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解除投資上限的好處

解除投資上限的好處

谷月涵

名人專欄

590期

2008-04-10 10:13

解除投資中國40%的禁令後,台股將能創造吸引海外資金流入的機會;同時,台灣的薪資也可望成長。

國民黨重掌政權後,表示將有許多新政策陸續落實,特別是與兩岸相關的政策。其中投資中國四○%的限制,或許是最讓人一頭霧水,卻也可能是影響最深遠的政策。

部分民眾仍擔心,該項政策一旦鬆綁,將促使資金大量外流;另一部分意見則認為,現在才開放投資限制為時已晚,因為掌握中國商機的最好時機已經不再。事實上,解除投資限制的最大意義在於,形成台灣本地資本。

近兩年來,台灣資本市場掀起一股瘦身風潮,上市公司不斷削減帳上多餘的贅肉,如積極處分非核心事業、高比率派發現金股利、買回庫藏股與現金減資。在此趨勢下,不但股東荷包滿滿,也有助於提升股票的價值;因為股東權益報酬率(ROE)走高,可激勵投價上漲。將閒置資本發還給股東,會降低股東權益,也就是ROE公式的分母減少,股票的價值自然隨之提高。

但是那些有投資中國的公司,卻被迫反其道而行。由於投資中國的額度介於淨資本的二○—四○%,為了擴大投資規模,這些公司盡可能地擴張股本;因此,那些在中國投資的公司,尤其是非高科技類股,其ROE通常都很低。

一旦四○%額度的限制解除,這些公司便能開始進行財務合理化工程;過去為了提高中國投資額度,而保留在帳面上的低效率資產,將可逐一處分。經過財務瘦身後,股價可望提升,進而降低資本成本,並成為亞洲地區更具競爭力的玩家。長期而言,這將是對股市價值創造所產生的最重要影響。

投資上限解禁對資本市場還有一項好處,就是國際機構法人將更願意買進台股。儘管目前外國機構投資人(FINI)對台股似乎缺乏熱情,但只要股市有機會創造價值、公司邁向合理化營運,那些暫泊在海外的資金隨時都會湧進台灣。只要有部分公司開始財務合理化,明顯引進資金後,其他公司也會有樣學樣,進而吸引更多資金流入台灣。

此外,台灣上市櫃公司不再擔心因為與中國經濟脫鉤,而被阻絕於全球經濟之外,投資支出還可因此擴大。

十多年來,因為政策的限制,那些被強留在台灣,不得前去中國發展的產業,薪資水準普遍偏低。政策解禁後,未來台灣將減少製造業的投資,而著重在服務與知識型產業,這些多屬中高薪產業,台灣的薪資水準也可望成長。

不少觀察家抱怨,台灣「製造」了太多大學生。這是非常荒謬,甚至令人憂心的論調。台灣並沒有製造太多的大學生,而是沒有創造出足夠需要大學生的工作機會,以致薪資成長近乎於零。未來投資中國限制鬆綁的好處,將普遍反映在股東與受薪階級身上。
 

延伸閱讀

台積電上班「零經驗」也行!美國廠上完10堂入門課、每天4小時 近200萬年薪等著你

2023-08-07

輝達研發中心落腳處未定,台灣分公司先搬家,砸29億租10年,離黃仁勳超愛的夜市有多近?

2024-06-07

囤房稅2.0要來了!自住、房東、多人繼承修法一次看 新制上路前先抓逃稅大戶「補稅總額破億」

2023-08-11

3萬元房貸補貼「第2批」要入帳了!10萬戶「這時間」撥款 為何首波7萬戶拿嘸補貼?2原因不合格

2023-08-08

國泰世華SOGO聯名卡8/15到期!才分手好市多,為何又掰了老戰友?60萬卡友權益QA一次解答

2023-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