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軟硬兼施台灣IT產業的下一步

軟硬兼施台灣IT產業的下一步

簡立峰

名人專欄

768期

2011-09-08 16:24

後PC時代來臨,台灣IT產業要擺脫低毛利及投資風險增高的困境應積極擴展非傳統PC的硬體裝置,並擁抱軟體應用及雲端服務。

惠普(HP)擬分拆PC部門,讓PC產業的困境再度浮上檯面。台灣經濟成長高度仰賴出口,出口項目又仰賴電子資訊業,以惠普位居全球最大PC品牌及台灣最大採購外商地位來說,一舉一動攸關台灣資訊科技(IT)業的未來。

從Google搜尋透視的趨勢分析,PC的搜尋量相當穩定但持平;進一步觀察各種類PC產品,可以發現iPad出現後,其搜尋量持續攀高,且衝擊到桌上型電腦(desktop)、筆記型電腦(notebook)、小筆電(netbook)的搜尋量,顯示傳統的PC產品因缺乏創新,已被更具創新力及劃時代的新PC產品逐漸取代。

雖然類PC產品間各有消長,但整體PC市場其實是變大了!如果將平板電腦(tablet)及iPad的搜尋量加總,早已超過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及小筆電的總量一倍。平板電腦開創了新市場,也擴大了消費者對整體PC產品的需求。然而,問題在於台灣產業是否掌握到新商機,以及能否扭轉利潤持續下滑的局面。

電子產品的多元化發展由單一功能走向多重功能。消費者會擁有各種螢幕尺寸的裝置,但對每種裝置都有上網的共通需求,使裝置的獨特性愈來愈不明顯,價值和價格不易提高。對於品牌廠商而言,硬體產品缺乏差異化,提高了行銷的難度,代工製造商的投資風險相對變大,更難擺脫低毛利的窘境。台灣在硬體的優勢絕不能輕言捨棄,只是不宜集中於PC產業,應積極開發雲端硬體裝置、連網電視、汽車電子、智慧家電、精密機械、醫療電子等領域,將PC相關技術注入新的應用。

像持續發展且技術領先的關鍵零組件業者如宸鴻及大立光;提高產線自動化如鴻海;集中資源專注開發差異化平板電腦如華碩;創造智慧型手機品牌價值如宏達電;積極布局雲端如廣達;透過收購來強化雲端戰力,如宏碁及宏達電,都是台灣產業積極應變與部署的案例。


軟體應用及雲端服務,更是台灣IT產業的希望。網路服務的重要性與日俱增,新世代的大多數活動,都會在網路上進行。網景(Netscape)創辦人馬克安德森就指出,未來成功的內容產業都必須身兼軟體公司。台灣應該大力推動軟體產業,協助內容產業轉型為軟體公司以帶動內容產業革新,如亞馬遜(Amazon)在出版通路、Netflix在影音租賃服務、Skype在電信服務的成功模式。

 

筆電搜尋量

▲點擊圖片放大

 

■《今周刊》768期更多精采文章《立即加入今周刊粉絲》

延伸閱讀

台積電股價夠高了?要股票分割?劉德音:還沒這麼高得再努力…給世界一句話「買台積電股票」

2024-06-04

科技巨頭加倍投資、台灣新藥 拿下史上最高500億授權金 2024生技股100大 生技黃金時刻來了?

2024-05-22

乾眼症新藥試驗未過關 將重啟三期? 股價腰斬 拆解全福生技解盲失利下一步

2023-12-27

7歲本土小公司如何靠戒毒癮藥 ,創台灣生技授權金新高?故事要從「1輛速霸陸一開20年」昱展老董說起

2023-12-27

生技產業春筍綿延不絕 ——減重藥成普世價值

2024-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