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養生要從養骨開始

養生要從養骨開始

健康醫點靈

名人專欄

2015-02-02 12:25

上了年紀以後,那些身手俐落、腰板直挺的老人,不僅體型美,而且因為保持著運動的習慣,身體都處在很健康的循環之中;而另一些老人們,腰腿一旦生了病,就會突然老態畢現,怎麼也恢復不回來。

古希臘神話中,英雄阿基里斯全身刀槍不入,只有腳後跟是他唯一的致命弱點。在特洛伊戰爭中,太陽神阿波羅射中阿基里斯的腳後跟,他因此流血而亡。

這個故事一點都不誇張。上了年紀以後,我觀察身邊那些老朋友,那些身手俐落、腰板直挺的老人,不僅體型美,而且因為保持著運動的習慣,身體都處在很健康的循環之中;而另一些老人們,腰腿一旦生了病,就會突然老態畢現,怎麼也恢復不回來。即使不是突然因為疾病而傷了筋骨,也常常會因為缺乏力量訓練,而使肌筋無力,疲勞加劇,筋一旦疲勞,骨頭就容易得病。骨頭一旦得病受損,就容易失去運動能力,讓身體狀況逐漸走下坡,最終的衰老病痛也開始無止境地來襲。所以我一直認為,骨骼的健康,其實是人對抗衰老最重要的一個關鍵。

腰痠、膝痛,都是生命給我們的預警。脊柱不老,腿腳俐落,你的健康就還握在自己手中,可以自己鍛鍊,用各種自然的方法調整體能。但一旦脊柱、腰腿開始出現問題,就一定要高度重視。民間向來就有「厚骨為貴人」的說法,老祖宗的智慧,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生命源於健康的骨骼
孕育生命之初,究竟是先形成心臟,還是先有骨架呢?這個答案是肯定的,生命之初,由骨架先造形。現代醫學研究指出:胎兒在母體內四週左右,脊柱的雛形已經開始長成,而這個時候,心臟細胞才只不過是一個小疙瘩,而後,體內的各種器官逐步發育。

正如所有的植物在成長過程中必定先長枝幹,後長葉,接著開花一樣,人體只有在長好了脊椎這一「枝幹」之後,才能生長出茂密的分枝和樹葉。

對骨骼,尤其是支撐整個身體的脊柱,千萬不要忽視它的功能與作用。正是養生之重在於骨,身體健壯才能鞏固。養生須從養骨開始,養好了骨骼脊柱這個核心功能,再對附在骨骼上的各種器官進行調養,才能發揮事半功倍的效果。

養骨從中軸線開始
「中軸線」本是中國古代建築裡的一種專用詞彙,在中國建築史裡,人們習慣把大建築群中統率全域的軸線稱為「中軸線」。有人說,中軸線最寶貴的要點,就是它駕馭了人類創造物中最核心的部位。人體也有中軸線,在這個偉大的「建築系統」內,雙腿、雙手和頭不正像是一個小四合院,圍繞著脊柱這根中軸線,左右對稱地分佈排列嗎?

就如同一間房子,要建得牢固,穩如泰山,就必須找到正中軸線,將重力均衡分佈一樣,養生也要從人體的中軸線開始,才能發揮事半功倍的效果。

人的身體中軸是脊椎,它是人體的第二生命線。要知道,人體所有軟綿綿的內臟組織與器官,都要靠骨骼系統「懸掛」起來,而脊椎正是這些骨骼系統的支架,它上頂著頭顱,下基於骨盆,中間還要支撐軀幹,對人體來說,是切切實實地具備著一個大樑的支撐作用,試想,如果「大樑」脊椎出了問題,那人體豈不是要散掉了嗎?

