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管得愈多 風險愈高 P.14

管得愈多  風險愈高 P.14

台灣政府對銀行業進行「微觀管理」,以「確保」銀行從事最安全的業務,但卻因此限制金融商品的創新、國際放款的參與度。

二○○七年世界經濟論壇(WEF)的「全球競爭力報告」中,台灣排名大幅落後。該報告涵蓋一三一個國家,以金融市場健全度排名,台灣排名五十八,緊追尚比亞之後,在納米比亞之前。若仔細檢視該報告內容,其實台灣在一些關鍵競爭領域中,還是相當優秀的。

比方高等教育和訓練排名第四,專利排名高居第三;群聚發展則勇奪第一,凸顯台灣在全國建立科學園區的獨特成功經驗。

令人意外的是,台灣銀行業的健全度排名竟在一一四名。二十年前來到台灣後,我始終認為,台灣雖然擁有二十一世紀的經濟實力,卻有十九世紀的金融體系。這項排名正好呼應我的觀點。

經濟與金融發展分歧的原因,並非任何特定政黨或主管機關的「貢獻」,而是台灣當前的金融法規所造成。台灣民眾在銀行的存款獲得百分之百的保障,聽起來好像很合理,實際上卻隱藏著極大的道德風險。存款也算是一項資本投資,存款的投資風險介於股票與公債之間。

多數人認為政府公債為零風險投資工具,但是政府財政也會破產,因此「零風險投資」只存在教科書的理論中,銀行存款自然也有一定的風險了。

銀行存款絕對保障制度已行之有年,大家也都習以為常;尤其先前幾次的金融擠兌風波,都沒讓存款人遭到損失,因此,似乎也沒什麼理由不繼續。

但是,當經濟成長的速度,遠高於政府財政成長的速度,政府在經濟體所占的比重已愈來愈小,若仍要求政府擔保銀行體系的存款,會讓整體政府財政承擔過大的風險。而「零風險」的錯覺,恐讓存款人暴露在更大的風險中。

為了全額保障存款,台灣政府被迫對銀行業進行「微觀管理」,大小事都要管,以「確保」銀行從事最安全的業務。問題在於,微觀管理嚴重限制了金融商品的創新、國際放款的參與度,及彈性的成本管理。眾家銀行只能就少數獲准經營的業務,進行激烈的割喉競爭,形成銀行的高成本結構。

銀行要「健全」發展,一定要有獲利才行。而政府全額保障民眾存款的作法,也保障了那些胡作非為的銀行,讓它們更肆無忌憚地扯正派銀行的後腿。

這又該怪誰呢?政府要教育並說服民眾,銀行存款只能有限保障,民眾必須承擔把錢存錯銀行的部分責任。同時,政府若要積極推動金融整併,迫使小銀行與大銀行合併的最佳手段,莫過於取消存款保障制度。

台灣並不是惟一面對這種狀況的國家,美國銀行業也仍陷入次級房貸的困境之中。不過過去幾年,美國金融界自次貸交易中獲利匪淺,現在吐一些出來也還承受得了。

延伸閱讀

外送員扯謊懶人包》「假飛官是我爸」立委候選人道歉曝原委 「還有更扯的事」博恩沉痛:我不懂要做多少事證明清白

2023-12-30

AI也搶外送員飯碗?日本Uber Eats「讓機器人送餐」,輝達、三菱電機當推手!缺工問題有解?

2024-03-08

退休規劃怎麼做?50歲、65歲投資指南:本金500萬,存股00919+2檔ETF+勞保年金,月領5萬被動收入

2024-06-13

Ubereats快沒對手了?foodpanda母公司第4波裁員、關閉台灣技術中心…還能看到熊貓外送員?

2023-12-20

過1個月只花1萬2極簡生活!他27歲醫學院畢業、不當醫師跑外送:目標35歲前存到3千萬財富自由

2023-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