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貼文沒人按讚不開心 重度使用社群媒體恐憂鬱

貼文沒人按讚不開心 重度使用社群媒體恐憂鬱

健康傳媒 - e 起 i 健康

教育

2017-04-07 14:11

臉書、LINE等社群媒體已成為現代人生活的一部分,許多年輕人每天張貼動態,與人交流;不過,醫師提醒家長,如果發現孩子過於在意網路上他人評論與按讚數,且出現頭痛、易怒、睡不好、心悸、胸悶,又越來越不想與人互動,就該提高警覺。

台灣網路資訊中心調查發現,國內網路使用率達84.8%,上網人數達1993萬位;國際市場調查機構KantarTNS調查顯示,台灣每日使用社群媒體比例為69%,其中以「Facebook」、「Google+」及「Instagram」最常被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一篇美國匹茲堡大學研究指出,一旦長期持續透過社群媒體與他人互動,對年輕人而言,容易出現憂鬱情緒,使用社交媒體的時間與罹患憂鬱症風險成正相關。
 
進一步調查,與不常至社交網站的人相較,經常登錄社交媒體的人感到憂鬱情緒的比率高出了2.7倍。一周中花最多時間於社交媒體上的人,罹患憂鬱症風險則為其他人的1.7倍。
阮綜合醫院身心內科主治醫師洪櫻娟表示,社群媒體已經成為現實人際互動的延伸,適當使用網路社群,有助於擴展人際關係。臨床觀察,不善於經營人際關係者,隱身於網路中,可以降低與他人面對面互動的壓力,通常在網路上會更加活躍。

但最近幾年發現,不少重度網路使用者過度沉迷於社群媒體,並無其他生活重心,只要一貼文,就會關注別人按讚的次數,如果次數偏低,就認為自己不受重視。

長期下來,容易出現頭痛、睡不好、心悸、胸悶、易怒、沒耐心、減少與他人互動、對原本喜好事物失去興趣等症狀,洪櫻娟指出,這正代表過度依賴社群媒體,親友需提高警覺。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葉雅馨主任指出,使用社群媒體,可以分享自己的內心世界,並了解朋友的生活起伏,但不要只是羨慕他人生活;此外,友人如果發出需求與其脆弱的一面,就應給予關懷、支持。

葉雅馨指出,每人使用社群媒體的時間長短不一,如果花過多時間上網聊天,犧牲睡眠、飲食、與親友相處時間,就需要有所調整,避免將生活重心放置在網路世界中。
 
【本文經《健康傳媒》授權刊登,原文於此】 

延伸閱讀

月薪3萬,如何存到1千萬退休金?她當護理師3年,在醫院看遍「沒錢的煩惱」:辭鐵飯碗、27歲年收200萬

2024-06-12

00929、0050...只存10年就退休!45歲夫妻想月領息15萬...達人教「以息養股」離職前快速累積財富

2024-05-27

提前退休「勞保老年年金被打8折」不划算?一定要滿65歲才領嗎?試算「這年齡」請領賺更多

2024-05-31

40歲才存股,每天100元定期定額「這1檔」,退休滾出4千萬:財富自由這麼簡單,為何要勉強做不喜歡的工作?

2024-05-23

一口假牙幾乎燒光退休金!60歲後滿口爛牙悔恨:花幾百塊掛號費省下1台BMW「這輩子最好的投資」

2024-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