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6大正確觀念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Q考生:最近有哪些公職考試?我可以考什麼?建議1:注意考試計畫表了解自我背景
考選部每年9至10月都會公告隔年的考試計畫表,有意報考公職的民眾可以多留意。公職考試非常多樣化,包括高普考、初等考試、地方特考、司法特考、警察特考、一般警察考試、關務特考、稅務特考、鐵路特考、公路特考、國安特考、外考特考、調查局特考、原住民特考、身心障礙特考、社福特等。各種公職考試又有許多類別,其中,最多人報考的就是一般行政類別,由於從中央到地方幾乎每個單位都有行政缺,加上專業色彩不明顯,不管什麼科系幾乎都可以報考。考生不妨針對自己的所學背景,再參考近幾年的考情資訊、錄取情況,找出最適合自己的考試類別。
Q考生:我的科系背景不在國家考試的類別內,會不會輸在起跑點?建議2:非本科系起步更要早
除了技術類科(電機、機械、土木等)需要相關科系畢業之外,大部分高普考的行政類科、司法特考四、五等和各類特考等,所考的科目如行政學、行政法、民刑法、企業管理等考科,進入門檻並不高,考生可經由輔導或自行閱讀獲得良好的學習成效。而不管你是否為本科系的學生,愈早起步,勝算愈大。舉例來說,一個非主修公行或政治的學生,在大一就開始鑽研行政學,4年後報考高考一般行政,並不會輸台大、政大等名校本科系的學生。國家考試其實和所讀的大學與科系沒有太大關係,反而跟是否花時間、下功夫,有絕大的關係,懂得獲取資訊,堅定正確的讀書心態,才能贏在起跑點上。
Q考生:我白天還有工作,到底應該辭掉工作全職準備?還是邊工作邊準備?建議3:先檢視自己對科目的熟悉程度
每個人的狀況不同,考生最好先檢視自己對考試科目的熟稔程度。不妨問自己,這些科目是以前大學所學的相關科目嗎?以前有準備過類似考科的經驗嗎?對於考試類科的內容,有把握在多久之內準備到一定程度?如果3個問題的答案都是肯定的話,可以一邊工作一邊收集各種資料,利用平日空檔的時間熟悉考科,最後3個月或半年,再把工作辭掉全力衝刺準備考試。但如果過去沒有相關學習與準備的經驗,等於一切都要從零開始,可能還是全力準備比較好,畢竟當前國考競爭激烈,勢必要比過往準備升學考試時更努力,才有上榜的機會。
Q考生:國考的報考人數每年突破新高,陪榜機率是不是大過於上榜機率?建議4:有實力競爭金榜的人,真的沒有想像中多
國家考試各類科的錄取率乍看之下並不高,或許會讓考生覺得灰心,也打擊自信心,但仔細分析之後會發現:第1、報考人數不等於到考人數。以2010年高普考為例,總計報考人數為132,103人,全程到考卻只有89,183人,到考率為67.5%,換句話說,有1/3的人根本無法撐完全部試程。第2、不是所有人都有把考科全部念完。高普考的考科約6~8科,到考的考生之中,如果再附加「有把考科都念完」這個條件,可能又扣掉1/3並沒有充分準備,只是來當砲灰的人。
綜合上述2點,如果有心要準備考試,事實上遭遇的競爭對手大概只有1/4左右的人,不需過分擔心,只要用心而且有效率的學習,就能掌握上榜的關鍵。
Q考生:想第一年就考上是不是「不可能的任務」?一定要花好幾年才能擠入國考窄門?建議5:平均停損點是2年
到底需要準備多久才能夠考上完全因人而異,曾經有非本科系,準備半年就考上的例子,也有40、50歲年紀較大的考生,迫於經濟壓力必須一邊工作一邊準備,堅持到第6年才考上,個別差異非常大。以高普考一般行政類別為例,多半是非本科系的考生報考,只要專心準備,1~2年就考取的大有人在,若是本身背景是公共行政等相關學系,甚至有不少人只需準備半年到1年即上榜。一般而言,考生平均花2年的時間才能捧到鐵飯碗,因此建議考生能考量自己是否有經濟壓力、時間壓力,決定要全職準備或兼職準備,並分析自己擅長的類型,如背誦、理解或是計算,選擇適合的考試,較能提高上榜率、事半功倍。
Q考生:選擇題題型簡單,準備起來不僅比申論題容易,也比較容易拿到高分?建議6:選擇題較適合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