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錢多,沒基本面又何妨

錢多,沒基本面又何妨

2015-05-07 17:51

貨幣政策轉向是重大事件,這兩年市場一直在擔憂,資金會被抽回。
可是擔憂就表示有心理準備,真等到事情發生,不算突發事件。

上周說蘋果的本益比,將形成股市大盤上漲的隱性天花板,我真誠認為這壓力同時適用於美股與台股。但是這個論點被讀者指正,他的說法頗有可觀,值得在此提出來探討。

這位朋友說,因為量化寬鬆的關係,除了錢很多,同時也讓利率降到空前低檔,造成一大堆退休金、保險資金,必須轉到股市尋求投資機會。以前這些資金主要投資在債券,特別是政府公債,但是金融海嘯後,債信好的政府公債,像德國、荷蘭,幾乎是零利率,有投跟沒投一樣。一不小心,沒賺到息,還會在匯率上虧一大筆。

試想一下,前年買日本政府公債,去年買德國政府公債的美國退休金,今年編財報的時候被迫面對利息收入低到可以忽略,本金還要提列超過兩成的匯兌虧損,原先以為最安全的投資,結果是這樣的下場,恐怕很難面對投資者。

如果想要有點收益,就要買所謂的歐豬國,這要心臟夠強才行。固然結果是美好的,因為錢實在太多,外溢到這些債券,導致價格也跟著水漲船高,但是本質上已經不是原來投資固定收益想要的安穩布局,雖然名叫債券,但風險與報酬率的性質已經移轉到股權類投資。

在這樣的環境下,這些大金額、原本追求保守穩健的資金,有相當比例移轉到股市來。他們的投資風格與傳統積極型的股票基金有差異,主要鎖定在能固定配息,產業變化小,營運可預測性高的公司。反映在台灣股市,就是像超商、汽車、電梯、自行車這種,股價越買越高,籌碼越買越少。

除了配息之外,這些法人還看一個重點:看得懂、算得出來!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因為本來是保守的資金,不需要拚那種倍數增長的神話,就算被迫買股票,也要買類似債券的。不求有爆發性的新產品,也不用高成長,只要產業展望清楚,今年賺多少錢是算得出來,公司配息政策明確,就是好標的。

由於有這些大錢在拱,而且被追捧的又是占權值的藍籌股,這就是金融海嘯後,股市屢屢看回不回,甚至指數還不斷拉高的重要推力。

這個「利率不漲、股市不崩」的論述很實在,本專欄過去也多次提過類似觀點,畢竟股價是靠錢堆出來的。由此看來,大盤會不會由多翻空,利率政策轉向是決定性因素。這也是最近,任何關於美國聯準會的傳聞,都會造成市場動盪的主因。

貨幣政策轉向是重大事件,這兩年市場一直在擔憂,資金會被抽回。可是,擔憂就表示有心理準備,真等到事情發生,不算突發事件,更不會是讓市場崩盤的黑天鵝。歷史經驗裡,這種期待中的利空,往往發生幾天的拉回,都是短期的好買點。以貨幣政策變動的衝擊來看,也很少在第一次就發生效用,往往要連三發、連五發之後,才會對市場造成實際打壓。

雖然股價已經不便宜,但是找投資機會的錢更多,形成現在的盤整局。

延伸閱讀

當年刷爆3張信用卡...一個卡奴告白:感謝曾被卡債壓垮,才有現在會存錢的我

2019-07-22

信用卡帳單不是有按時繳錢就沒事!理財小白無視循環利息:夫妻倆認真確認卡債時,竟已高達49萬

2023-07-05

麥當勞雙人餐99元?她臉書下單優惠券,4分鐘慘被盜刷10萬…掛失時間是關鍵,養成信用卡「7習慣」

2023-07-27

當年「喬治瑪莉現金卡」害了多少人?一個卡奴如何把500萬債務變成只還23萬

2022-03-11

我刷爆的信用卡,連比爾蓋茲的皮夾都裝不下!一輛法拉利教會我的理財事:注定會窮的金錢觀

2022-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