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避險方法就是:承認這是多頭市場,認真地挑幾檔股票,買了抱著
等賺錢,勝過抓龜跑鱉,更超越每天猜度大盤的心思。
股價漲本益比低 大多頭行情來臨
股價越漲,本益比越低,現在最常被運用到液晶顯示器面板產業。五大面板製造商的股價,從去年年底到現在,漲幅都超過四成,可是現在算本益比,竟然都處於歷史最低檔的水準,因為產能大幅提高,可是面板的價格非但沒有下跌,部分缺貨的尺寸,還逆勢上;所以預估今年第一季的獲利,將比去年全年還高,形成這個族群上漲的最大理由。
同樣的故事其實也發生在鋼鐵、銀行、航運、被動元件等這些產業上,這麼多的公司從賠錢變賺錢,或者從小賺變大賺,一季賺一年的錢,股價雖然都漲很多,可是本益比都掉下來,用最簡單的話來講,就是大多頭行情的徵候。
融資金額大增,融資比重越來越低,這是另外一個看似矛盾的觀念。融資金額每天以幾十億元的速度在增加,可是股價上升的速度更快,以現在三千多億元的融資水位,跟十五兆元的總市值相比,融資的比重只有百分之二多一點。
依過去的經驗來看,這個比率要到五%以上時,才會有大回檔的壓力,用過去說的話來形容,到那個時候,就是貪婪超過恐懼,四處得到的資訊,一定都是好得無以復加的樂觀。
留意證券股、主流股 避開回檔風險
談了一個月的風險,如果都不交代避險的方法,就跟「作股票只要低買高賣就一定會賺錢」這句話一樣,邏輯沒錯,但真的是廢話!可是在多頭市場裡放空操作很危險,所以用買股票來避開回檔的風險。切記!既然是避險,這種操作的表現,一定是比較遜色的。
第一招,買證券股。當產業股漲了一段之後,就會有人想到,行情這麼熱,證券公司的獲利應該不差吧。 如果台灣股市要出現一○%以上的回檔,一定會先看到證券股幾乎全面漲停的局面,所以這是避險的好標的。
第二招,牛皮的大象股。各產業都有一、兩家這種股票,像燁輝漲了一倍又一倍之後,又再漲了一倍,其他鋼鐵股也跟著活蹦亂跳,但是中鋼就是緩緩地墊著,漲幅一定是類股裡倒數的,但是拉回的時候,他通常還會漲一下,可以從容下車。
第三招,台積電跟聯電。這其實是第二招演變來的,還有比這兩支更牛皮的嗎?以前會說拉金融、出產業,或者傳產漲、電子回的輪動現象,因為主流股要回檔的時候,要有夠分量的股票繼續漲,才能讓指數撐著不跌。那天要看到這兩檔股票連袂漲個三%以上,大概行情就要休息一、兩周以上。
其實,最好的避險方法就是:承認這是多頭市場,認真挑幾檔股票,買了抱著等賺錢,勝過抓龜跑鱉,更超越每天猜度大盤的心思。
留意證券股、主流股 避開回檔風險
談了一個月的風險,如果都不交代避險的方法,就跟「作股票只要低買高賣就一定會賺錢」這句話一樣,邏輯沒錯,但真的是廢話!可是在多頭市場裡放空操作很危險,所以用買股票來避開回檔的風險。切記!既然是避險,這種操作的表現,一定是比較遜色的。
第一招,買證券股。當產業股漲了一段之後,就會有人想到,行情這麼熱,證券公司的獲利應該不差吧。 如果台灣股市要出現一○%以上的回檔,一定會先看到證券股幾乎全面漲停的局面,所以這是避險的好標的。
第二招,牛皮的大象股。各產業都有一、兩家這種股票,像燁輝漲了一倍又一倍之後,又再漲了一倍,其他鋼鐵股也跟著活蹦亂跳,但是中鋼就是緩緩地墊著,漲幅一定是類股裡倒數的,但是拉回的時候,他通常還會漲一下,可以從容下車。
第三招,台積電跟聯電。這其實是第二招演變來的,還有比這兩支更牛皮的嗎?以前會說拉金融、出產業,或者傳產漲、電子回的輪動現象,因為主流股要回檔的時候,要有夠分量的股票繼續漲,才能讓指數撐著不跌。那天要看到這兩檔股票連袂漲個三%以上,大概行情就要休息一、兩周以上。
其實,最好的避險方法就是:承認這是多頭市場,認真挑幾檔股票,買了抱著等賺錢,勝過抓龜跑鱉,更超越每天猜度大盤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