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左右台股四成外資走向的神祕機構

左右台股四成外資走向的神祕機構
葉常菁透過越洋電話表示,ISS支持公司派提出的董事名單,讓智擎經營權之爭更添變數。

顏喻彤

焦點新聞

攝影/陳俊銘

1016期

2016-06-09 16:13

在「日矽戀」新聞過後,另一個知名度因此水漲船高的單位是ISS。它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單位?為何他們做成的決議,能讓國際機構投資人買單?

將在六月十五日進行董監改選的智擎生技,經營權之爭戰火猛烈;以智擎總經理葉常菁為主的公司派與大股東台灣東洋製藥,同時提出獨立董事名單,並且各自對外徵求委託書。

按目前智擎股權結構,東洋、國發基金、公司派持股比重分別為一九%、一五%、一五%,在國發基金持中立態度、支持自己所提出的兩席董事的情況下,雙方勝敗關鍵除了委託書的掌握狀況之外,將近持股八%的外資股東,同樣也是關鍵。


六月五日,遠在芝加哥參加會議的葉常菁透過越洋電話,表示世界權威公司治理研究機構ISS(Institutional Shareholder Services Inc.) 在獨立分析報告中,表明「不支持」大股東陣營所提出的獨立董事名單。這份報告,讓智擎經營權之爭增添許多變數。

「報告的結論,這八%外資股東應該會以公司派的董事名單做為優先支持對象。」一位投資銀行主管表示。


因日矽戀  在台知名度暴增


講到ISS,股市投資人或許略有印象,就在去年十月,ISS也曾提出五大理由「不支持」矽品與鴻海策略聯盟的議案,而國際機構投資人果然就在股東臨時會中,大舉倒向日月光,才有日後日月光與矽品宣布將合組控股公司的完美結果。由於「日矽戀」劇情過於經典,ISS在台知名度頓時暴增。

只是,ISS究竟是什麼樣的神祕機構?所做成的決議竟能讓國際機構投資人買單?

ISS原為明晟(MSCI) 旗下子公司,在二○一四年五月以三.六四億美元賣給Vestar Capital Partners,目前亞洲總部設在新加坡,大中華市場共配置三位分析師。人力極少,但所出的報告卻極具影響力,原因在於公司全然鎖定公司治理的面向,以及訴求最強的獨立性。

「ISS就是針對企業公司治理議題,提供專業建議給國際機構投資人的獨立機構。」近幾年致力於台股公司治理領域的寬量國際(QIC)總經理李鴻基這麼說。
也就是,有別於一般外資機構著眼於公司經營績效、獲利表現等面向進行評估,ISS特別專注於公司治理層面的分析,而對外資機構來說,這種專注於公司治理的評估報告,極具價值。

由於許多國際被動型指數基金追蹤的股票可能高達千檔,其中台股就超過百檔,要針對單一個股的經營權爭議進行研究,所需花費成本將非常高,因此,在旗下所設立的「公司治理研究團隊」就非常依賴ISS這種具有高度公信力的國際公司治理研究機構,所做出的決議幾乎就照著投票;據了解,部分基金甚至規定,若要做出不同於ISS建議的決策,甚至還得寫報告。

此外,標榜絕對的獨立性,也是讓ISS「喊水會結凍」的原因。以這次智擎的報告為例,雖然結論被認為是「挺公司派」,但據葉常菁表示,最早主動與ISS聯繫、提供資料給其進行分析評估的,卻是大股東陣營。

在接獲請託評估的案件之後,ISS首先會根據已公開資訊進行評估,接下來,則會給予爭議雙方「公平陳述」的機會,如果是透過電話會議,不但美國總部會派人全程與會,更會事先告訴對方:「你(妳)針對問題的回應,有可能會出現在最後評估報告內容。」主要目的就是展現評估過程的公平性。

對此,台灣東洋發言人張志猛表示,他並不知情ISS當初聯絡過程,至於公司其他主管是否與ISS聯繫,他也不清楚。


「股東行動主義」蔚為潮流


以這次ISS對智擎的報告來看,之所以「捨大股東派、就公司派」,關鍵除了公司派針對東洋質疑的議題不斷向ISS說明,並提出「將在今年股東會提案,未來董事席位皆採用提名制」等承諾,這種對於強化公司治理的積極表態,頗能符合ISS的胃口,「智擎現有經營團隊及董事會,兩者皆運作良好且充分支持公司的營業獲利表現」,報告中如此說明。

李鴻基表示,目前外資占台股市值比重已高達三八%,枱面上的大公司外資持股過半者比比皆是,這些企業除了比獲利外,還要比公司治理落實程度,因此,未來國際機構投資人仰賴ISS等獨立機構的程度只會越來越高。

目前與ISS屬性相同的國際知名公司治理研究機構,還有總部位於美國舊金山的Glass Lewis、英國倫敦的Hermes EOS,在全球「股東行動主義」蔚為潮流的聲浪下,三家公司的影響力也與日俱增。

ISS支持智擎公司派,會對這場經營權之爭引起多大效果,目前尚不得而知,畢竟若國發基金傾向支持大股東陣營,則公司派即使取得外資支持,股權恐怕仍居弱勢。但無論如何,在外資對台股影響力持續攀高之下,這種近似於「外資風向球」的機構,必然是未來另一個影響台灣資本市場的重要角色。

 

▲點擊圖片放大

延伸閱讀

罹癌富商躉繳4800萬保費想避稅,沒想死後全被國稅局列遺產...長輩想靠保險做節稅規劃要留意的事

2024-02-15

拿亡夫存摺印章領錢被拒,到國稅局申報又發現遺產稅破千萬!辦繼承卻現金不夠、遺產不能動怎麼辦?

2024-03-13

想辦繼承卻分產沒共識...父母遺產留下房子,子女不想走到對簿公堂還能怎麼處分?律師5解方

2023-11-17

三兄妹有2人想賣母親留下的台北房子,大哥為阻止堅持不辦繼承怎麼辦?面對遺產分歧,地政士這樣解

2023-11-16

財產傳承想節稅,建議別再贈與房地產給子女了!盤點過去節省遺產稅8大方法,哪些不適用現在法令?

2024-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