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打破創造力的迷思 P.18

打破創造力的迷思 P.18

2007-12-13 09:44

創造力與創新已經成為台灣的流行概念,但是在推動創造力之前,還是得先打破六大迷思。

創造力與創新,幾乎已成為台灣的流行概念,但是許多人還是存有一些對創造力的迷思。哈佛大學創業管理教授Amabile、英國倡導水平思考的DeBono也都從他們的研究與經驗中提出歐美企業界對創造力的迷思。

我認為台灣在推動創造力時,首先必須打破以下六個迷思。

迷思一:只有少數人才有創造力。是的,只有少數人能夠產生改變人類生活或文明的大創意,但絕大多數的人都可以發揮生活中的創意。所有人都可以運用新穎且有意義的角度去詮釋他們各自的經驗、行動和事件。其實人人都有創造力,只是程度上有所差異。

迷思二:只有幾種行業或組織中的某些單位才需要創造力。Amabile敘述她每次演講時問企業界的觀眾,在組織中哪一個部門最需要創造力?研發單位是共同的答案。有人提出會計單位最需要創造力時,一定會引起哄堂大笑。其實每一個部門都需要創造力。DeBono說許多企業界的人將創造力和藝術畫上等號。藝術固然需要創造力,其他行業也需要創造力。

迷思三:如果每個人都在發想新觀念,就沒有人把工作做完。創造力包含創意的發想及實踐的歷程,發想的階段強調流暢、變通和獨創觀念。這些觀念需要批判思考的檢驗才能去蕪存菁,最後中選的獨創且適當的觀念必須經過創新的階段付諸實行,所以我們需要將擅長發想創意和執行力強的人組成團隊。

迷思四:重賞之下,必有創意的勇夫。尤其是金錢,是在滿足外在的動機,而創意過程直接來自內心的滿足即為內在動機。過去的研究發現,創意的工作需要自發自動的平台和鼓勵創新的支持環境。沒有人否定金錢的重要性,但真正愛其所做,做其所愛的創意工作,本身就是一種滿足。

迷思五:輸贏競爭是促進創造力的必要策略。在比較分數與名次環境中長大的我們,想當然耳認定輸贏競爭是促進創造力的必要策略。內部與外部的競爭對披頭四的創作確有正向影響。

在內部,保羅麥卡特尼與約翰藍儂經常創意競賽、共享成果,套一句保羅麥卡特尼的話:「這是非常友善的競爭」。對外則以美國當紅的海灘男孩為對象在創作上互相較勁。突破則需要創意對手,而這種競爭便是認真玩創意。

迷思六:聆聽分享、協調合作浪費時間。高健的《即興創意》和索依爾的《團隊的天才》著作中,特別強調即興對團隊創意的影響。最成功的即興就是團員間能在認真玩創意的態度下,高度發揮聆聽分享、協調合作的效果。
(本專欄由司徒達賢、樓永堅、吳靜吉、李仁芳共同主持)

延伸閱讀

金融股今年股利縮水成定局?京城銀戴誠志證實回不去:現金股息可能落在「這區間」

2023-02-15

京城銀、台中銀、國票金「配息一個比一個漂亮」⋯金融股股利誰豪邁?5檔現金殖利率最高有6%!

2024-03-14

3萬元房貸補貼「第2批」要入帳了!10萬戶「這時間」撥款 為何首波7萬戶拿嘸補貼?2原因不合格

2023-08-08

京城銀、台中銀…存股族最愛殖利率上看7%!這檔配息率首度逾5成新高,盤點中小銀行股利怎麼發

2024-02-27

不只京城銀!國產、致伸、志信...15檔「股利雙高」好吸金?現金股利比去年多,法人加碼卡位

2024-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