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別無分號

別無分號

2017-08-10 11:08

二○○六年,《紐約時報》評選出一份名單,列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十位基金經理人」。

十位大師各有所長,排名居首的股神巴菲特是價值投資代表,他的師父葛拉漢則排名第四。列在第二位的,是強調「草根選股」的彼得.林區;第三名是「反向投資大師」約翰.坦伯頓。此外,狠抓套利空間的金融大鱷索羅斯、「低本益比神射手」約翰.奈夫,以及「新興市場教父」墨比爾斯等,都列名其中。

其中,排第七的約翰.柏格最特別,他是ETF發明人、被動式投資之父。如果把這份名單用主動選股、被動操作兩大派區分,柏格是僅有的「被動派」代表。

在評選出爐的那一年,美國已有超過六百檔ETF交易,被動操作就算不是第一主流,也絕非冷門。之所以只有柏格一人入榜,原因多半是被動操作沒辦法再細分流派,它很純粹,就是「緊盯指數」。於是,柏格當家、別無分號。

《今周刊》曾採訪巴菲特、林區、墨比爾斯及坦伯頓的女兒,都用大篇幅的規格報導。唯獨柏格,我們在○八年採訪後刊登的篇幅不多,原因也是他不談經濟、產業、選股,只是分享被動操作的哲理。

ETF是偉大的發明,它把投資變得簡單、便宜。但隨著ETF規模快速膨脹,華爾街也開始擔心:當市場資金半壁江山都只服從一種「純看指數」的邏輯,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

股市仍然歌舞昇平,但華爾街正在熱議這樣的潛在新風險。低檔承接、精選冷門股、重跌後的套利……,如果這些基於不同投資邏輯的買盤都式微了,專家說,金融市場的耐震係數也就令人憂心。

延伸閱讀

每月光靠股息跟保單就有3、4萬被動收入...43歲運將開車月休15天:感謝爸媽當年逼我存一半薪水

2023-09-20

40歲兒卡債滾到130萬,逼得他拿勞保退休金幫忙擦屁股!66歲運將嘆:銀行循環利率就是合法高利貸

2024-01-03

「與其一直付租金,不如買個老公寓都好...」7年級運將聊25歲時買房:哪時候房價不貴?都是咬牙下決定

2023-08-16

五分埔批衣營收最高曾到4千萬...51歲運將金錢觀:孩子買房頭期款該幫,但出國買包這種別想!

2023-05-24

新鮮人搶當外送員,中年恐後悔?當過超商大夜、保全轉職開車,47歲運將一席話道出台灣社會底層心聲

2023-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