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提升觀念能力的處方 p.26

提升觀念能力的處方 p.26

大家似乎只強調個案教學再提升實務決策能力上的作用,卻未注意到它其實也是提升觀念能力的工具。

許多人都知道,所謂管理能力可以分為三大類:觀念能力、人際能力、專技能力。後兩者容易理解,相對而言也比較容易培養,然而「觀念能力」究竟是什麼?擁有觀念能力可以發揮什麼作用?此種能力應如何養成?這些問題的答案,大家似乎還在摸索之中。

從教學工作及實務參與的經驗中,大約可以感覺到,觀念能力是指能夠深入理解各種意見與方案、詮釋各種資訊,並掌握現象與問題背後本質的能力。有了這種能力,不僅對事務的理解力提高,更能整合各方的看法、看出問題背後真正的原因,更能累積知識、快速移轉經驗,並系統化地產生創意。

階層愈高、責任範圍愈廣的人,愈需要有這樣的能力。所謂博採眾議、綜觀全局,都有賴這種觀念能力;在複雜紛紜的決策環境中,歸納出問題的核心、提出關鍵的行動,以及確認各個行動方案的成功前提。

觀念能力的高下,當然多少受到天分的影響,但並非不能訓練。管理教育中的個案教學法,以及精讀思想深刻的典籍文章,都可以培養這方面的能力。

在個案教學中,培養觀念能力的最基本的訓練是「聆聽」。討論過程中,學員隨時會被要求專心傾聽別人的發言,用心聽懂各方發言的主旨,甚至言外之意。對學員而言,除了要逐漸養成專心聆聽的習慣之外,最困難的是:一方面要運用既有的觀念或知識基礎來協助理解、詮釋聽到的資訊,一方面又不能被原有的觀念架構所局限而陷入自己思想的牢籠。

在聆聽時,還要有能力摘出別人發言內容中的重點。上課抄筆記、擔任會議記錄,都是培養這項能力的方式,筆記是否抄得好、記錄是否做得好,也表現出這方面的能力水準。

讀書時,努力理解文中意義,再依其論述之思想層次,整理出大綱,也是極有助益的方法。只是讀書必須靠自己,上課討論則可以由教師來引導討論,也可以隨時檢驗學生是否聽懂,以及是否能夠摘要出重點來。

有能力摘要整理出重點以後,進一步就應試著去比較各人意見的異同。了解形成各種意見的推理過程、找出各種意見背後所隱藏的假設前提,甚至從紛紜而零散的意見中,整合出更周延的方案與想法。

到此一階段,只可算做培養觀念能力的第一步,但也與實務上高階人員的思考與決策過程相近。通常在評述教學方法時,大家似乎只強調個案教學在提升實務決策能力上的作用,卻未注意到它其實也是提升觀念能力的工具。

延伸閱讀

終於同桌!郭台銘侯友宜「中間隔4人」相敬如賓…侯趕飛機要先走,郭董:本想用專機載你一程

2023-07-13

酷航班機降落竟「少1顆輪胎」,胎皮遺落仁川機場,公司4字回應…為何飛機輪胎小,卻能承受上百噸?

2023-06-19

他把飛機當房子住,1年等於來回月球6次!900萬買終身機票飛列國1.2萬次:此生最好的投資

2023-06-29

「如果能搭1次飛機那有多好…」18位重症童一日空姐、機師圓夢,背後的推手是他們!

2023-08-14

張榮發基金會「道德好好玩」拋彩蛋 小朋友喜翻「飛機餐盒上面的圖是我畫的!」

2023-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