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中國A股短線操作「選股不選市」

中國A股短線操作「選股不選市」

歐宏杰

台股

669期

2009-10-15 09:32

A股雖在十月九日恢復交易後出現百點上漲,但因十月還要面臨股權解禁的釋放壓力,加上創業板也將在月底正式登場,在資金有限下只有個股表現,不過長線因基本面回升,指數下跌空間不會太大。

史上最長的十一連假中,沒開市的A股市場暗潮洶湧,資金面與基本面互相角力。儘管A股十月九日重新開市第一天就大漲百點,預告股市修正已經進入最後階段;但北京政府派的社保基金,在香港大舉出脫投資過熱產業,也說明了個股表現分化將逐漸加大,A股第四季的上漲絕不再是雞犬升天的局面。
 

第三季經濟數據將表現漂亮

 

十月是A股市場股權分置改革以來,解禁規模最大的月,解禁股市值近人民幣兩兆元(以下幣別同),是九月的十一倍。然而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卻在十一期間表示,九月新增貸款僅三至四千億元,此消彼漲的情況下,資金面早已出現壓力。

另一方面,中國創業板將在十月底正式登場,近期開始第二波新股申購;包括知名導演馮小剛領軍的華誼兄弟等九間公司,都已排定十五日開始招股,月底可能出現二十九間已核准的創業板公司同時上市的局面;加上九月通過的國元證券、萬科A股、武鋼、浦發銀行等各百億元以上的再融資案,都將在十月投入市場。顯示自八月起,持續困擾市場的融資壓力依舊存在。

不過十一月起,A股的解禁壓力將大幅下降,目前也有十一檔股票型基金已完成募集、五檔正在募集,總計約四百億元的資金規模,將在十月下旬起,陸續投入股市;因此,融資壓力集中在十月,對A股而言可說是長痛不如短痛,只要挺過這最後的難關,十一月起資金面將漸次恢復正常,股市也可以再度回歸到基本面上表現。

從十月二十二日起,中國政府將開始發布第三季的經濟數據,當中包括企業景氣、貨幣供應量、進出口數據等等,由先行指標——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估算,九月持續上揚,且新出口訂單、從業人員指數、就業與收入等均出現較大幅度回升,顯示中國經濟的復甦,具有可持續性逐季攀高的趨勢。預估中國第三季GDP(國內生產毛額)成長率將達到九%,第四季更可上看兩位數成長。

由於中國今年第一季的GDP成長率只有六.一%;如果第三季沒有出現兩位數的上揚,以九%估算,前三季GDP平均不到七.七%,距離保八還有一小段距離,相關的貨幣政策就不會在第四季明顯收緊,對於股市來說將是正面的消息。

更重要的是,企業獲利與經濟成長息息相關。在二○○三年到○七年間,中國GDP始終維持兩位數成長,而企業獲利增長幅度則高達二二%至四四%;○八年GDP降至九%,企業獲利也下跌三.三個百分點。因此,只要經濟維持高成長,企業獲利的爆發性將再次浮現,有利A股在第四季展開波段行情。

目前已知有超過半數的A股上市公司,將趕在十月底前發布第三季財報;整體來看,中國各大產業今年一到八月的利潤增長率,明顯高於一到五月的相關數字。特別是工業復甦指標的電力產業,由一四.六%提升到一九四%,化纖與交通運輸業都由負轉正,反映中國整體經濟正全面翻揚;這些產業第三季的財報,也相當值得期待。

不過對於受到價格管制以及產能過剩衝擊的石油、鋼鐵等產業,利潤增漲跌幅雖然逐漸收窄,但明顯遜於整體經濟復甦環境,財報恐怕也不大理想。

 

北京主導的企業重組概念

 

北京政府不時提及要國企、央企等重組,中國國務院更要求鋼鐵、水泥、玻璃、煤化工、多晶矽、風電設備等產業進行整頓,以減少產能。

由港交所資料顯示,整個九月,代表中國政府投資風向的社保基金,連續十二個交易日密集拋售包括大連港、中煤能源等國企股,範圍主要涵蓋資源、基建、建材、物流等產業,與中國政府點名的投資過熱產業甚為吻合。鑑於社保基金的地位特殊,不排除北京政府後續,會祭出更多產能過剩產業的調控動作。

值得注意的是,產能過剩產業個股並非一味看空,因為中國政府往往是透過企業的購併重組來解決相關問題;而產業龍頭往往會獲得小型公司資產的挹注,更強化營利能力。

回顧○六年至○九年上半年,A股市場共有一二三家上市公司重組,重組後淨利潤、總收入和總資產平均分別成長了一至三倍,股價更是三級跳。

今年前三季A股市場可說是資金充沛的政策市,所有股票不分大小、產業全面翻揚;但進入九月後,個股表現已經開始出現強弱變化。其中,有六二○檔個股下跌,占滬深兩市比重三八.一一%;而漲幅優於大盤且超過五%的股票則有六二九檔,比重達三八.六六%,結構上差異是今年以來最大的一次。

十月A股市場雖然仍有資金面壓力,但是在基本面逐漸走強的過程中,下跌空間已相對有限;預估市場在等待經濟數據與企業財報的過程中,將在二七○○點到三一○○點區間不斷盤整,期間不會出現全面普漲,將改由業績優良的個股,以及重組概念股輪番演出,「選股不選市」的概念也將大行其道。

 

各產業利潤成長率比較

▲點擊圖片放大

延伸閱讀

2024定期定額看過來!永豐金、第一金、合庫金...10檔金融股2023年受委屈了!明年這2檔最可能大漲

2023-12-27

兆豐金、玉山金、永豐金拿下11月獲利Top3!14檔金控股表現3觀察:這2檔明年配息有機會來到1.4元

2023-12-14

今周重磅 》永豐金、開發金股利比去年多?法說揭曉!基隆公益機車45歲也能申請,將掀搶登記潮?

2024-03-25

永豐金證券以數位賦能 成為客戶航行投資旅程中最佳Co-pilot

2023-12-18

永豐金總經理朱士廷操刀7年、去年獲利破紀錄!股價創新高「今年配股有望再拉高」

2024-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