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四策略 搶搭科技股補漲列車

四策略  搶搭科技股補漲列車

楊紹華

聰明理財

599期

2008-06-12 14:15

全球科技股翻身,但台灣本地的科技股卻受大盤拖累,表現相對黯淡,連帶影響國內科技基金整體績效。法人認為,科技股補漲可期,但台股大盤現階段仍受政策主導,投資人想搶搭科技基金補漲列車,必須遵守四大策略。

大約是從五二○總統就職日開始,國內科技基金績效表現與美國那斯達克指數逐漸脫鉤,在羸弱不振的台股大盤拖累之下,儘管全球科技股表現強勁,台灣科技類股卻無法獲得帶動同步走強。

台美兩地科技股的脫鉤演出不只如此,群益店頭基金經理人許家豪以六月九日的台股重挫格局為例,「上周五美股大跌,但費城半導體指數的跌幅明顯小於道瓊指數,然而周一的台股卻是以科技股為殺盤重心。」

以上現象說明了兩個事實:首先,對於國內科技基金的投資思惟,不能與全球科技基金等量齊觀;其次,即使全球科技產業的營運表現未受美國景氣走緩影響,即使美國科技股仍然相對強勢,但台灣科技股的短線波動,卻必須以台股大盤整體動向為基本指標。


 
策略一
判斷大盤多空節奏

因此,雖然科技股有錯殺之後回頭補漲的機會,但對於國內科技基金的操作策略上,首要功課還是必須回到大盤多空節奏的判斷上。找到大盤落底、整體投資氣氛轉強的關鍵時機,進行適當的低檔布局。

「上半年台股走的是政治行情、資金行情,到了下半年,則是要走景氣行情。」ING投信投資長黃媺芸表示,台股下半年轉強的關鍵,在於全球景氣回穩,讓國際股市不再成為干擾台股的絆腳石。
 
她分析,由於美國在去年下半年開始積極降息,資金寬鬆政策的景氣刺激效果,最遲將在第四季發酵。由於資本市場會提前反應景氣回穩,因此在第三季,台股投資氣氛有可能在全球股市轉危為安之下,逐漸轉趨樂觀;台股的多空節奏會以六、七月為相對低點,進入第三季之後有轉強機會。

 
策略二
以科技股營收轉強為指標


有趣的是,若從國內科技產業的基本面分析,也能得到類似的結論。投信業者普遍指出,觀察五、六月國內科技業的接單狀況,明顯受到淡季影響,因此預料短期之內營收數字難有驚豔表現。
 
相關業者認為,由於今年景氣能見度相對較低,大廠多半不願意在半年報結算之前累積太多存貨,影響帳面數字,因此預料在進入七月之後,科技業營收較有普遍轉強的機會。

另一方面,以科技股為基金操盤重心的許家豪,也嘗試從政策面尋找科技股的適當買點。他指出,現階段台股大盤仍受政策面影響,人氣重心放在三通、金融開放等,「相對之下,缺乏政策面關照的科技股,好像爹不疼、娘不愛一樣。」

 
策略三
靜待金融傳產人氣退燒

他強調,由於政策面明顯是把科技產業的利多放在較為後端的順位,因此缺乏想像空間,在此之下,對於科技股,應該採取季節性的操作原則。
 
「簡單的說,就是搶一個補漲反彈的行情!」就像今年五月間,科技股在第一季財報利空出盡之後一度獲得市場青睞一樣,「市場總會發現,科技股的股價已經遭到低估,具有補漲機會。」

許家豪認為,待科技業營收普遍轉強,且傳產股、金融股的政策利多已獲反映之後,科技股較有機會接棒演出。「這是人氣、信心的問題,明顯的,現在台股市場對於科技股的信心不足,類股表現要強,必須贏回市場信心。」
 
他認為,缺乏政策面利多的科技股,惟有靠業績題材自立自強。而業績題材最有可能明顯轉強的機會點,則在接近旺季的第三季後段期間。

無論是從台股多空節奏、基本面分析,或是考慮市場信心問題,六、七月間低點酌量布局國內科技基金,應是適當買點。

 
策略四
觀察基金持股的科技純度

然而,若單純想搶搭科技股補漲行情,在基金選擇上,仍有進一步觀察的必要。許家豪指出,由於今年以來台股是以金融、傳產為主流,因此不少科技類股基金的主要持股,已逐漸轉向金融或傳產族群。
 
當然,若績效表現穩定良好,對投資人仍然具有正面意義,但若手中已有一般型台股基金,卻又加碼純度不足的科技股基金,就有重複布局之虞,影響整體投資目的。

若企圖積極搶進科技股補漲的波段利潤,而買到的卻是純度不足的科技基金,也就存在績效表現與投資目的彼此相左的可能性。
 

延伸閱讀

00918、00915...4大高股息ETF換成分股:長榮航、中信金...5檔個股英雄所見略同「這2檔股價有望再攀高」

2024-01-08

不是00878、00929…這支高股息ETF年報酬60%!操盤人加碼放送0056密技:表現還會更好

2024-01-09

年終獎金快發了,該買哪檔高股息ETF?陳重銘教你存股00919:「怪物級ETF存10張送1張」提早退休

2024-01-08

00929、00878、0056、00934、00936...2024年最可能大漲的高股息ETF?達人最看好這檔「存股變飆股」

2023-12-22

人見人愛的月配型高股息ETF其實不一定適合你?如何善用免費理財健檢工具,逃離投資地雷區

2023-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