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記憶體股南亞科(2408)大漲,讓我回想起過去一個真實的故事。
資料來源:奇摩股市
自助餐老闆買股神邏輯
那一年我剛到大慶證券任職研究員,因為是菜鳥研究員,常常會為了寫報告而加班。
在晚上加班之前,我會到對面錦州街的一家自助餐買便當。這家自助餐店是賣素食的,由於菜色豐富,而且價格實惠,所以客人絡繹不絕,我只要有加班,80%的機率會吃這一家,久而久之也就跟老闆成了朋友。
其實老闆比我想像中的年輕,不到40歲就主理一家素食自助餐,只見他一個人進進出出,忙裡忙外。問他是因為什麼原因開素食的自助餐廳,是因為信仰嗎?他只說不想餐廳搞得太油膩。
因為我們後來成了朋友,有一天老闆問起我是在做什麼工作的,為什麼傍晚六、七點還沒下班。我回答他我是做證券公司的研究員,沒想到就因此打開了另一個話題:股票投資。
他說他也有買股票,但玩得不多。我想做股票在台灣本來就是一個全民運動,也不以為意。不過等到我問他都買些什麼股票時,我楞住了,因為他跟我說他買的是南科(2408)。
藉「高麗菜理論」大賺一波記憶體
對,就是現在的南亞科,如果在台北股市較有資歷的人就會知道,有一年南科的股東大會上,有一位投資人因為投資南科慘賠,認為是公司的名字取得不好,讓人有「南柯一夢」不吉利的聯想,本來以為公司只是意思意思地在會場禮貌性地回覆會慎重考慮更名一事,卻沒想到真的後來南科就改為了南亞科。
而自助餐老闆就是在那個記憶體最慘淡的年代進場買了南科,當時我很好心地跟他說,沒有法人看好記憶體的後勢,因為台灣的記憶體公司靠得都是外國大廠的技轉,本身沒有太多的技術能力,很容易就會陷入資本競賽的旋渦,一不小心沒有跟上,就會被市場所淘汰。事實證明,後來的確有不少台廠因為不堪虧損而退出市場。
因為當時有許多的電子股,都有蠻高的成長性,以及不錯的願景,於是我好奇地問他,為什麼要買南科呢?他指了指地上的一箱箱高麗菜說:「因為便宜呀!這個時候高麗菜很便宜,買多了又不會怕賣不出去,就要趁便宜的時候多買一點」。
「記憶體也是,每一台電腦都要使用記憶體,記憶體沒有賣不出去的問題,只有價格的高低問題,所以只要趁價格便宜的時候多買一點,等到市場行情好一點,價格就會漲了,到時候就會賺了」。
這多麼簡單地道理,聽來完全沒辦法反駁,只要買得夠低,只要公司不會倒,生產的產品又沒有賣不出去的問題,自然要在跌價時買多一點。
印象中那時的南科不到10多塊錢,的確是很低的價格,而南科又是台塑集團的轉投資子公司,理論上也是不會倒,只是當時的我還很菜,不知道什麼時候股價會開始漲,所以也沒有辦法給他什麼建議就是了。
南亞科數年之後倍數豐收
隔年我離開那家公司,再也沒有回去那家自助餐吃飯。可是就在那幾年,記憶體產業面臨了巨大的整併,原本的力晶(5346)、茂德(5387)都因經營不善而倒閉,股票市場上的記憶體公司只剩下南科(2408)、華亞科(3474)及華邦電(2344)。後來華亞科被美光購併下市,不過那也是2016年之後的事了。
可是就在其他競爭業者撐不下去的後2年,南科也迎來了他的春天,透過減資增資,調整公司體質之後,股價一度衝上百元大關。對於自助餐老闆當時的銅板價成本,可以說是賺到荷包滿滿。讓我不得不去佩服他當時的高麗菜理論。
不過就在南科衝上100元的那一年,我有回錦州街找他,本想恭喜他也順便敍敍舊,卻發現自助餐店已經沒有營業了,問了一下隔壁的水果行,也都說不清楚,反正就是有一陣子沒有開了。我真心希望他是因為股票賺了很多錢,決定轉行或是退休,所以才沒有開店了。
經過這件事之後,我有認真地去研究了一下記憶體產業,原來記憶體也是景氣循環類股,當需求好的時候,若是供給較少,價格可能會漲了好幾倍,當需求沒這麼好,或是供給太多時,價格也可能變得很便宜,但也一定會有基本需求,不會100%賣不出去。
這跟高麗菜可以說是一樣的,有颱風的那一個月,高麗菜的價格可以賣到一顆100元以上,可是若是碰到當年產地盛產的時候,高麗菜的價格也可能連採收的成本都不夠,菜農直接開放遊客入園採收,一顆只要10元。
所以我悟出了景氣循環股,都一定要在基本面最壞的時刻進場,然後要在景氣最好的時候出場,見好就收,否則很可能面臨追高之後的鉅額風險。
景氣循環股的操作原則
近期南亞科的股價又開始漲,雖然今年第一季公司仍處於虧損狀態,但是隨著三星以及美光,紛紛將產能投入HBM的生產,傳統的DDR4生產出現明顯減少,若是接下來碰到需求突然升高,記憶體的報價勢必水漲船高,到時候很可能出現一季賺贏一年的榮景。
資料來源:大富資訊
所以手中有記憶體股的朋友,建議先行續抱,空手的投資朋友,可以趁回檔的時候佈局,因為如果不趁公司基本面不算太好的時候進場,等到時候公司轉虧為盈時再買,可能就來不及了。
最後祝大家操作順利囉!
作者簡介_陳唯泰
從事金融證券業超過17年,合格證券分析師,現任仲英財富投資長、CMoney全曜財經顧問、財經主筆,並且是證基會以及中正社區大學講師,今周刊、Yahoo理財專欄、商周財富網特約作者。
投資心法首重總體經濟的多空循環,並結合基本面選股與技術面操作;認為「擇機入市」才是股市投資的獲利法門。目前有2本著作:「相信我,你的錢賺不完」、「台股股民曆」。
如果你還想閱讀更多作者的投資文章,歡迎參觀:
部落格:老摸與蛙董的面面
粉絲專頁:跟著我擇機入市
Telegram 頻道:跟著我擇機入
※ 本網站及作者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投資人應自行承擔投資風險及投資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