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公民意識美了,才有好的環境

公民意識美了,才有好的環境

荒野遊俠-賴榮孝

名人專欄

2014-02-25 13:17

我們相信這個社會需要怒目金剛,當頭棒喝,喚醒公民意識。但它也需要慈眉菩薩,少一點謾罵,多一些行動,用善盡義務,身體力行來愛護我們環境。

標題是蔣勳在〈少年台灣〉這篇文章裡講的話,徐仁修老師在開給這個時代的三帖藥方裡頭,也包含了公民意識覺醒。2013年可以說是公民意識覺醒的一年,從309反核運動到白杉軍運動都是最好的例證。

可是在現代台灣社會裡頭,我也發現另一個危機,就是太多人只強調權力,忽略了義務以至於造成更多的焦慮與不安。

所以蔣勳說:「台灣的希望,亟需要每個人建立公民意識——權利、義務雙向的公民意識。我們現在常常只講權利,不講義務,甚至讓民主被誤解為一種自私、個人的自私。這不叫公民意識。我覺得社會的焦慮也在這個部份。」「台灣可不可以建立『盡義務的公民意識』。如果你真的愛這塊土地,你要知道,真的身體力行。撿起地上的紙屑,比你罵十句還有用。」

在荒野這個團體裡,我們強調「讓參與者在自然中學習愛與包容,並付諸行動」,尤其,這個行動不是要求別人做,而是從自身改變生活習慣做起。

荒野前理事長李偉文就說:「社會運動應該是一種長期的實踐過程,不是以為自己有能力去改變誰,去指導誰,而是願意先從自己的改變做起。」我們相信一個人在自發自動的行動與付出過程中,就會發展出改變自己的力量。



每個荒野人感覺到對這塊土地的一花一草都有責任,所以就身體力行地去做自然觀察,了解大自然的脈動,去看顧每一塊土地。

在花蓮馬太鞍,荒野夥伴看到溼地環境正在崩壞,於是結合地主楊醫師,開闢了第一個自然教育中心,希望透過實作建立典範。然後我們現在擁有第二個教育中心「白鷺橋」,去年更認養了光復湧泉溪溼地。

在台北,我們想到居住在車水馬龍人聲喧囂的水泥叢林裡,如果能有個公園,裡面充滿真正森林、養育許多自然生長的動植物, 讓我們保留自然、親近自然並享受更多大自然的恩惠, 生活品質得以更加提升, 那麼我們是否願意邁向如此的都市生活願景呢? 荒野台北分會在台北都會區看見了多樣生物棲地的可能性, 意欲推動「台北市自然生態公園管理自治條例」法條, 來保護都市棲地生態環境。 



因此,在新春之際, 我們冒著寒雨在台北市進行公園的「生態健檢」─ 環境觀察及物種辨識普查, 瞭解台北市公園的基礎生態狀況, 以為後續的「公園生態化」推動行動作準備,希望讓台北市邁向夢想中的美麗生態大都會。 

在新竹大山背,夥伴在做自然觀察時發現橫死在馬路上的梭德氏赤蛙屍骸,連續幾年發動「護青蛙過馬路」活動,讓政府進行了部份棲地改善,也和在地社區結合,上下游社群用「台灣向上提升的希望之光─幫青蛙過馬路」作為標題報導,走在大山背的馬路上妳可以看到全世界唯一的「青蛙優先 小心駕駛」的交通指示牌。

我們相信這個社會需要怒目金剛,當頭棒喝,喚醒公民意識。但它也需要慈眉菩薩,少一點謾罵,多一些行動,用善盡義務,身體力行來愛護我們環境。

我們認為拯救荒野必先從拯救荒心做起,我們相信公民意識美了,才有好的環境。


延伸閱讀

第一間房子應該買來投資,還是自住?專家給首購族的建議:先問自己一個問題

2020-08-26

夫妻月薪6萬可以買房嗎?「看房超過1千間」房產女神教你算:你的薪水買得起多少錢的房子

2024-05-07

台灣少子化嚴重,為何房價不跌反漲?她花8年將20萬資產翻成4千萬:2個理由,房市2062年前不會崩盤

2024-05-07

40年老公寓可以買嗎?優缺點一次看!看過1千間房子達人:4大評估重點「不怕以後賣不出去」

2024-05-23

連信用卡都用到循環利息,銀行怎麼相信你有錢還房貸?買房必懂13個「拉高信用分數」小技巧

2020-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