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以來,外資銀彈源源不絕,累計至今已買超一千二百億元,摩根概念股成為市場交易重心,隨著台幣升值引發的國際熱錢瘋狂匯入,這波資金狂潮能將台股行情帶向何方?
雖然這次台股在六千點附近徘徊,但外資買超累計餘額早已超越今年三月七一三五點時的水準,投資人要注意的是,外資的錢尚未全部到位,我認為,這股買盤將一直延續到明年五月MSCI第二次調高權重後,才會告一段落。
其實匯豐中華投信早在兩個月前就將台股投資建議由保守調整為中立,主要的原因是第四季和第一季是台股傳統的旺季,也就是所謂的「元月效應」,根據匯豐中華投信的統計資料,從一九六七年至今,台股在十一月到次年四月間的平均漲幅(如附圖),幾乎等於全年指數的漲幅,其他像金融、電子等類股也有同樣的情況,而今年台股元月效應又獲得MSCI的加持,行情自然是欲小不易。
價值浮現
電子零組件、高配息股看俏
至於為何外資接連買超,匯豐中華仍只將台股維持中立策略?關鍵因素還是在基本面的疑慮,現在除了鎂鋁合金等電子零組件產業景氣還在走高外,其他幾乎都在高原期或已步入衰退,因此如果明年五月資金行情結束後,基本面能隨之翻揚,這波上漲才會擺脫空頭架構下中期反彈的疑慮,正式展開多頭行情。
值得注意的是,台幣自美國總統大選完後強勁升值,照理說應會對電子業不利,然而這波電子股的漲幅卻相當驚人,絲毫不受影響,市場成交量也大都集中在電子類股,加上美國惠普、戴爾等電腦大廠近來盈餘捷報傳出,因此第四季電子股獲利可能不如大家預期黯淡。
以目前景氣來看,TFT(液晶薄膜顯示器)零組件和其他電子零組件是現階段相對比較安全的標的,由於TFT零組件的盈餘波動率比面板還小,股價卻和面板價格產生同樣連動,容易遭到空頭的誤殺而價值低估,而如今整體本益比已來到合理區間,值得投資人留意。
此外,高配息股也是投資人可以介入的標的,以今年產業獲利來看,鋼鐵股、航運股以及大型塑化股明年都可能會配發高額的現金股息,由於現在市場的平均現金殖利率約三.一%,因此投資人可以此為選股標準,只要個股的現金殖利率愈高,報酬率自然也跟著水漲船高。
以國外來說,上市公司配發現金股息愈高,股價則相對容易受法人和散戶的青睞,台灣近兩年來在投資人意識抬頭下,才逐漸蔚為主流,尤其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宣布台積電明年起將配發現金股利後,在外資圈更是獲得正面的評價,因此儘管晶圓代工產能利用率下滑,外資買盤仍然趨之若鶩。
報酬減少
面板、DRAM受資金排擠
相對於高股息概念股受青睞,未來依賴資本支出而不斷伸手向股東要錢的產業,股價將受到挑戰,其中又以面板和D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類股受影響最大。
今年以來,隨著世代交替和競爭力的考量,各家面板和DRAM大廠,紛紛透過現金增資、ECB(海外可轉債︶、GDR(全球存託憑證︶等管道募資,然而投資人除了持續掏錢外,卻拿不到分文的現金股息,因此在高現金股息意識抬頭下,這些類股恐將被有限的市場資金排擠。
至於金融股,雖然長線仍偏多,然而由於投信持股己偏高,且籌碼紊亂,短期恐面臨下修的壓力,投資人宜謹慎看待。
循環縮短
核心持股與策略持股應調整
長期而言,由於全球景氣多空循環愈來愈短,加上類股輪動過速,我建議投資人應同時建立「核心持股」與「策略性持股」兩種投資組合,依多空環境來做調整。
所謂核心持股,即低本益比、低股價淨值比和高現金股息殖利率的個股,如大型傳產股;而策略性持股,則是高成長性、高盈餘波動性的個股,如中上游零組件個股等。
因此只要未來景氣不佳,則增加核心持股,減少策略性持股;相反地,則減少核心持股,增加策略性持股,如此投資人自能持盈保泰,立於不敗之地。
/小檔案/
林東明 小檔案
學歷:政大企管學系
現職:匯豐台灣精典基金經理人
經歷:寶來證券研究員
匯豐中華投信研究員
基金規模:25億元(93年10月)
近一個月 近三個月 近六個月 近一年
匯豐台灣精典 4.39 8.42 7.04 4.75
加權指數 4.76 7.6 1.42 3.76
單位:報酬率,% 資料來源:fundd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