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加權指數在清明連假前(4/2)收於21298點,連假期間因美國宣布對全球加徵進口關稅,因而假期過後加權指數暴跌最低跌至17306點,隨後又因新關稅政策停徵90天,美國與各國的關稅談判陸續有些進展,加權指數也緩步地往上攀升,至週二(5/13)收於21330點,已將下跌幅度完全收復。
每次股市暴跌就會引發應該「立即停損」還是「向下加碼」的兩派論戰,但「西瓜倚大邊」,如果後續走勢延伸續跌「立即停損」的呼聲就會很高亢,但暴跌後不久走勢就反轉上漲「向下加碼」的聲量就會超宏亮,但這多少有點事後諸葛的味道,重點是回到市場崩盤股價暴跌的當下,應該要「立即停損」還是「向下加碼」呢?
其實,不管是「立即停損」還是「向下加碼」都是操作的策略之一,沒有好壞對錯之分,但因為主客觀的狀況不同而有相應的作法,以下例舉三點略作說明:
1. 趨勢不同
遇到突發其來的黑天鵝產生股票市場全面暴跌時,究竟是否應該立即停損,在技術分析的研判上有一個最大的重點就是「判斷趨勢」。
因為同樣是下跌,如果趨勢是上漲勢,此時的下跌是回檔勢,如果只是突發其來的黑天鵝,而這利空消息經過市場消化後馬上就復歸平靜的話,那麼回檔後走勢通常很快地又會回歸原有的上漲軌道,這時候的回檔跌反而是一個向下加碼的好時機。
但如果趨勢是下跌勢,此時的跌就是順跌勢,縱然有短暫的反彈,但只要買氣沒有持續湧進,反彈無力後大多就又會順著趨勢延伸續跌,在利空消息的襲擊,市場恐慌感瀰漫,毫無買氣的情況下,找機會立即停損是比較合宜的作法。
2. 支撐遠近
縱然在上漲趨勢中,因受利空的影響而回檔下跌,仍要注意當下的價位與支撐的遠近,如果距離有力的支撐仍有一段距離,可以考慮先行停損等待跌至支撐,如果跌至支撐回跌不破,且利空消息也慢慢淡化,屆時再考慮是否買回,如此不僅可以降低持有的跌價風險,也不會憑白損失回跌至支撐的價差空間。
3. 承受能力
承受損失與價格波動的能力在操作上非常重要,往往左右著交易績效的好壞。承受能力因人異,影響的因素也很多,其中與可供操作資金的大小及發生利空事件時在倉持有的水位高低的關聯性最為顯著,延伸出後續的買賣決策也就不盡相同。
例如:擁有可操作資金一億元的中實戶,與僅有一百萬操作規模的一般投資人可承受價格波動風險的耐震度必然不同,有道是:「錢是英雄的膽」,而錢又是股市獲利最重要的資源與工具,所以可供操作的錢愈多不僅對操作心態的穩定有正向的幫助,對操作的靈活度也有著高度的正相關。
除此之外,發生利空消息時,多單滿倉和持股水位不到一成的投資者,想法也會不一樣,因為風暴初現,不知道風暴會不會持續擴大,因此多單滿倉者應以保護資金的完整性為優先,停損減低持倉水位是比較合適的作法,反觀持股水位很低者,因為手中現金滿滿,就可以注意觀察風暴是否漸漸平歇,走勢是否有落底的跡象,而尋求向下加碼的機會。
「立即停損」還是「向下加碼」都是操作技巧的一環,但要隨著不同的走勢,不同的環境與個人的狀況靈活地交互運用,想想看如果下次還有黑天鵝出現時,你會怎麼操作呢?
想認識更多K線分析的方法嗎?在『金融投資操作:行情研判與K線交易』、『飆股圖鑑』中有更多詳盡的案例,也歡迎加入KandleChart K線交易室的FB社團。
作者簡介:鄭雅瑄
純K線的技術分析來觀察台股動向
FB社團:KandleChart K線交易室
【飆股圖鑑】:https://user200663.psee.io/KandleChart168new
經歷:
KandleChartK線交易室創辦人
歐洲期貨交易所交易員培訓講師
今周學堂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