補鈣和運動,不是養骨的全部
然而,在大多數人看來,養骨就只是意味著補鈣和運動。但其實,補鈣和運動並不是養骨的全部。這就是為什麼有些老年人總是在補鈣,卻還是骨質疏鬆;為什麼有些人經常參加運動鍛鍊,卻還是缺鈣的原因。養骨是有訣竅的,為了做一個身子骨強硬的「貴人」,必須掌握一些恰當的養骨方法。

美國骨科專家福斯特教授提出了新觀點:在骨質疏鬆的發病機理中,非物理因素(鈣、維生素D、荷爾蒙等)不是主要的因素,而在神經系統調控下的肌肉品質(包括肌塊品質和肌力),才是決定骨質強度(如骨量及骨骼結構)的最重要因素,即運動鍛鍊對增強骨質強度是不可或缺的。

這一觀點,受到許多與會中外專家的認同。

運動對於骨骼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並非所有的運動都適合去做,例如瑜珈,它是現代都市裡最流行的身體鍛鍊項目,可是有人卻因為長期不當的練習而造成身體的損傷。正因為運動也會造成身體損傷、過度疲勞等不良反應,所以最好的方法是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選擇適合自己的鍛鍊方法。

適量地負重和運動,有助於鈣和礦物質有效地吸附在骨質裡,以阻止骨質的流失。中醫講究「筋骨不分離」,中老年人在補鈣的同時,應適量運動,如散步、打太極拳等,以達到強筋健骨的作用。

除了適量的運動外,養骨中最重要的原則是補鈣不如護鈣。規律的生活習慣、戒菸酒、進行戶外運動、接觸陽光、改善飲食結構、提高身體對鈣的吸收利用率等等,都可以有效地促進鈣質在人體骨骼上的吸附。

另外一點是,要經常注意檢查自己的骨盆是不是偏斜、兩條腿是不是一條長一條短,早期發現問題,並盡快有針對性地進行康復治療鍛鍊,將有利於骨骼的健康。那麼,怎樣判斷骨盆是不是偏斜、是不是有長短腿呢?有兩個簡單有效的方法:兩腿站立併攏,雙手自然下垂,再看兩肩的高度是不是落在同一水平線上,由此可以判定是不是有長短腿和骨盆偏斜的情況。此外,還可以透過查看兩鞋底的磨損情況等來做出判斷。

像我家裡從來沒有軟沙發,我也從來不睡軟床。因為用了軟沙發,腰就會往後弓,會引起腰椎的毛病。我家的沙發都是木製的,比較高,坐下來以後,和小腿的高度差不多。我也不用軟床,我這一輩子都是睡硬板床。雖然我平時給人看病時總是低著頭,但頸椎一點兒問題也沒有!這是因為我有預防啊!

講究飲食,增強骨骼,延緩衰老
「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這不僅是一句流行極廣的民間俗語,且具有相當的科學道理,我們都知道,食物支配人們的全部生活,使其正常體能活動與大腦的精神活動得以維持。

人的生命衰老從何時開始?對此,國內外的醫學專家們有兩種觀點:一是認為人到不惑之年,即人在四十歲後開始緩慢地衰老。原因是當今的市場經濟競爭激烈,中年人就業壓力增大。在家庭中,上有老,下有小,中年人肩上承擔的各種壓力也日益增加。於是,中年人常有歲月不饒人或力不從心的感受。在「人到中年萬事憂」的情況下,人的軟骨部分逐漸縮小且慢慢地變硬,跑步速度、彈跳高度和體能靈活性,與三十多歲時相比,已經明顯地有所減退。

二是認為人到花甲,即六十歲才算老年,生命體能才開始衰老。此外,醫學專家們在長期研究中發現,人的生理發育程度一般在三十至三十五歲就達到頂點,身體細胞也逐漸開始衰老。男子到四十歲、女人到三十五歲後,每年都會喪失百分之零點五至零點六的生理機能,皮膚會慢慢地失去彈性和原有的光滑。在這個時期,如果不注重營養飲食、加強運動鍛鍊和養生保健的話,各種疾病就容易找上門來。由此,往往會加速人體衰老的速度。

