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開發金配0.55元現金股利 擬推限制型員工權利新股

開發金配0.55元現金股利 擬推限制型員工權利新股

鉅亨網記者陳蕙綾

台股

鉅亨網資料照

2021-04-27 09:32

開發金 (2883-TW) 今 (26) 日董事會通過限制員工權利新股發行辦法,為金控中首家「綁定績效」的限制型員工權利新股,本次限制員工權利新股最重要的是納入為期三年的三項績效指標,只有績效進步到金控前 8 名,才會依對應比例取得新股,不僅有員工分紅的留才之效,也將有助激勵員工衝刺業績,本案將於股東常會後通過後,向主管機關證期局申報生效後實施。

 

此外,開發金今天董事會同時通過,擬將發放現金股利每股 0.55 元,因為去年稅後純益較前年微幅衰退,因此現金股利較前一年每股 0.6 元略降,以今日漲停收盤價 13.5 元計算,現金殖利率仍達 4.07%。開發金控表示,該金控持續致力於維持穩定的股利發放政策,及提高股東權益報酬率。

 

開發金在 2016 年為了留才,也曾發行「限制員工權利新股」,但是只是類似遞延性員工分紅,但此次「綁定績效」的限制型員工權利新股,過去只有科技業與生技業實施過此制,藉此強化員工對於創造長期股東價值的責任,而開發金今天宣布為首家金控採用「綁定績效」的限制型員工權利新股,衝刺營運。

 

開發金本次限制員工權利新股最重要的是納入為期三年的「股東總回報率、普通股股東權益報酬率、每股純益」等三項績效指標,將依績效指標達成狀況所對應的比例,分三年既得,藉此激勵員工共同努力達成公司未來的整體績效,使員工與公司及股東的利益更趨緊密聯結。

 

開發金表示,目前開發金控的排名在全體金控公司的 12-14 名之間,經審慎參考並評估國外金融領先業者的案例後,挑選三項績效指標分別為「股東總回報率、普通股股東權益報酬率、每股純益」,其中一項指標進步到前 8 名,才會取得新股。

 

開發金指出,本次限制員工權利新股共計發行普通股上限為 112,500 張,總市值上限約為 13.5 億元,對現有股東的稀釋比例上限為 0.75%;因衡量指標的門檻設定非常嚴格,除非三項指標都達全體金控排名前 4 名,股票發放才會達上述上限,並以第 8 名為為門檻,其中一項指標達到第 8 名,則股票發放市值約為 2.25 億元。若排名為第 9 名以下,則不會發放任何股票。

 

開發金表示,三項績效指標的衡量期間為期三年,自 2021 年 1 月 1 日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三項績效指標條件與門檻分別為:

 

(一) 股東總回報率 (Total Shareholder Return, TSR),分配權重 34%。截至去年底,TSR 績效為金控中第 12 名,受評的「2023 年平均收盤價 - 2020 年底當日收盤價 + 該段期間之股利發放)/ 2020 年底當日收盤價」須擠進前 8 名。

 

(二)普通股股東權益報酬率 (Return On Common Equity, ROCE),分配權重 33%。截至去年底,開發金 ROCE 為第 14 名,屆時受評的 2021 年~ 2023 年三年平均普通股股東權益報酬率須達第 8 名。

 

(三)每股純益 (Earnings Per Share, EPS),分配權重 33%。截至去年底,開發金 EPS 為第 14 名,屆時受評的「2021 年~ 2023 年三年平均每股純益」也須達第 8 名。

 

開發金進一步說明,藉由綁訂績效的限制型員工權利新股,三項指標在三年後排名都必須大幅提升,才有可能按排名的分配比例發新股,三年績效期間屆滿後依三年遞延既得,於既得條件達成前將交付信託。

 

2020 年底開發金控迎來新的領導團隊,於 2021 年初啟動了五年策略,並新增數位長、行銷長及數據長,以協助策略的落實。本次董事會通過發行限制員工權利新股,顯示開發金控團隊對未來的承諾及期許,希望達成長期平均穩定的績效,創造股東獲利,同時達到留任頂尖人才的效果。


※本文授權自鉅亨網,原文見此

 

延伸閱讀:

〈財報〉特斯拉Q1營收激增74% 獲利也輕鬆打敗預期 盤後仍挫逾2%

白宮經濟顧問:富人稅僅影響年收入100萬美元以上、約0.3%納稅人

 

延伸閱讀

申請新青安房貸注意!利率1.775%市場最優,但只持續●年...破解3大迷思,「銀行小白」該怎麼申請

2023-08-11

就業數據火熱,Fed理事曝2情況「有必要升息」...鷹影揮之不去,推估降息時機推遲到9月

2024-04-07

月薪3萬作業員靠新青安買房「還不出貸款」!一表看六都購屋得賺多少:買這縣市月薪要21萬

2024-01-06

央行再度升息,這次真的能打房?平均地權條例、實價登錄2.0...政府連環拳打炒房,為何房價越打越高

2024-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