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洋投信」越來越多 p.56

「洋投信」越來越多  p.56

全球著名的投資銀行高盛集團及摩根士丹利集團先後來台灣設立證券公司,荷蘭銀行買下光華投信、花旗投信併入富邦投信之後,全球第一大基金管理公司富達集團終於正式來台成立子公司富達投信,台灣的金融版圖越來越國際化,國內擁有外資概念的投信也越來越多。今年,外資正透過各種管道、以各種形式來台灣探路,「外資熱」正在台灣燃燒。

過去證期會對外商投資金融服務業有諸多限制,一直到民國八十五年才有大幅變化,門檻大幅降低,外資可以百分之百地持有投信公司的股份,投信業進入一個自由競爭的時代,外資與國內財團爭相瓜分投信市場。

台灣安然地度過亞洲金融風暴,讓國際人士的眼睛為之一亮,加上台灣又是全球高科技產品的主要製造國,確實有相當優渥的條件吸引外資來台投資。尤其台灣的資產管理業歷史只有十七年,跟國外百年的悠久歷史相比,台灣還處於起步階段;其次,國內企業的退休金可能仿效國外直接交由資產管理公司代為管理,再者政府四大基金也將釋出部分資金給投信操作;另外,政府未來將開放代客操作的市場,加上,國內投資共同基金的資金都以每年三○%的速度在成長,加總這些條件,台灣的資產管理業對外資來說,都是一片十分優渥的「處女地」。


外資賺大眼購併本土投信

外資來台灣探路,是近幾年才有比較明顯的動作,以何種方式發展資產管理業,每家外資所走的途徑都不同, 有的是以策略聯盟的方式,如荷蘭 ING 集團與彰銀合資成立的彰銀喬治亞投信、美商 SSBC 集團與三陽企業合資的阿波羅投信,目前 SSBC 集團正積極收購該公司的股權,以擺開三陽集團財務危機的陰影。

有的則堅持要純外資, 例如美國最大保險公司 AIG 集團的友邦投信、花旗銀行投資的花旗投信、德國德利銀行的德盛投信、富達集團投資的富達投信,以及籌備中的瑞士蘇黎士人壽所投資的投信。富達堅持純外資理由是,不希望與國內的上市公司有任何關係。

另外一個途徑則是直接收購國內的投信,不過,外資是以「選新娘」的態度在選投信,必須基金資產規模在三百億元以上、經營績效良好、國內外基金產品線完整是勝選最主要的三大條件,這樣才能確保外資來台少奮鬥七、八年。

光華就是外資購併國內投信的首樁案例。外資中以荷蘭銀行對台灣金融版圖的企圖心最強,繼在前年買下美國銀行在台灣的消費金融部門後,買下浩威證券並改名為荷銀證券,現在又買下光華投信,準備成為台灣最大的外資機構。荷銀以每股五十二元的價格,買下潤泰集團手中持股六二%,美國安泰人壽持股二○%,交易價格高達三十六億六千七百萬元台幣,由荷銀一次付清,目前荷銀持有光華投信八八%股權,其餘由其他外資持有的一二%,仍在洽談中,荷銀要讓光華投信變成百分之百的純外資。

身為第一代投信的光華,成立的資本額只須一億元,增資到目前的八.六六億元,股價也從每股十元,漲到現在的每股五十二元,讓擁有五千三百多萬股的大股東潤泰馬上有二十八億元台幣的現金入袋,這麼高的回收成本確實羨煞國內投信界,使得國內許多投信也積極要找外資來策略聯盟。


外資投信來台奮鬥不易


連基金績效一直有不錯表現的元富投信,因為董事長王志雄家族的財務危機,使得王志雄頻頻釋出要賣股權的消息,對於頗受好評的元富,外資當然有高度的興趣,洽談的動作不斷,目前以持有元富約一○%股權的美商史世克公司出線的機會最大。至於京華投信,有意讓售於外資的傳聞已久,除元富外,也有外資曾表達對群益、台灣投信有投資意願。

而原本由外資主導的萬國投信,在由立委游淮銀所屬的富隆集團接掌後改名為寶泰投信,之後游又將股權轉給厚生集團,日前厚生再度將大部分的股權讓給英商馬丁可利集團, 該集團並指派其亞洲地區首席基金經理人柯立思( ChrisRuffle )常駐寶泰投信,使得寶泰成為有外資概念的投信。

在台灣生根有八年之久的外資投信要屬怡富了,截至五月底止,怡富的資產規模已經超過八百億元了,成為繼中華之後第二名的資產管理公司,去年業績還衝到第一名,有投信表示,怡富一直是外資投信的樣板。

事實上,在台灣的外資投信並不一定都很順遂,以去年的經營狀況來說,來台三年的友邦投信每股小賺○.七五元、成立一年的彰銀喬治亞每股虧一四元,至於去年成立的德盛每股虧○.二五元、花旗則每股虧一.六二元,不過,畢竟創業維艱,這幾家外資投信都還處於草創階段,加上國內投信業競爭激烈,要做出一點成績來必須要更加把勁。


花旗投信被併 投資人心生不滿


對此,外資投信也有話說,他們認為,以國外資產管理的經營理念,並不特別重視基金短期的績效,跟國內基金殺進殺出的觀念不同。尤其是以資產管理起家的德盛表示,他們的優勢是擁有國外的研究資源,是國內的投信所欠缺。

外資可以購併國內的投信,國內的投信當然也可能合併外資投信,花旗投信併入富邦投信,就首開投信界合併之風,雖然這是集團與集團間的策略聯盟案,但還是首次由國內投信合併外資投信的先例,未來花旗投信將消失在投信界的版圖上,這對於成立不到一年,曾經風風光光地募集花旗台灣心基金的花旗投信員工確實有點「情何以堪」。

日前還傳出,台灣心基金的投資人相當不滿這項合併動作,認為當初是因為花旗的名號才進來投資,如今卻面臨被合併的命運,甚至還打算狀告花旗投信。該公司總經理黃以孟表示,未來將會召開受益人大會,來決定該基金的前途。

台灣一旦加入 WTO,將直接面對國際金融產業的衝擊,有人憂心台灣跟香港一樣成為外資的殖民地,但也有人認為,面對自由化、國際化的衝擊,對國內的金融產業是一項正面的挑戰。如同光華投信董事長李湘偉所說,「過度保護的環境不見得好,唯有完全開放的環境,對投資大眾才是最有利的。」

延伸閱讀

子女月花9萬將78歲母送高檔安養院,沒想長照12年燒光積蓄母親還沒走「原以為反正孝敬也沒幾年了」

2023-02-08

60歲夫妻無房貸有銀行定存1千萬,月花費2.5萬可以提早退休嗎?3案例看:不工作退休的4個關鍵

2023-10-06

曾月花200萬租豪宅、每晚泡夜店...38歲從破產再翻年收4億:我從那段「縱慾歲月」學到的事

2022-09-29

20多歲年收破億,他月花54萬租摩天大樓頂層「自以為人生勝利組」:對錢的輕慢,讓我跌入破產地獄

2022-10-07

收入高物欲低,錢放定存不投資能安穩退休?35歲夫妻65歲月花5萬為例,一表揭退休金準備殘酷數字

2024-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