人體孕育新生命時,是先有骨架,之後才有心臟等器官的。同樣地,生命的衰老也是從骨骼開始的,我們常說的骨質疏鬆症,就是以骨組織內部結構受損,骨成分和骨基質等比例不斷減少,骨質逐漸變薄,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險度慢慢升高為主要症狀的一種全身代謝障礙疾病。其原因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鈣調節激素的分泌失調,由於激素分泌減少,致使骨代謝紊亂。據有關抽查資料顯示,在五十歲以上的女性中,每三個人就有一個患有骨質疏鬆症,而在四十五歲以上的婦女中,由於骨質疏鬆而引起的骨折現象明顯多於男性。

從現代醫學的養骨角度來分析,我們不應該還停留在「吃什麼補什麼」的觀念中,比如,想補充鈣質就去燉個骨頭湯,或是去買某一品牌的所謂補鈣營養保健品,或是天天早晚喝牛奶等。事實上,養骨未必需要特別攝取動物類的食物,原因是動物類食物屬於酸性食品。如果為了補鈣而額外增加攝取,則不但骨湯裡的鈣質在不平衡的酸鹼度環境裡不可能被身體所吸收,還可能增加了體內的酸性負擔,甚至破壞天然的新陳代謝。

其次,現在圈養的動物包括豬肉、雞肉等,大部分是用飼料催生長大的。飼料中含有激素,有的激素已殘留在動物的骨肉裡,被人體攝入後,抵抗力強者,當然不會受到多大的影響,但體質較弱者,往往容易成為導致各種慢性疾病的因素之一。

人們適當地攝取五穀雜糧,才能有效對抗疾病
因為五穀雜糧都是生長在土裡,攝取了充足的天地之氣,在土壤、水分和陽光的共同養育下,它們蘊藏著整個宇宙間的精華。人們攝取植物雜糧,就是借它的力量,為我們汲取天地的能量。稻米麥麵是中國人的主要糧食,而營養價值比較高的玉米,含有豐富的卵磷脂、維生素A、維生素E、油酸、鎂等成分,能夠舒張血管、軟化動脈血管、降低膽固醇、增加膽汁,促進身體廢物的排除。

黃豆有「豆中之王」的美稱,含有較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各種維生素,以及鈣、磷、鐵等物質。經常吃黃豆或黃豆加工製成的豆腐類食品,對人體有寬中下氣、利大腸、消腫毒、降低膽固醇的作用。

黑芝麻具有補血、潤腸、生津、通乳等功效。花生含有豐富的脂肪、蛋白質、纖維素、可溶性無機物等成分,炒熟吃,對人體具有「開胃醒脾,滑腸,乾咳者宜餐,滋潤燥火」的功能,又有「長生果」之稱。

南瓜含有豐富的人體必需微量元素,是補血生精、治療糖尿病的佳品。雜糧之一的紅薯,含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C、鈣、鐵等營養物質,能補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陰,堪稱營養最均衡的經典食品。

豆類中,除了前面講到黃豆是「豆中之王」外,還有營養價值程度不同的青豆、黑豆、白豆、綠豆、竹豆、扁豆等。豆類、骨粉等食品,含有豐富的鈣和大量乳糖、維生素等。

對生活在都市裡的人來說,在適當地搭配吃雜糧的同時,還要持續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其中適量地吃山楂、紅棗、橄欖、黑醋栗等,有助於人體強筋健骨。在此基礎上,可適量增加攝取含有豐富鈣質的魚、蝦仁、蝦皮和海帶等食品。

在膳食中,成年人每天補充的鈣質應達到六百至八百毫克,老年人應達到八百至一千毫克,牛奶二百五十毫升(含鈣三百毫克)。一般每天須吃九至十二種食物,才能達到保持營養均衡的目的。

由於人體生理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因此,一日三餐時間不同,每餐的食譜也應當做相對應的調整。如早餐食用低糖低脂的食物,午餐以高蛋白為主,晚餐則以高糖、低蛋白為主。

春夏秋冬輪迴,天氣變化反差大,人的生理和心理也會跟著發生變化。因此,不同的季節,人吃的飯菜也要隨之調整:春季要吃溫補陽氣之類的食物;夏季要多吃清熱去火的食物,並注意補足水分和鈉、鉀、鈣、鎂等營養物質;秋天氣候比較乾燥,要重視食用具有養陰潤肺功能的營養食物,冬季寒冷,進食的重點在於保陽滋陰,要多吃斂陽護陰的食物。

