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被美化的手段 P.14

被美化的手段 P.14

日前,前民進黨主席施明德和幾位媒體友人餐敘。施明德依舊一樣瀟灑,說自己要打一場不一樣、不插旗竿、沒有傳單的選戰。但眾多友人苦口婆心地勸告,當選比較重要,要他還是做些宣示性的文宣廣告,免得徒有高知名度,最後還是沒人知道他這次參選的目的與用心。

不過施明德對朋友們的建議,似乎不以為然;他再三堅持「目的不能美化手段」,也相信當下台灣社會還是有廣大的中間選民,厭惡這種非藍即綠的兩極割裂。

幾天後,不經意地在廣播中聽到施明德的競選廣告,也看到了他簡單的文宣傳單。顯然,施明德聽了朋友們的勸告,從善如流地做了些當下社會認為候選人該做的事。

施明德是一位特立獨行之士,但他也意識到,如果只是獨唱高調,選情恐怕無法樂觀,最後只得從俗,務實地用一些多數候選人都在做的事。

這就是當下的社會。在過度包裝的年代裡,在口味愈來愈重的市場中,所有的商品被迫加了一層層讓人目炫神迷的五彩糖衣。或許你買了之後才會知道,原來包裝下的產品,和你真正想要的全然不同。

而商家則用各種打動人心的語言,誘騙你上鉤,只要買了,誰還管你會不再買第二次?久而久之,惡性循環的市場氛圍就出現了,除了政治,廣告也成了高明的騙術?

在金控競爭的年代,財富管理成了當下各家金控必爭之地;於是標榜專業理財的理財專員,如猛虎出柙,把矛頭對準所有社會大眾。但這些理專,專業未必充份,職業道德也正在學習,理專的行規還在草創;於是各種亂象兼而有之,不是未善盡充份告知責任,就是誇大金融產品獲利,要不就是先誘騙上鉤再說,反正只要投資人買了,錢就賺到了,誰還管你什麼後續服務?

本期《今周刊》的封面故事(新理財陷阱),就是為讀者破解當下這種不實的金融商品行銷騙術,讓讀者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判斷來自銀行的簡訊或電話行銷商品,內容是否有陷阱?值不值得投資?

不論你願不願意,今後的社會,理財專員恐怕會逐漸進入你的生活。與其和現在還良莠不齊的他們鬥法,不如正面積極地擅用他們的專業,讓他們和你的財富一起成長。

此外,自本期開始,本刊特邀前國安會副祕書長司馬文武(本名江春男)開闢(司馬觀點)專欄,就當下時政撰文評述。

司馬文武是許多新聞人景仰的前輩,在他離開政府官職之後,重回他所熟悉的媒體圈,提筆為文。或許這才是他最適意,也是最符合他生活情境的歸宿。

延伸閱讀

77萬股民開心!00919配0.7元又改寫紀錄、年化配息率飆破10%,13檔換股名單、最後買進日曝光

2024-06-01

沒買房晚年必定淒涼?小秘書43歲提早退休、花12年實證:沒房子,照樣樂活退休的4個解方

2023-08-01

人生第1檔股票獻給24塊中鋼(2002)卻不會漲...盧燕俐:認識複利前,我也曾買股做著一夕致富的夢想

2023-09-27

40歲存股100萬,65歲退休月領5萬!達人1招無痛滾出千萬養老金:本金不用多、股息花到老

2023-08-01

00919年化配息率11%,25元會太貴?他存股40張月領上萬元:3原則操作「股息價差兩頭賺」

2024-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