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鴻海侵襲升級 施崇棠金算盤勝機難算

鴻海侵襲升級  施崇棠金算盤勝機難算

林宏文

科技

達志

504期

2006-08-17 10:24

在電子一哥鴻海大軍的蠶食鯨吞下,二哥華碩即使每次收購企業的價位都很便宜,並且擁有尊重研發人員的特色,但仍然面臨鴻海從製造跨進研發的強大威脅,三年後華碩勢必要分家,施崇棠必須及早做準備。

日前華碩董事長施崇棠與技嘉董事長葉培城宣布合組新公司,傳聞已久的結盟行動終於成真。若仔細看這項合作案的條件,不僅符合華碩向來「謀定而後動」的特性,也是一筆非常划算的交易,可以看出華碩的「金算盤」果然還是打得很精。


聯合技嘉有七成市占 維持價格具有絕對優勢

對華碩集團來說,華碩及華擎主機板出貨量已占全球五成市場,也是主要的獲利來源,若一旦有任何競爭者發動價格戰,對華碩來說當然很不利。

因此,華碩若能夠與全球市占率約兩成的技嘉形成結盟,對於這個已經很成熟的產業來說,七成市占已具壓倒性的影響力量,對於穩定市場、降低殺價競爭有不小的助益。

若要從近年來國內外購併案中找出一個類似的案例,兩年前聯發科買下揚智科技的例子應該最為相似。

當時聯發科也是在光碟機IC市場占一半市占率,眼看著市場已趨成熟,競爭者前仆後繼出現;於是在華碩與揚智洽談時,半路殺出將揚智拿下來,後來又將揚智的產品線做了重新的切割及整合,對市場價格及秩序產生了穩定的作用,也讓聯發科繼續保持光碟機龍頭的地位。

從收購的價位來看,華碩去年賺一七三億元,其中主機板事業又占了利潤的大半,只出資四十億元當然不貴,更何況未來還可以認列這家公司一半獲利。

至於兩年前聯發科只花了五億餘元就掌控揚智經營權,對照於當年聯發科年獲利一百四十三億元,去年獲利更超過二百億元,當然更是超便宜了。

當然,華碩在主機板產業上遇到的對手,卻是比當年蔡明介遇到的競爭者要強得多了;在短短五年間,鴻海郭台銘不計盈虧,硬是把主機板事業衝到幾乎與華碩平起平坐的地位,如今打著富士康的主機板品牌更是漫天撒網,在許多區域都比華碩的產品更引人注目,這點施崇棠不得不緊張。

其實,早在網通產業上,華碩與鴻海就有激烈交鋒。○三年底,鴻海以換股的方式,總計斥資三六七億元把國電併進鴻海;去年底,華碩則宣布以六十六億元買下亞旭百分之百股權,兩個案子的金額差了近六倍。

當然,金額差距如此大,主因當然是公司處在不同階段,當年國電是網通產業的高獲利資優生,合併時股價還在百元左右,而且當時的情況是大股東宏碁要撤退,總經理李光陸自己決定併入鴻海,因此主動找上郭台銘談判;至於亞旭是在公司獲利明顯衰退後決定脫手,股價已跌到十三元上下,因此對華碩來說,當然占了一點小便宜。

不過,華碩對亞旭和鴻海對國電的收購模式,還是有些許差異;華碩雖買下亞旭百分之百股權,但並未把亞旭併入華碩,亞旭仍維持獨立運作,主因是當初亞旭認為本身是屬於靈活應變的小型企業,風格與華碩有很大差異,因此決定維持獨立公司的運作形態;至於國電則是百分之百併入鴻海,成為鴻海網通事業部門的一部分,李光陸甚至還與原網通事業部負責人呂芳銘並列為共同負責人。


公司本質影響購併布局 華碩注重設計價值

從兩家公司在網通事業上的收購動作,也可以看出鴻海與華碩本質上的不同。其中鴻海以EMS(組裝製造)為主,追求的是成本與紀律,因此收購動作較有侵略性,絕大部分都是併進整個事業集團,如此才能收整合之效;華碩則以ODM(原廠委託設計製造)為主,以設計創造價值,因此即使百分之百持股,也要維持獨立運作的精神,讓研發人員有被尊重的感覺。

不過,如今鴻海與華碩在網通產業的成效上已有差距,鴻海去年總營收約在七百多億元,其中EMS部分約三百多億元,ODM約有四百餘億元,至於華碩總營收則約有三百五十億元左右,大部分都以ODM為主。

總結來看,鴻海目前在網通事業的營收,大約是華碩的二倍左右;而且今年初鴻海又購併營收一百三十億餘元的建漢,實力再升一級,華碩可能要再努力追趕了。

至於去年底華碩談成的另一項與研華的合作案,是雙方交互持股,其中華碩持有研華一五%,研華持有華碩一.四%,接著兩方再合資,成立研碩公司,各占一半股權,雙方的著眼點,則是在於擴大工業電腦的應用,希望能從原來較小型的利基市場,朝向中型規模發展,例如像特殊運用的市場,甚至包括汽車電腦的應用,都是研碩可以著墨的方向。

工業電腦產業由來已久,但由於研發比重較高,生產量也比較小,不是鴻海有興趣的部分,但卻是華碩這種以研發為重的企業想要的市場,因此研華也從未想過要和鴻海合作,選擇和華碩結盟,當然可以借助華碩在ODM上的實力,讓經濟規模更上一層樓。


郭台銘個性轉變 讓施崇棠更加緊張

當然,過去華碩與鴻海各自有不同的競爭利基,一般都認為華碩重研發與創新,鴻海強調成本與紀律。

但是令施崇棠最憂心的,卻是近兩年郭台銘似乎已有改變,對於優秀人才也漸能禮賢下士,許多研發特強的人員也都留了下來。

而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李光陸一直還留在鴻海,甚至連奇美通訊總經理池育陽竟然也還留著,顯然是郭台銘調整自己作風,讓這些有傲氣的人才願意留下來,這樣的鴻海讓所有人都變得更緊張。

展望未來,鴻海在水平與垂直整合都已陸續完成,製造實力已是無人能及;至於要以設計提升價值的華碩,因激烈的產業競爭,發揮的空間似乎不大。

不過,面對鴻海的兵臨城下,未來華碩擴張購併的速度必須加快,否則三年之後,當華碩的品牌與製造勢必分家時,品牌要獨立進行,就必須尋找更強的代工廠商。

這就像過去宏碁與緯創分家後,桌上型電腦幾乎全部交給鴻海代工,另外筆記型電腦也交給了廣達等公司,讓緯創只能分到一部分,未來分家後華碩的製造體系能否經得起與鴻海一戰,恐怕是施崇棠目前最需要努力的工作。

延伸閱讀

3種人報稅季別再糾結了!「你」今年不會收到稅額試算書 為何沒收到、該如何報5QA一次看

2023-05-05

小S公公突猝逝享壽84歲 身家累積數十億!從醫生成為「台灣巴菲特」:光買鴻海賺到2戶帝寶

2024-03-02

哪個大學畢業薪水較高?台大不再是唯一...百校品牌評比前10名,「它」竟是唯一私校

2024-02-29

00878、00713…達人不藏私「高股息ETF領息攻略」:每年牌照稅、所得稅…通通靠股息付帳單

2023-04-18

2023報稅》如何申報個人所得稅?這5種收入<18萬可免稅!會計師揭想省綜所稅2作法

2023-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