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股民的大哉問:該買元大台灣50(0050)、還是元大台灣高股息(0056)?特別是近年投資市場不斷有新的高配息、市值型、主動式ETF推出,投資人該怎麼選?在Podcast《Today來讀冊》中,樂活大叔施昇輝分享他2021年至2024年期間的財務思考與心情變化,不僅是他過去幾年經歷的總結,更是對幸福本質的深刻思考。
退休族投資追求安心 市值型、高股息型可各半
「有薪水跟退休後沒有固定收入,看待投資的角度會不一樣。」投資人常對投資市值型ETF、還是高股息型ETF感到交戰,施昇輝直言,退休族群沒有經常性薪資後,投資應追求安心,而不是資產成長。
雖然理論上來說,0050成長性較0056高,但對退休族而言,若要靠賣股過日子,會造成心理上壓力,甚至因擔心賣掉後會繼續上漲,反而不敢賣,有可能因想出國玩、股票沒賣入帳、反而推遲旅遊計畫,但「退休的人,時間真的不多」,施昇輝建議可將資金拆成兩筆,分別投入0050與0056,想出國玩時,就賣掉0050持股;日常過生活,則可透過0056股息支應開銷。
擁365張0056 靠股息就安心度日
他舉例,有一位讀者存了365張0056,光是領股息、每天有3000元可花用。(註:以2024年全年股利3.63元計,年收股息達132萬4950元,平均月配息11萬412元,平均每天可使用3680元), 對一般人而言已經綽綽有餘,可以安心過日子。
施昇輝補充,其實他不喜愛用「身份」、「年齡」界定投資偏好,真正影響投資關鍵是「個性」,有些退休族膽大積極,有些上班族天生個性保守,主要還是看個人性格決定投資標的。「有的人看到0050一張近20萬,或隨指數上下波動,是買不下手的!」
0050分割一拆五 助投資人卸下心魔
施昇輝樂見未來0050分割一拆五,價格可能會回落剛發行的40元左右(發行價36.98),雖然總價值不變,但投資人卻有機會卸下心魔。「很多人不是買不起,是不敢買!」施昇輝點出,雖然部分專家認為無法購買整張、可買零股,但問題在於投資人「200元的高價心理門檻」。
但施昇輝也提醒,切莫落入「低價迷思」,以為0050變便宜就搶著買進,「買市值型ETF看的是指數;買高股息ETF看的是張數。」他解釋,0050價格在200元左右時,加權指數是24,000點左右,如果預期價格上漲到300元,意味必須指數上漲到36000點。「其實我對這個的預期不會那麼的高,因為我不太相信會到36000點。」更別說,分割後若股價40元,要漲到200元,指數相當於到12萬點,施昇輝自認這輩子看不到台股如此光景。
ETF推陳出新 這樣挑最合適
當市場在指數高點位推出新ETF時,他認為,投資人要在意的不是市場價格、而是建倉成本,此與ETF淨值有關。施昇輝以2024年「00940之亂」為例,當時加權指數為2萬點左右,0056價格接近4萬元,因此元大台灣價值高息(00940)推出只要1萬元時,投資人因此感到手癢,卻忽略了「0056的40塊是從1萬點建倉之後一路漲上來。00940是在2萬點以上建倉,要到40塊,等於4倍。」因此從建倉成本來看,施昇輝主張買ETF「新不如舊」。
退休後的幸福本事,除要有金錢作底氣,還必須有健康的身體。施昇輝在節目中分享自己在高山上露營,長達7小時無法解尿緊急情況,後續就醫花了更長時間維護健康,他還因此放棄了攀爬富士山計畫。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點擊連結收聽《Today來讀冊》Podcast >>https://pse.is/7a8zfa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參考《樂活大叔的幸福本事》
本文暫不授權媒體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