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4G商機細水長流 蘋概股宜暫避開

4G商機細水長流 蘋概股宜暫避開
全球4G發展持續加溫,國內相關概念股長線獲利展望佳。(攝影/陳俊銘)

唐祖貽

聰明理財

攝影/陳俊銘

852期

2013-04-18 14:24

在南北韓戰事與中國禽流感兩大利空消息並未進一步惡化下,台股也先下後上、力守七七○○點,暫時化解繼續下探的危機,但是否就此轉危為安?接下來又將進入季報密集發布期,投資人又該如何趨吉避凶、持盈保泰?

受到兩韓紛擾與大陸禽流感等利空消息衝擊,台股指數跌破季線,但在利空並未進一步惡化的情況下,也隨即出現反彈。只是在盤勢震盪加大之際,多空方向似乎更難明確掌握。

從市場動能與籌碼面來看,外資近期在期現貨動作加大,借券張數也節節上升,但在期貨忽多忽空的手法,顯然連外資都被近期的走勢迷惑。而目前整體融資餘額還不到一八○○億元,與去年十一月底指數在七千點附近時相去不遠,實在偏低,也代表內資的人氣退潮嚴重。在停資停券高峰期即將過去,信用交易恢復正常後,可觀察後續融資買盤是否提升至正常水準。

 

第二季要留意漲多拉回

 

再從基本面觀察,群益投信投資長吳文同表示,趁此利空剛好可重新檢視台灣整體基本面,從目前國內已公布的各項數據來看,儘管景氣復甦的腳步稍嫌緩慢,但向上的態勢並未改變,因此他認為,今年仍是台股的多頭年,以中長線布局的角度而言,只要市場出現大幅拉回,都應視為買點而非賣點。

但短期而言,美國五月十九日再度面臨債務上限爭議,瀕臨財政懸崖、恐遭降評的預期心理,可能會提前發酵;而美國聯準會(Fed)主席柏南克近期雖宣示維持量化寬鬆的立場,但量化寬鬆貨幣政策(QE)退場的議題,還是會持續影響投資人心理,因此儘管近期美股迭創新高,但第二季反倒要留意漲多拉回的風險。

德信台灣主流中小基金經理人王欣群則從全球市場觀察,也認同長線走多的大趨勢,以及須密切留意債務上限爭議對市場的衝擊。

此外,王欣群更提到,近期美國公布的幾項經濟數據,如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消費者信心指數、ISM製造業指數等,都已露出疲態。而中國的民生消費、零售業績等數據,今年以來表現一直不如預期,市場對於中國經濟轉強的力道已經開始質疑。

在全球兩大經濟引擎短期基本面都有些雜音的情況下,預估第二季台股指數將呈現七六○○點年線附近至八○○○點間狹幅震盪的局面。吳文同與王欣群一致建議,由於指數空間不大,投資人最好以選股不選市為原則,藉由選股創造績效會是較有效的策略。而且時序上,接下來美國、台灣都將進入財報密集發布期,因此選股方向應以績優、產業趨勢向上及殖利率不差的個股為標的。

關於季報的公布,王欣群特別提醒,今年由於正式實施IFRs(國際會計準則),第一季季報公布的最後期限是五月十五日,比以往晚十五天,季報的影響期間也比以往拉長。且從台股「先報喜後報憂」的慣例來看,愈接近五月中旬,愈要留意季報公布的殺傷力。

尤其,目前第一季營收已全部公布,許多法人或媒體都已自行推估第一季的獲利狀況,並開始直接反映在盤面上。但畢竟這只是自行推估的結果,有時與公司正式公布的數字還是有些差距,因此接下來個股受消息面影響,震盪恐怕會更加劇烈,投資人務必仔細分辨,特別要避開績差股。

 

汽車、輪胎等中概股長多可期

 

從各產業觀察,吳文同表示,以目前的狀況來看,傳產股中紡織、腳踏車、輪胎,以及生技類的醫材等都可布局,中概相關題材也持續看好。雖然中國內需在「打房、打貪」的政策方針下,消費動能有趨緩跡象,但消費形態由民生消費轉為耐久財的趨勢逐漸成形,汽車、輪胎等中概股仍有長多可期。

至於電子業,除了財報表現外,第二季的狀況更是重點。吳文同較樂觀看待半導體、面板與觸控族群的表現。其中,半導體主要受惠於行動裝置(手機、平板電腦)的高速成長,包括IC設計、晶圓代工龍頭等業績都相當出色,且第二季起IC封測族群的業績也有增溫跡象,整體展望樂觀。

而王欣群也認同手機、平板電腦成長的趨勢,特別是中國白牌手機的爆發力明確,國內的相關概念股榮景可期。而從行動裝置的需求持續成長出發,王欣群認為4G-LTE族群第一季業績普遍亮眼,而且第二季起逐漸加溫,值得密切留意。

從全球4G的發展時程來看,美國目前仍處於領先地位,但其他主要國家的進度不一。廠商出貨也將隨著各個國家的進度而穩健上揚。雖然4G-LTE族群不像其他電子次產業,由於可在短期內接到大單密集出貨,營收與獲利爆發力強。但這是屬於「細水長流」的產業,無論是光纖、LTE設備或關鍵零組件,都可從中找出績優股中長線持有,應會有不錯的報酬。

至於許多投資人關心的蘋果概念股,由於近期傳出蘋果的3i(iPhone 5S、低價iPhone、iPad mini2)產品,全部遞延到第三季才會出貨,原先市場高度期待第二季的拉貨效應恐將落空。相關概念股已出現重挫,指標股鴻海更創今年新低,建議先行避開。

延伸閱讀

老母親因兒不孝撤銷贈與5千萬財產,國稅局竟還是認為要付贈與稅?關於贈與,會計師想提醒的事

2023-12-06

老父贈與房產給長子,卻因兒資力背不起房貸要補500萬贈與稅...後悔贈與能撤銷嗎?該怎麼辦理?

2023-08-10

科技新貴為求愛送房,最後沒結婚能討回來嗎?律師提醒火山孝子:贈與時「這句話」很關鍵

2023-08-28

課徵贈與稅主要就是怕你規避遺產稅!會計師提醒:除了直接贈與,這2行為也視為贈與都要報稅

2023-09-28

富爸爸幫兒買房想逃贈與稅,夫妻贈與400萬,再借阿公阿嬤等名義給600萬...代書:國稅局追稅6情形

2024-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