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類比IC 引領台股風騷時候到了

類比IC 引領台股風騷時候到了

「類比IC產業是未來五年,台股少數可以維持每年20至30%成長的次族群。」這句話清楚點出類比IC產業的高成長性,也讓創投、散戶、基金經理人及半導體相關廠商有志一同,想要從中分得一杯羹。

「今年是台灣類比IC產業元年。」七月十三日,在君悅飯店三樓會議廳對著台下二、三百名法人,台灣類比科技總經理劉紹宗信心滿滿地講出這句話。七月十九日,台灣類比科掛牌上櫃,在短短四個交易日就以三○五元的股價超越聯發科的二八六元,登上IC設計股王。

隨著台灣類比科股價大漲,同被法人喻為「類比三劍客」的立錡科技、致新科技,股價也陸續站穩二百元的大關,一個電子次族群同時擁有三檔二百元以上的股票,這在近年台股之中實在不多見,這個情況,似乎正式向台灣投資大眾宣告,類比IC引領風騷的年代來臨了。

無獨有偶的,晶圓代工大廠台積電似乎也嗅出這樣的氣息,自今年三月中旬首度召集台灣類比科、立錡科技、致新科技、崇貿科技、聚積科技等類比IC設計公司,舉辦大型電源管理IC論壇,透過資訊分享,企圖結合類比IC設計業者一起把電源IC餅做大。

事隔不到半年,八月八日,台積電董事會又罕見地通過擴充六吋廠的磊晶製程產能的資本預算,由於六吋廠所生產的大部分是類比IC相關產品,表示台積電相當看好這個領域未來的發展前景,也讓台灣類比IC產業成長得到台積電的背書。

事實上,國內幾家中小尺寸晶圓代工廠,如漢磊、茂矽、元隆等,在步入第三季類比IC產業旺季之後,近期產能幾乎都處於滿載情況。此一狀況與核心邏輯元件市場因庫存調整問題,十二吋晶圓代工產能利用率在旺季開始下滑的情況,形成了很大的對比,也突顯類比IC產業紅火的一面。


高成長性 台灣業者傲視全球同業

有趣的是,注意到台灣類比IC產業正蓬勃發展的,可不只是台灣人而已。

八月中旬,一名掌握近百億美元資金的外資基金經理人,風塵僕僕地遠從紐約飛來台灣,在國內券商經紀主管的陪同下,密集拜會七、八家台灣IC設計業者,其中多數是類比IC設計業者,顯示連老外都看到台灣類比IC設計業者的潛力。

近年全球類比IC成長幅度僅約一○%左右,然而台灣類比IC產業卻能「獨善其身」,每年保有二○%以上的成長,而且部分台灣業者,如台灣類比科技、聚積科技等業者今年營收、獲利成長幅度,還非常有可能超越五○%。如此顯著的對比,不免讓人好奇台灣類比IC設計業者究竟有什麼樣的條件、本領,能讓國際類比IC大廠相形失色。


崛起環境 拜資訊產品低價化之賜

保德信投信基金經理人葉獻文表示,台灣類比IC產業的崛起,都要拜這幾年資訊產品低價化趨勢所賜。一顆類比IC單價雖很少超過一美元,但卻對整個系統的運作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以往雖然台灣類比IC業者具有成本上的優勢,但台灣電子製造大廠基於品質、安全性考量,多數仍採用國外類比IC業者的產品。如今隨著NB、MB等產品毛利率面臨「保五、保六」的威脅,台灣電子廠商也只好斤斤計較,能省則省,也因此造就了台灣類比IC業者。

骨牌一旦倒下,就會持續向前連鎖牽動,這似乎是台灣類比IC產業現今的寫照。據拓墣產研研究報告顯示,當華碩、台達電、鴻海、友達等業者,紛紛將先前長期仰賴進口的類比IC產品,包括電源管理IC、特殊應用的類比∕數位轉換器(ADC),以及數位∕類比(DAC)等,轉換成台灣類比IC廠商所提供的相容產品之後,如此的替代效應即持續發酵,未來隨著市場占有率逐步提升,台灣類比IC設計公司營運成長空間依然相當可觀。

台灣類比IC廠商的產值僅有全球類比IC市場規模的三%不到,對類比IC設計業者而言,未來成長空間的確相當大。建華證券研究調查處襄理黃瑞君認為,台灣擁有完整的半導體上中下游產業鏈,而現今全球重要的3C資訊產品代工業者,多數也是台灣的電子廠商,憑藉成本及在地化服務的優勢,三%不到的市占率,當然有很大的機會繼續向上提升。


