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5日)在日報頭版下方,出現了顯眼的半版廣告,由「來自一群關心台灣經濟發展與股東權益的正義之士」署名,對於新加坡的外資股東TIH提出多項質疑。
斗大的標題意味,可成(2474)經營權爭奪戰漸趨白熱化,結果將在本月27日的可成股東會見真章。
《今周刊》上周以封面故事報導,TIH今年3月突然提出1席董事、3席獨立董事候選人名單,為可成今年董事改選投下震撼彈。
原來TIH在2020年可成出售江蘇泰州廠的隔年,開始買進可成股票,並於2022下半年,達到持股1%。
可成董事長洪水樹接受《今周刊》獨家專訪表示,「他才持股1%,也從未跟公司對話,卻提了足額3席獨立董事,而且這些董事都是搞股權重整的。」
署名正義之士刊廣告:神秘TIH是何方神聖?又有何居心?
標題為「神秘TIH是何方神聖?又有何居心?」的日報頭版廣告,由「來自一群關心台灣經濟發展與股東權益的正義之士」署名,對於TIH提出多項質疑。
第一,對方聲稱多次與可成經營層溝通未果,可成則在新聞稿要求對方提出「何時、何地、何人與可成經營層持續對話」的證據,但至今都提不出來,誠信何在?
第二,可成要求TIH公開承諾「不會價購委託書,也不會非法取得股東個資」,仍未獲對方回應。
第三,對方說不要經營權,卻在僅持股1%情況下,一口氣提名了過半董事席次,包括三席獨立董事,擺明就是要掌控整個董事會。
第四,TIH甚至成立一個名為「決定可成,有你才成」的官方帳號,明明口口聲聲說不爭經營權,為何用市場派慣用的爭權手段?
第五,TIH聲稱自己是股東行動主義者,卻未提出具體的治理或經營方針建議,只靠空洞口號及操控媒體聲量,就想介入董事改選,這是改革還是操控?
第六,持股1%的財務投資人,竟然提名過半董事席次,想強取公司經營權,不合乎公司治理原則。
第七,TIH在新加坡證交所的市值不到5000萬新幣,相當於12億台幣,竟然想介入市值逾1400億台幣的可成,雙方規模就差了120倍,「其居心何在」?
獨董席次攸關審計委員會,可左右公司經營方向
根據《今周刊》上周報導,可成董事會的結構是4席董事、3席獨董,TIH則提名1席董事、3席獨董,瞄準獨董席次而來的意圖非常明顯。
對董事長洪水樹而言,就算只讓出一席也難以接受。在他看來,若對方拿下獨董就意味,「準備掌控審計委員會,這可以改變公司治理、營運方向」。
身為《公司法》專家的政大法學院兼任教授方嘉麟說明,審計委員會的地位,就是「董事會的太上皇」。董事會想執行的重大資產交易,或是想做資金融通,「都需要經過審計委員會同意,如果審計委員會沒有全數同意,進到董事會要3分之2的董事同意,才可執行。」
一名不具名律師觀察,即使TIH未能取得全數獨立董事席次,「只要有2席敵對的獨立董事,就掌握可成的財報生殺大權,而且還能召開股東臨時會。」
如此沙盤推演下來,洪水樹認為對方不僅意圖董事席次,而是劍指經營權。難怪洪水樹認為,這是「一席都不能讓」的攻防戰。
▲TIH小檔案及近五年股價走勢。
TIH真正目的,讓外界霧裡看花
另外,TIH已透過報紙廣告抨擊,可成經營階層主力都是家族成員,相較於其他上市櫃公司,認為「可成科技有濃厚的家族色彩」。
一位熟悉可成公司運作的上市公司總經理也描述,可成是標準的「one man company」、洪水樹一人領導公司。
TIH究竟是禿鷹,還是想參與營運,背後真正目的讓外界霧裡看花,也是導致洪水樹戒慎恐懼的原因。
延伸閱讀:
持股1%的外資狙擊千億市值機殼大廠,「一席都不能讓」的攻防戰!可成董座洪水樹獨家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