此外,飲酒要適量,因為酒精對軟骨會造成損害,特別是股骨頭、膝關節和其上的軟骨,而且膝關節、股骨頭壞死,膝關節軟骨發炎等,這些都是中老年人比較容易出現的病症。但少量喝酒還是有一定養生保健、防病治病作用的。如適量地飲用葡萄酒或啤酒可強健骨骼,這是美國一項新的研究發現。此研究指出,葡萄酒中含有多酚物質,能對骨骼發揮保護作用,而啤酒中含有大量矽元素,適當地飲用啤酒,對強健人體骨骼大有益處,有助於增強骨質活力。

講究飲食、均衡營養,粗糧細米適當地搭配,多吃補鈣食物,這樣一來,人體有了充足的蛋白質,就可以增加鈣的吸收和儲存,才有利於防止或延緩骨質疏鬆症。

補鈣養骨特效食譜
1.黃芪汽鍋雞:黃芪十公克,母雞一隻,薑、蔥、鹽、料酒、味精、花椒、水各適量。將所有原料加入汽鍋煲四十五分鐘,調味即可。
【功效】益氣,益骨髓,提高精神。適用於氣血不足、體弱怕冷者。

2.腎壯骨湯:濕海帶五百公克(用水泡發、洗淨,切成絲狀),黃豆一百五十公克。加入適量的鹽、油、薑等調味品,每天煮湯。
【功效】補充腎氣不足,防止或延緩人體骨質疏鬆,增強體能活力。

3.五色健骨豆:青豆二百五十公克,黑豆二百五十公克,枸杞三十公克,山藥五十公克,鮮薑十五公克。將上述五味加入清水中,用文火煮爛,再加入蠔油、鹽、調味料等,即可食用。
【功效】補腎填精,壯腰健骨。

4.通絡拌雙絲:紅蘿蔔三百公克,黑木耳(用水泡發)一百五十公克,生薑適量。紅蘿蔔及木耳切絲,生薑切片,加清水煮熟,再加入鹽、麻油、調味料等,即可食用。
【功效】補血順氣,通經絡,消食健胃,增強筋骨活動能力。

5.桂圓酒:桂圓三百公克,首烏二百公克,紅花三十公克,加五十度以上的白酒五百毫升。浸泡一個月即可,晚飯後飲用二十毫升。
【功效】適用於風濕關節痛、腰膝痠軟及貧血者。

6.雙菇肉絲:鮮香菇、鮮蘑菇各一百公克,瘦豬肉十公克,油、鹽、味精及鮮湯適量。將鮮香菇、蘑菇洗淨,對切,瘦肉切絲。將香菇和蘑菇先入熱油鍋煸炒入味,再入鮮湯煮沸,最後放入肉絲煮熟,適當調味後即可食
用。
【功效】益氣養陰,滋補骨筋,強身健體,人人適用。

〈本文選自全書,曾琳之 整理〉

作者:韋貴康
1938年生於廣西賓陽縣,國際著名骨傷專家、教授、博士生導師、主任醫師。歷任廣西中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院長、廣西中醫學院院長、骨傷科研究所所長。社會職務有:中國自然科學基金科研項目評審專家,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成果終評委員會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骨傷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全國高等中醫院校骨傷科研究會資深會長,廣西政協常委,醫藥衛生委員會主任,廣西科協副主席,廣西中醫藥學會常務副會長,廣西國際手法醫學協會理事長,《廣西中醫藥》雜誌主編,《中國中醫骨傷科》、《中醫正骨》雜誌副主編,世界中醫骨傷科聯合會資深主席,世界手法醫學聯合會主席,香港骨傷科學院院長,國際中醫藥學院院長,美國國際疼痛醫學研究院名譽院長,俄羅斯依爾庫茨克醫學院及骨科研究所客座教授,澳大利亞自然醫學院客座教授,新加坡中醫學院客座教授等。

