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ETF就像投資股票一樣,買賣交易流程就像一般上市股票簡單,對散戶投資人而言,也兼具基金及股票優點,為投資者提供一個方便快捷、靈活及費用低廉的投資管道,以一筆交易即可直接投資一籃子股票,充分分散風險。
其他好處尚包括:管理費用可較一般股票型基金低廉,投資標的透明,成分股變動不大;稅負低,僅在賣出時課徵0.1%證券交易稅;走勢與股市同步,投資人不需研究個股,只要判斷漲跌趨勢即可,是最不費力的投資工具,每日買賣都很方便。
避免漲了指數
卻押錯個股的遺憾
在股市熱絡時,投資人比較傾向去追逐高風險的個股,但在股市低迷的階段,投資人若投資ETF,跌幅與大盤或產業走勢相當,相對於個股較為抗跌;而且當市場指數已跌至歷史低點時,由於再跌空間有限,投資ETF可掌握整體大盤或產業走勢漲升契機,避免漲了指數卻押錯個股的遺憾。
判斷趨勢漲跌
買進賣空皆可
以台灣ETF市場為例,在空頭時期,台灣ETF市場規模均逆勢大幅成長。
2011年歐債危機時,台灣股市崩跌,投資國內股票型基金之平均報酬率為-22.35%,國內ETF則相對抗跌,全年報酬率為-18.59%(詳見表),資金紛紛湧入ETF市場,ETF資產規模大幅成長,從前一年的新台幣815億元大幅上升至1,254億元,ETF成交值占大盤比重從0.71%攀升為1.38%;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時期,台灣ETF資產規模從437億元成長至470億元,而成交比重同樣從0.38%躍升為0.89%。
雖然在空頭時期,ETF特別受到投資人青睞,但在多頭時期,ETF也是適合投資的商品。對積極型的投資人來說,可以將指數化投資的ETF搭配自己積極選股的策略,或搭配不同種類的ETF進行資產配置,執行不同的投資組合策略。
同時,也可以進行波段操作,以最低風險及成本追求報酬表現。投資人可依不同投資策略,調整其投資組合中各種ETF或個股的比率,甚至可採取買進及放空不同指數ETF之操作。
例如投資人若研判大盤趨勢向下,但中型股或科技股表現將較大盤佳,則可融券放空台灣50指數ETF,並且買進台灣中型100指數ETF或代表科技股產業之ETF,以賺取不同指數表現之價差,獲取更高的報酬。
有利分散風險
適合長期避險投資
由於ETF主要是追蹤股票指數報酬,無論投資哪一類型的ETF,都已經為投資人進行一定程度的風險分散。
此外,ETF的投資方式靈活,除了適宜短中長期買進持有外,也提供信用交易的功能,投資人看好趨勢時能夠融資買進增加獲利,看壞趨勢時也可以採取先行賣出,待低價時再予以回補的策略,可作為投資人長期避險之核心投資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