貼「第2批」要入帳了!10萬戶「這時間」撥款 為何首波7萬戶拿嘸補貼?2原因不合格

2023-08-08

囤房稅2.0要來了!自住、房東、多人繼承修法一次看 新制上路前先抓逃稅大戶「補稅總額破億」

2023-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