韋教授長期從事中醫骨傷科教學、醫療、科研工作,擅長脊柱損傷性疾病與脊柱相關疾病診治,以手法治療著稱,獲得中國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五項,國家專利三項,發表論文九十多篇,主編或副主編著作二十六部。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榮獲中國「五一」勞動獎章。被評為中國名老中醫、中國骨傷名師、桂派中醫大師、世界手法醫學與傳統療法大師。曾應邀到新加坡、澳大利亞、美國、俄羅斯、日本、德國等十多個國家,和港澳臺地區進行講學及學術交流。

出版:出色文化

書名:養骨就能救命

目錄:

序言:聽韋院長談健康

第1章 養生之計在於骨
生命源於健康的骨骼
養骨從中軸線開始
脊柱如何影響我們的健康
骨骼是支起身體能量的網路
求醫不如先求家人
補鈣和運動,不是養骨的全部
講究飲食,增強骨骼,延緩衰老

第2章 摸摸胸和背,驅除病與痛——胸椎相關疾病的治療與預防
養護胸背部,體質不再虛弱
心腦血管疾病——請給發動機充足的空間
肺病——關愛身體裡的兩扇窗
養胃,從胸背部開始
糖尿病——靠脊椎整複來調節胰島素分泌
抑鬱症——理療改變情緒

第3章 脖子常轉轉,精神自然好——頸椎相關疾病的治療與預防
頸椎病,最典型的頸椎疾病
有一種高血壓與頸椎有關
打敗頑固性偏頭痛的妙方
老是失眠,不妨查查頸椎
記憶力減退,別光冤枉大腦
耳鳴、聽力不好,不要忽視頸椎
保養頸椎,治好鼻竇炎
巧治打嗝
容易與頸椎病相混淆的肩周炎
黃金三小時,搶救中風

第4章 骨盆正起來,人生就硬氣起來——骨盆相關疾病的治療與預防
骨盆是貫通身體上下的樞紐
骨盆是身體裡的能量之庫
腰酸腿痛的根本原因在骨盆
骨盆還是性福的發源地
孕育新生命獨一無二的地方
產後媽媽,別忘了關上你的幸福之門

第5章 拍拍腰和腿,給自己一個健康的明天——腰腿疾病的治療與預防
腰和腿密不可分
補腎先養腰
維持體型從腰部開始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非手術療法
腰椎與男性性功能障礙
腰酸背痛不是準媽媽的必經之痛
防勝於治的膝關節炎
別對小腿上的「小青蛇」視而不見
為「第二心臟」添活力

第6章 孩子的骨骼需要我們悉心呵護
分娩過程中傷及孩子的骨骼怎麼辦
良好的姿勢絕不僅是外型問題
運動得當,才會長高
跌倒了就站起來——事情沒那麼簡單
視力減退,請幫助孩子及時挽回
養好骨骼,孩子更聰明
身心健康的孩子才可能骨骼強健
小孩骨骼未成熟,不宜過早扶走路

第7章 身子好,骨才硬朗
全身器官積極工作,回報骨骼有力的支援
得到新鮮能量,骨頭才能更加強健
骨質疏鬆,身體罷工的信號燈
現代生活方式暗含的危機
準備好,健步如飛吧

後記:向飲食起居要健康

延伸閱讀

高股息ETF新上檔這麼多,為何獨鍾00878?波動低、填息快...達人:存股族最愛這樣賺

2024-05-31

今年ETF配息恐遜前兩年 專家教戰這樣挑勝大盤 只看配息還不夠 最強總報酬率ETF出列

2024-05-29

不是00929、00878...00919奪ETF零股交易王!「月底換股+次次填息」25元還能買?有效買點在哪

2024-05-27

美債ETF配息遠不如高股息,為什麼我還要布局00933B?存股達人:5個原因「金融債穩穩賺」

2024-05-24

以00919為例,借房貸利率2%,買37張高股息ETF領股利10%,1年能賺多少?達人:3種錢不能投入股市

2024-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