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振興旅遊業政府該做的三件事 P.10

振興旅遊業政府該做的三件事 P.10

今年的冬天特別冷,景氣走緩,股市重挫,房市低迷,台幣貶值,台灣似乎樣樣都下滑,讓每個人的荷包縮水,而唯一上揚的失業率,則讓許多人年關難過,溫飽堪虞。

台灣一直是出口導向的國家,經濟成長倚賴的是加工出口或代工出口,而其最重要的競爭優勢是低廉的勞力。但近年來台灣的勞工成本已慢慢喪失競爭力,更重要的是東南亞、中國大陸的勞工不斷加入生產行列,加上台灣的土地、環保等成本也上揚,產業外移、更精確地說是勞力密集製造業外移,是必然的趨勢。

近年來台灣產業升級、企業轉型有一定的成績,但有待努力之處仍多,值此青黃不接的時期,失業率難免持續攀升。事實上,就算新政府所謂的綠色矽島或知識經濟能夠落實,可以吸納的低技術勞工終究有限。換言之,靠出口導向製造業吸納人力的時代早已結束,除非台灣能大幅擴展內需產業的規模,否則高失業率將是我們揮之不去的夢魘。

經濟發展的終極目標是讓我們過得更幸福,內需產業、特別是服務業,和我們生活的相關性通常較高,像老人照料、公園整修、街道清潔、國內旅遊等,台灣都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就以觀光事業來說, 根據世界旅遊理事會( World Tourism and TravelCouncil , WTTC )開發的一套觀光帳顯示,今年全球國內和國際旅遊的直接、間接相關經濟活動總產值將達三.六兆美元, 估計占全球 GDP 的一○.八%。其中台灣的觀光總產值為一八五.四億美元,實質成長率為七.五%,總產值在東亞各國中排名第七,成長率則排名第三。

就各國觀光業值占其 GDP 的比率來看,台灣僅五.七%, ,比中國大陸的八.六%、香港的一二.三%、新加坡的一二.四%都低很多,,也低於全球平均值,且在全球一四七個會員國中是倒數第二十,只比非洲的查德、利比亞……等國好一點,顯然台灣有愧「福爾摩沙」的稱號。

另據交通部觀光局的統計,我國去年的觀光外匯收入為三五.七億美元,香港則達六九億美元,高出台灣九三%,而南韓、新加坡則分別為五六億美元及四八億美元。

從前述資料可以了解,台灣的秀麗山川、雄偉峻嶺,可說完全被我們荒廢了,無論政府或民間,在觀光上的投資都太少了,否則我們的觀光外匯收入怎麼可能遠低於香港、新加坡?

根據 WTTC 推估,今年台灣政府在觀光服務上的支出為八.三億美元,只占政府總支出的一.八%,遠低於南韓的一一.五億美元(二.六%),新加坡的一二.四億元(七.四%),香港的一二.五億美元(七.四%);政府與民間的硬體投資上,台灣為五.二億美元,南韓、香港則分別達一○八.七美億元、七三億美元。

顯然,我國政府對觀光的投資太少了。在當前政府財政拮據的情況下,政府沒有能力出錢,在出力方面則責無旁貸。

首先,公務人員不應周休二日。在民間未全面周休二日前,身為全國最大服務業的政府機關,周六上午實不宜閉門休假。就算公務員每周工時四十小時,周六上午仍應有部分人員輪班。

前述做法,既可便民,更重要的是紓解所有上班族同時休假的壓力,讓旅遊業每天都有生意做。在目前假日人滿為患、非假日門可羅雀的情形下,提升旅遊業服務品質可說緣木求魚,而公務員或大型民間機構的彈性休假,正是改善此種現象的可行方案。

其次,目前公務員不休假獎金應全面取消,一方面可以節省政府支出,更重要的是鼓勵休假,進一步可刺激消費,特別是旅遊業。

第三,目前每年政府都補助公務員旅遊,且無論國內、國外一視同仁。為了振興內需產業,提振旅遊業,應改為僅補助國內旅遊。當然,這種鼓勵在國內消費的措施,民間也應共襄盛舉。

延伸閱讀

旅遊補助來了!出國玩能賺5000元、完成「這步驟」就有機會到手…如何申請?回國後能補登?

2024-04-17

導入智慧製造,以有限人力創造最大收益, 晶元光電精準調控製程,搶進Micro LED三大應用

2023-11-23

花東旅遊補助6/1上路,1條件就能申請「預算用完就結束」!台灣觀光如何行銷?將砸2億放送國際

2024-05-06

最新250元「農粉幣」領取無上限!2024花蓮旅遊補助再一枚…何時起跑、怎麼拿一次看

2024-05-15

超微轉單三星3奈米「想威脅台積電」?陸行之曝蘇姿丰盤算:2風險不注意恐重蹈覆轍被玩死?

2024-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