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數字力加意志力不怕商人玩把戲

數字力加意志力不怕商人玩把戲
商家非常善用數字力,引誘消費者掏出更多鈔票。

孫蓉萍

理財

705期

2010-06-24 17:02

日常生活中少不了數字,除非是意志堅定的人,否則一不小心就會掉入商人設下的數字陷阱裡。
數學好不好沒關係,只要在掏出鈔票前多想一下,你就能全身而退。

我們平常接觸到最多的數字,大概就是價格,多數人理應被訓練得很好,對價格很敏感,例如報上說衛生紙要漲價,消費者就會一窩蜂去買一大堆衛生紙囤積在家裡。不過消費者真的夠聰明嗎?

如果現在有一項雜誌的訂閱方案,選項有三種:第一是網路版五十九美元;第二是雜誌版一二五美元;第三是網路版及雜誌版一二五美元。你會選哪一種?

丹.艾瑞利(Dan Ariely)在《誰說人是理性的!》一書中,提到這個《經濟學人》的訂閱方案。他相信絕大多數人會選擇第三方案,因為這等於網路版免費。事實上艾瑞利對麻省理工學院史隆管理學院一百名學生調查,選擇第一方案的有十六人,其餘八十四人全部選擇第三方案。

框架效應  誘餌比價格本身更吸引人


但如果這個訂閱方案只有兩種選項:第一是網路版五十九美元;第二是網路版及雜誌版一二五美元。你還會選合購網路和雜誌版嗎?艾瑞利的調查結果顯示,選擇第一方案的由十六人增加到六十八人,選擇第二方案的由八十四人降到三十二人。艾瑞利說:「讓那八十四人選擇合訂方案的原因,不過就是一個誘餌。」沒有了免費的誘餌,他們的選擇也變得不一樣。

假設現在有一輛售價一百萬元的汽車,第一家經銷商說「每輛降價三十萬元」;第二家說「每輛降價三○%」;第三家說「每輛降價三成」。同樣是實售七十萬元,《鑽石周刊》引用經濟學教授杉本徹雄的研究實驗結果指出,七五%的人會選第一家,一九%選第二家,六%選第三家。

另一方面,如果是一件一千元的T恤實售七百元,選擇「降價三百元」的只占七%,選擇「降價三○%」的占五二%,選擇「降價三成」的占四一%。同樣的折扣率,標示方法不同,消費者的感受也不同。商品價格越高,標出具體的折扣金額,越能讓人覺得「買到賺到」;低價位的商品,則標出折扣率更能吸引消費者。在行為財務學中,這種現象稱為「框架效應」,消費者的選擇,會受到廠商提示價格的方式所左右。

 

定錨效應  消費者設定的預算容易動搖

 

「畸零定價」也是每天生活少不了的現象。所有廣告傳單上看到的價格,例如電扇一八八八元、筆記型電腦一九九九九元,少有整數的標價,目的也是要讓消費者覺得便宜。看到電扇一千九百元、筆記型電腦二萬元,消費者下手前可能會多些猶豫。

 

世新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郭敏華指出,另一個常見的「框架」是消費者常以為「整套銷售」比較便宜。美國曾有實驗結果顯示,同樣的商品在某家店每個售價二十五美分,另一家店三個一組賣八十九美分,結果後者銷路竟然比較好。因為有這樣的現象,商家定價時就會常採用整套銷售的方式,而且總價不容易除盡,例如三個五百元,藉此避免消費者一下就算清楚平均單價是多少。

 

另外,很多消費者都有過的經驗,就是購物總是超出自己原先設定的預算。例如我們要買一套西裝,出門前設定好預算是二萬元。到了男裝部門,經驗豐富的售貨員就熱心地介紹十萬元的西裝,並且鼓勵試穿。消費者體驗品質、剪裁、款式都優於二萬元的十萬元西裝後,往往愛不釋手,最後即使買的不是十萬元的商品,也可能是五萬元,也就是中間價位的西裝。

 

而且,消費者可能順手再買一條平常買不下手的六千元領帶,因為比起十萬元的西裝,要價六千元的領帶簡直是小巫見大巫。這個陷阱,是投資心理學中提到的「定錨效應」,第一個價格成為「錨」,也就是標準價,之後任何價格和這個錨比起來都覺得便宜,於是容易成交。

 

若要避免被價格所惑而衝動購買,郭敏華提出的解決之道,是消費者一定要心有定見,而且要堅持,否則很容易落入這些數字陷阱中。

 

看穿商人的陷阱表

延伸閱讀

存股50張00929...股價一路漲16→20元,重新加碼的3個理由!高股息+勞保退休金,月領4萬簡單過生活

2024-04-12

50歲電子業高管除了1間房,存款只有300萬...參加婚禮驚覺同學財產比我多!投資這2檔ETF,65歲退休錢花不完

2024-04-11

她月薪7萬,台北租房生活費4.5萬...拼到50歲也買不起房,如何脫離金錢困境?被動收入規劃法,存到上億退休金

2024-04-17

40歲上班好厭世...如何才能退休月領5萬股息?金融業14年老手傳授退休攻略:600萬就能財富自由

2024-04-11

敦陽科、中華食...他48歲靠「配速持股法」月領10萬提早退休,7檔存股名單曝光:最高獲利124%

2024-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