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楊應超看投資》Fed按兵不動能追哪種商品?想當「好公司」股東也得挑好價,這兩類股還有些壓力

楊應超看投資》Fed按兵不動能追哪種商品?想當「好公司」股東也得挑好價,這兩類股還有些壓力

數位內容部採訪整理

全球股市

今周刊攝影組

2023-09-21 10:48

聯準會開了2天會議後,美國時間9月20下午決定不升息,維持5.25%-5.50%利率。這跟外界預測的一樣,知名外資分析師、現為美商科克蘭資本董事長楊應超指出,聯準會的升息週期應該快結束了。在今年最後2次會議(11月2日和12月14日),可能會再升息1次,然後明年應該就會降息。

 

不過楊應超認為,明年何時降息,仍要看當時的通貨膨漲數據和其他Event Risk (事件風險),像最近的美國UAW汽車工人罷工,學生學費負債重新償還,或石油價格上升都會造成不確定性。此外,雖然聯準會教常用的指標 Core PCE (Personal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Index不包括食物和能源的價格波動,但是能源價格上升,還是會帶動周邊物價上漲。

 

楊應超認為,這次聯準會按兵不動,仍要仔細看開會記錄和主席鮑爾的記者會回應。這次跟前幾次一樣,鮑爾講的特別保守,所以每次下午2點一開記者會後股市就被嚇到下跌,然後幾天後又會漲回來,原因是市場永遠比聯準會看的又準又遠,而聯準會的角色就是很保守的Managing Expectations (期待管理),不要讓市場太樂觀。

 

短期小心半導體和AI類股  追美債但要高評等

 

楊應超近日到高雄中山大學教導後EMBA資本市場課程,有人問到半導體和AI類股還能買嗎,他認為半導體股票可能要開始小心了。半導體的產業週期大約為2-4年,可長可短,目標是達成市場供需平衡。然而蓋一座晶圓廠,成本要將近美金百億,耗時大約3年,也就是要預估3年後的市場需求,這是很難的事。

 

另外,市場需求通常是斜線緩慢上升,而晶圓廠的產能增加,卻是階梯式的跳躍性成長,一蓋就是增加年產幾十萬片的供給,以台積電來說,現在在鳳凰城蓋的2座晶圓廠,就預估年產量就超過60萬片,所以半導體產業,通常若不是產能不足讓大家排隊等貨(像2021到2022年時),不然就是產能開出太多賠本出貨(像2001到2002年)。

 

現在市場已經開始聽到雜音,像台積電可能延後或減少半導體設備支本資出,或英特爾數據中心伺服器晶片存貨過高,就表現產業界可能已經在擔心了。

 

楊應超提醒,買股票是想要賺錢還是想當好公司的股東?大家都知道AI是近年的新趨勢,但是如果股票超漲,就不一定是投資賺錢的好標的,通常能賺錢的,應該是在股市還沒注意到就搶先布局的標的,AI族群應等拉回後再考慮要不要進場,重點還是要做功課算出合理的股票估值。

 

因為利率基本上已經快到頂,且明年應該下調2到4碼,楊應超曾對今周刊讀者提到,長期股市投資比喻,應該從2年前的棒球八局下半,轉為今年新球賽的一局上半(2022年是休賽期),也就是新一波的成長週期應該開始了。但雖然長期大盤是如此,短期對某些族群(像半導體和AI),仍是有些壓力。

 

此外,楊應超認為美債利息已經可以到5%以上,尤其聯準會提到今年可能再升一碼,高利率的環境可能也會維持比預期長(但也不敢維持太長,因為怕造成經濟衰退),想短期投資者可好好考慮美債。

 

這幾年升息對債券市價造成壓力,也造成像矽谷銀行的倒閉,明年利率到頂而且可能下降時,對債券市價就是利多的環境,不過要注意只買高評債券,小心垃圾債(楊應超強調他個人只會買BBB/Baa2評等以上的)。因為在現在高利率的環境下,高額債券利息的支出對財務不建全的公司,會造成特別大的財務壓力。

 

楊應超也提醒投資人,債券評等只是提供參考,不是一定準確(這在大賣空的電影有演出)。買債券跟買股票一樣得先做功課,不買不熟悉的公司,如果看到同樣評等、同樣年限的債券年回報(YTM = Yield to Maturity) 特別高,千萬不要貪小便宜。像今年瑞士信貸的債券回報突然大升(因為債券市價大跌)就代表公司有狀況。市場永遠是對的,沒有免費的午餐,投資要特別小心。

延伸閱讀

半夜規模6.1地震「3原因」讓雙北晃爆 403餘震不斷什麼時候才會停?氣象署凌晨開記者會說明

2024-04-27

勞退為何越來越多人「不急著領」?超大紅包「放5年多70萬」 專家:2種人理財最合適

2024-04-24

我就是主力!光繳稅就2億,八年級當沖王巨人傑告白:為何散戶買了跌、賣了就噴出...不是我害你賠錢

2024-04-22

台灣餐飲龍頭無預警倒閉500員工失業 牛角燒肉、胡椒廚房都它的!「上班上到一半」被通知不用來了

2024-04-24

老牌麻辣鍋「川巴子」驚傳5/5熄燈!酸菜魚片藝人最愛吃 店家:以後想吃只能去「這間」

2024-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