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市場對GB200的熾熱追捧逐漸冷卻,尋找下一波成長動能的焦慮感便油然而生。然而,台股多頭的火種未曾熄滅,只是悄然轉向了新的賽道。這一次,點燃火焰的不是晶片的迭代,而是來自總統府的政策決心——一場直面國人頭號健康威脅「癌症」的全面戰爭,正為台灣的醫療產業注入前所未有的想像空間與投資價值。
當市場還在為GB200的股價激情與否而猶豫,一股更堅定、更具潛力的多頭火種,已由新政府親手點燃。,繞開了迂迴的政治辭令,直接向台灣社會的共同敵人——癌症。
不論國際局勢如何艱困,政府選擇正面出擊,不但將癌症篩檢預算直接從新台幣40億拉高到68億元,更匡列百億規模的癌症新藥基金,首年即撥款50億,後續則視實際使用狀況補編,確保資金水位穩定。這個政策,對產業界來說,絕對比中正路存廢來得更重要——更是全民的期待。
癌症治療進化,放療新時代來臨
癌症,學術上稱為「惡性腫瘤」,多年來穩居國人死亡率的第一名。傳統治療方式以手術切除、化療為主,但對付某些難纏腫瘤,效果實在有限。
當傳統方式沒效時,通常會開啟兩種後線療法:一是免疫療法,二是放射治療(Radiation Therapy,簡稱放療)。放療的原理,是利用高能游離輻射摧毀腫瘤細胞,達到抑制或根除的目的。
不過,傳統放療像雷射掃描,一條線過去,腫瘤被燒,周圍的好組織也被傷。但現在這個技術正在革命中——質子治療、硼中子治療,正開創癌症治療的全新篇章,正為無數患者帶來新生曙光。
醫藥概念股成長性不容小覷
·質子治療設備代理商,與美比兩強合作拓展市場
質子治療機目前台灣沒有製造能力,技術掌握在美國與比利時手上。承業醫(4164)就是比利時 Ion Beam Application(IBA)在台的代理商,營運採出租,或賣斷兩種方式,單台售價高達4~5千萬美元。
目前已與北醫採租賃合作,與彰化基督教醫院也已簽訂採購設備合約,預計2026年裝機。未來更規劃與三軍總醫院合作,總合約金額約14億元,訂單不斷湧入。近期公司債尚未訂價,若價格回測低點,可納入中長線觀察。
·自製硼中子治療機,搶佔下一波高階放療先機
禾榮科(7799)是全球少數能自製「硼中子治療機」的企業。這類放療技術,透過標靶藥物將硼導引至腫瘤細胞,再以中子束照射誘發分裂,產生高殺傷力的α粒子與鋰核,直接在癌細胞中爆破。好處是由於有含硼標靶藥物的引導,中子束可集中殲滅癌細胞,正常的腦細胞則不受影響。
今年6月,台北榮總已啟動 BNCT 治療中心建置計畫,預計2027年完工啟用,屆時將成為全台第二座 BNCT 中心,也是首家同時具備重粒子與BNCT治療能力的醫院。禾榮科也與國內大型 CDMO 合作進行臨床試驗,目標2026年取得藥證。股價已率先創高,顯示市場高度認同其成長潛力。
·併購擴產雙軌並行,卡位硼中子治療藥物供應鏈
硼中子治療中,關鍵的「含硼藥物」正由吉晟生(7762)製造。今年三月底取得南部核醫新藥開發公司禮曼生物科技80%股權,並計畫買地設廠擴充產能。此外,正在興建苗栗藥廠,併購禮曼可以先補足產能。
董事長楊朝堂表示,苗栗藥廠將建置製造放射性藥物的迴旋加速器1座;另設置4條靶線及GMP製藥產線6條,預計2026年底或2027年初啟用。禾榮科已經領先創新高,它的轉屬藥物廠,股價應該也不容小覷。
從五二O總統談話,到癌症治療政策、再到醫療科技產業鏈布局,這是一條新型態的投資邏輯。科技熱點有時會過熱,但醫療政策點火之下的成長產業,正在低調起飛。
凱哥建議大家,把這些股票列入自選觀察清單,也許下一次點火,不是GB200,而是這幾家躍動的新醫療之星。
專欄作者小檔案:黃豐凱-國家級基金操盤手
◎ 擁有20多年豐富的法人圈資歷,擅長分析股票的基本面與籌碼面,獨創一套「巨浪碉堡」選股邏輯專門挑戰波段股。
◎ 經歷:
政府委外四大基金代操經理人
德信、凱基、華南永昌投信基金經理人
華南永昌投信專戶管理部投資經理、投資研究部研究經理
亞洲證券產業研究員
投資理財内容聲明
※文内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筆者分享行為。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筆者投資決策之推薦及建議。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本公司係遵守個人資料保護法相關規範及今周刊隱私權政策,蒐集、處理或利用您的個人資料,我們會確保您的資料安全和隱私權不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