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南山人壽需要創造贏的策略

南山人壽需要創造贏的策略

2010-09-09 15:03

某些外資壽險撤離台灣,主要機關對風險性資本的線自趨嚴、增加壽險公司增資壓力恐是重要原因,這降低了AIG續營南山的可能性。

經濟部投審會日前決定,不同意美國國際集團(AIG)出售南山人壽股權給博智南山。博智南山雖然尚可提出訴願,但媒體報導該案審查過程中,有重要股東一再變更等問題頗受質疑,故本案即使訴願,很難期待短期內成功。為了避免曠日廢時,AIG對南山人壽的未來,很可能會有其他規畫。

金管會已經表示,希望AIG繼續經營南山人壽。從促進產業發展的立場看,這個期待很合理;因為南山人壽長期以來,無論業務成長與獲利能力,都曾經是國內壽險業的優等生。即使兩年前金融海嘯造成南山人壽財務受創,但母公司AIG仍然在自身財務瀕臨困境下,迅速為南山人壽完成增資,維持優等生的體質。

但從AIG的立場分析,出售南山人壽股權也有不得不然的考慮。或許有人認為,目前AIG向美國政府借款已大幅降低,公司也轉虧為盈,應無出售南山人壽的必要性。但這個想法忽略了另一因素,就是國內主管機關對壽險公司的監理措施。

 

近年來,已有不少外資壽險公司陸續撤離台灣,其中原因固然不一,但主管機關基於監理政策,對風險性資本(RBC)的限制趨嚴,迫使壽險公司增資壓力增加,恐怕是重要原因。因為在公司獲利能力不變下,增資即等於稀釋資本報酬率。任何國際布局的企業,都必須將有限資金投資在最高報酬的地區。台灣並非壽險業高成長地區,若投資資金的資本報酬率低落,自然很容易促使外資撤離。

 

由於AIG仍有還款美國政府的壓力,必然會檢討海外投資的合理性。若繼續持有南山人壽,可能隨時被要求增資,徒然稀釋資本報酬率,實不如出售南山股權為有利。如果不能出售,則為了避免未來增資,或為了改善資本報酬率,勢必選擇縮減業務,甚至裁員以為因應。日前AIG執行長來台,似乎正指出這個因應策略。

 

但縮減業務與裁員應非公司股東、員工,以及主管機關所樂見。若要創造三贏,從主管機關的立場來看,也許可檢討監理措施,增加外資駐留台灣的意願。從AIG的立場觀察,未來若要順利出脫南山人壽,除了必須認清這次購併案的受挫原因,還需要盡速修補公司高階主管與員工間,因購併而撕裂的信任關係。

 

至於南山人壽的員工,雖然在這次購併案中展現影響力,但畢竟處於被動。如果未來AIG仍然決意出售南山人壽,則員工基於保障工作權益,不妨思考以管理層收購(management buyout)模式,主動參與購併。

(本專欄隔周刊出)

延伸閱讀

蘋果WWDC起跑,鴻海、友達、群創...12檔蘋概股有望接棒AI熱潮?三大法人提前布局

2024-06-11

蘋果WWDC懶人包》強攻AI!Siri整合ChatGPT、這3國搶先發售Vision Pro...8大亮點一次看

2024-06-11

台積電德國廠2027拚量產,缺人怎解?德國在地專家:給2倍薪就能搞定「相信ESMC能辦到」

2024-06-12

台積電收909元天價!3大法人買超165.8億…半導體5月營收好壞?陸行之:17家超預期,5家「沒這麼優」

2024-06-12

2024報稅必看!新版所得稅級距表:年收入多少以下不用繳稅?破解「扣繳憑單的秘密」有機會退稅

2024-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