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全球央行都要收回資金 買債券基金的人是不是該賣了?

全球央行都要收回資金 買債券基金的人是不是該賣了?

洪佩玲

債券基金

2018-01-04 12:11

自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美國聯準會不斷買入債券、日本央行積極實施量化寬鬆(QE)政策、歐洲央行(ECB)也是只買不賣的購債政策。

但在去年,美國聯準會宣佈縮表後,日本央行、ECB也打算縮減QE,各國央行的動作,都讓2018年的貨幣政策成為轉捩點,債券也不像過去有「主力」買盤撐腰。

 

據《彭博》多位分析師調查顯示,目前10年美債殖利率為2.465%,今年底有望上漲達2.9%水位,而德債十年期殖利率預估從0.45%升至 0.9%;英國10年債券殖利率應從現有1.26%提升至年底1.70%,而日本10年債券也將從目前0.05%翻倍成0.10%。

 

對此,摩根大通資產管理主席Robert Michele表示,央行的緊縮效應目前還未反映在全球金融市場上,估計重定價之後,市場將會有巨大變化。德意志銀行首席經濟學家Torsten Slok擔憂,ECB過去的QE政策讓資金浮濫,若啟動縮表,恐將對高風險商品造成負面影響。

 

面對全球債劵殖利率拉升的情況,市場上很多債劵型基金都強調投資風險比股票低,且有固定收益,再加上基金規模大,能分散風險。很多投資人想靠債劵型基金,去圓人生夢。究竟債劵型基金是甚麼?要如何選擇債劵基金才能買的安心?

 

債劵基金獲利來源主要為(1)債息:由於債劵是屬於固定收益型的的投資工具,只要債劵沒有發生違約,都會如期拿到利息,債息從發行日至到期日都是固定的,也就是俗稱的票面利息。

 

(2)資本利得:當利率往下跌的時候,債劵的殖利率也會往下跌,債劵價格就會上揚,債劵基金的淨值也會跟著增加,當基金的淨值超過投資人申購時的價格,增加的淨值就是投資人的獲利。

 

(3)匯差:當匯率變動時,也會影響基金獲利,例如台幣兌換債劵的計價幣別,若是與買進債劵時呈現貶值的現象,那麼基金換算成台幣的報酬率就會有匯兌收益。

 

很多人好奇債劵基金入場時機,其實買債劵跟買股票一樣,買在低點就可以賺到「資本利得(價差)+配息」,買在高點就會變成「資本利損+配息」。降息是債券市場的利多,升息則是債券市場的利空,可以在降息動作啟動後買進債券,並在升息開始後賣出。

 

坊間常見債劵基金四大迷思:

 

(1)穩賺不賠:雖然債劵基金的投資風險比投資股票或是股票基金風險較小,但也會受到利率、信用風險、通貨膨脹、匯率等因素影響,產生虧損現象。

 

(2)獲利倍增:或許會常聽到有人投資基金賺了1倍甚至2倍以上的錢,但不太可能是投資債劵所創造的高利潤,債劵基金的獲利來源是以債劵產生的固定收益,以及價差。

 

(3)高利率=高獲利:所謂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有些債劵基金的利潤比一般債劵高,通常這類債劵基金所投資的債劵,都是屬於高危險等級的垃圾債劵。

 

(4)固守不動:由於債劵基金定位跟銀行定存很像,都是以固定收益為主要獲利來源,但畢竟跟定存有所不同,錢存銀行時間到了,利息自然會算給你,但投資債劵因為市場變動,還是會影響獲利。

 

建議長期投資的產品最好以穩定度高、波動小為主,這樣投資人比較能抱得住;由於投資高收益債的風險相對較高,最好以能因應不同市場變化的基金為主,例如投資包羅萬象的全球債劵型基金。

 

專門研究基金的基優網(fundlover)主編白富美認為,投資債券基金,還是要回歸需求,若已退休有每月配息需求者,要選擇表現穩健、配息穩定的債券基金;至於非退休者,若沒有月配息的需求,就可承擔部份風險,像新興市場當地貨幣債從利差和匯率角度來看,相對有成長空間。

延伸閱讀

錸寶組大艦隊發威,衝刺能源事業搏翻身!被面板耽誤的電池模組廠,打進半導體廠、美系網路大廠供應鏈

2022-09-14

和泰商用車如何拉下近30年市場冠軍 成就連續兩年銷售二連霸?

2023-04-07

特殊利基撐股價 製鞋、電池模組廠在列 法人青睞、Q2營收加溫 15檔好股抗熊擊

2022-07-13

擴大布局 搭上中國巨頭崛起契機 掌握鋰電池關鍵原料 華新插旗全球兩成最火熱鎳礦

2023-08-30

低價電池模組廠加百裕、系統電

2016-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