產業隱憂 大者恆大、二線壓力大

拓墣產研預估,二○○三至二○○八年之間,台灣類比IC市場規模年複合成長率(CAGR)可望達到二五.五 %,如此誘人的成長性,當然吸引許多人加入淘金行列。過去三、四年,台灣類比IC設計業者如雨後春筍般成立,截至目前為止,少說也有二十幾家,而規模從六至十幾個人的小公司,如新綠科技、擎力科技,到上百人以上的中大型公司,如圓創、立錡等等都有。

不單如此,過去因嫌棄類比IC投資回收期長,產品少量多樣不易了解,而對類比IC設計業者興趣缺缺的創投法人,近期對類比IC設計業者的熱度也有提升;像新綠科技、擎力科技雖仍虧損,但還是不斷吸引創投登門拜訪,情況比過去熱烈許多。市場資金充裕,對台灣類比IC產業發展也有正面助益。

整體而言,台灣類比IC產業雖呈現蓬勃發展的局面,但廠商營運的好壞卻也在這一、二年逐漸產生分水嶺。像圓創、茂達等較有歷史的廠商,因新的技術、產品未適時到位,或是既有產品遭逢大陸業者殺價競爭,如今營運就處於調整陣痛期;而新綠科技、擎力科技等新進業者,在資金、人力不如人的情況下,產品開發、業務拓展速度也不如預期,獲利之路更是萬分艱辛。

茂達副總經理薛添福說,類比IC產品從開發、認證到產品量產,時間往往長達一、二年,一旦產品到位出現問題,廠商就得面臨一段時間的陣痛期。所幸一名類比IC設計工程師的養成,長達四、五年,除現有的業者之外,新進業者短期很難切入,此舉也降低類比IC設計業者,營運突然一蹶不振的風險。

「台灣類比IC產業將逐漸朝向大者恆大的方向發展。」葉獻文、黃瑞君不約而同做了這樣的表示,主因是一線大廠財務體質良好、產品線完整,又有大客戶在背後扶植,成本、技術的競爭力會漸漸與二線廠商拉開差距。

面對一線廠商競爭力越來越強,圓創董事長陳慧玲指出,二線廠商只要找到自己的市場定位,仍有生存的空間。成本方面,面對大陸業者殺價競爭,須靠服務強化競爭力,至於技術方面,則要緊追領導廠商,無法讓自己成為主要供貨廠商,至少得讓自己成為供貨的second source。


選股依據 公司年人均產值及EPS

由此看來,未來台灣類比IC產業的高度成長,未必是所有台灣業者均能「雨露均霑」,廠商之間受益程度的差別將會很大。因此對投資人而言,怎麼去判斷、衡量一家類比IC設計業者的競爭力,便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

除了產品線廣度、深度要夠,研發人員素質、數量,以及財務體質、獲利狀況等等客觀的衡量指標,聚積科技董事長兼總經理楊立昌以他多年經營類比IC公司的經驗,針對競爭力的問題,歸納出一個判斷的指標。楊立昌說:「一家類比IC設計公司人均產值每年至少要有一千萬元,獲利狀況才能維持一定的水準;人均產值越高表示這家公司越有競爭力,經營階層對人員的擴充也相當謹慎。」

對投資人而言,挑選具競爭力的類比IC設計業者,是首要課題,至於現階段股價合理與否,黃瑞君建議:「不妨以明年各家廠商每股稅後純益(EPS)做參考,十五倍的預估本益比,是可接受的上限水準。」

 


/小檔案/
類比IC
一般而言,電子相關產品所用的IC,大致可區分為類比IC與數位IC兩大類。數位IC是以二進位的方式處理數位資訊,其主要負責數位資料的計算、交換、控制及儲存等工作;類比IC主要是處理生活中連續性類比訊號(如速度、壓力、光、熱等),扮演真實環境與數位電子系統溝通媒介,包括汽車、家電、手機、數位相機等,都可以看到類比IC的影子,其應用可說隨著電源而無所不在。

 

延伸閱讀

00929準備配息0.2元,年化配息率12%!買19.X元會被套?兩達人喊免操煩:存股只怕1件事

2024-04-22

存股族注意!7金控股東會紀念品哪個你最尬意?中信金、開發金、永豐金...實用度比一比,零股能領嗎

2024-04-24

兆豐金配1.5元現金+0.3元股票,股利新高!為何他卻說配股是雙面刃...更棒買點在哪?

2024-04-24

00919、00878...台股大跌如何加碼?曾犯錯解定存買整張玉山金,達人:每月存股2萬,1個操作技巧撿便宜

2024-04-22

兆豐金(2886)帳上賺40%,該賣掉改買0050?她把50萬滾成5千萬、不到45歲財富自由:2個最佳賣股時機

2024-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