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讓城市更聰明 產業下一個翻轉機會

讓城市更聰明  產業下一個翻轉機會
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指出,「智慧城市」將是台灣推動產業轉型的重要舞台。

黃瑋瑜

科技

攝影/吳東岳

1030期

2016-09-15 09:29

台灣產業如何找新出路?工研院產經中心主辦的「台灣智慧城市發展關鍵論壇」指出,政府及產業積極打造的「智慧城市」,運用科技照顧市民的需求,可從中找出發展契機。

台灣產業正面臨轉型與創新的挑戰。過去,以製造業為出發點,發展出台積電、鴻海、宏碁、華碩等一流企業;但如今隨谷歌、亞馬遜、蘋果崛起,台灣該如何跳脫製造業思惟,走向轉型的道路?

當科技潮流從硬體走向軟體,再走向軟硬體結合,物聯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雲端服務等創新應用,成為新科技的重要指標,台灣產業也該從各級政府與業者積極推動的「智慧城市」各項應用中,發掘創新、轉型、升級的驅動能量。

九月十二日,工研院產經中心(IEK)與《今周刊》共同舉辦「台灣智慧城市發展關鍵論壇」,邀請到工研院董事長吳政忠,以及宏碁集團創辦人、工研院院士施振榮等產官界領袖,分享各領域在智慧城市的發展腳步,並試著從中找到產業發展的新契機。

「智慧城市是未來台灣產業的機會,也是數位經濟時代的墊腳石。」吳政忠在論壇中率先點出,效率經濟時代已經過去,未來創新的源頭,必須從「人」的生活體驗出發。

也就是說,如何搭配產業技術,解決民眾生活的疑難雜症,讓居住的城市變得更聰明、更智慧,就是接下來讓「產業發展」與「民眾生活」雙贏的發展重點。


現階段,各縣市首長均已開始思考,如何運用科技達到照顧市民的需求,從中若能激發創意點子,進一步和台灣的製造強項結合,就能帶出新的產業價值。


根據世界銀行估算,一個百萬以上人口的智慧城市建設,當實際應用程度達到八五%,經濟效益可能增加至投入成本的二到二.五倍;也就是說,城市發展雖帶來交通、醫療、安全等挑戰,但為了解決各項問題,也同時帶動產業更加活絡。


新舞台:智慧城市  將整套商業模式輸出海外


政府躍躍欲試,業界又該如何參與?施振榮認為,「產業要拋開me too(和別人一樣)的思惟,去創造不一樣的價值。」以現有的ICT(資訊與通信科技)技術為基礎,將智慧城市作為發展的舞台;目標,則是放眼未來,能進一步將整套商業模式輸出到海外市場。

至於如何提升建構智慧城市的創新動能,工研院IEK產業經濟趨勢研究中心主任蘇孟宗指出,國際上針對智慧城市發展策略,有三大趨勢可作為參考方向。


首先,是從解決市民生活所遭遇的各種問題,實際改善城市運作下手。他以上下班車潮壅塞為例,是民眾普遍的困擾,尤其是新竹科學園區周邊,堵車更嚴重;對此,工研院配合產業,在竹北高鐵生活圈及新竹光復路交大、清大沿線,試驗「七公里高科技走廊」工作圈,透過App(手機應用程式)系統與大數據結合,可即時了解道路狀況,解決交通問題。

 

新趨勢:公私民合夥  幫青年就業、解決各議題


第二個趨勢,蘇孟宗則談到四P(Public-Private-People Partnership)模式,也就是公私民合夥機制,是指從過去大公司和政府的合作關係,加入市民的參與程度,進而擴大到一般民眾、研究機構等跨領域互動。

像是芬蘭推動的 「年輕人保證計畫」(Youth Guarantee Programme),就是結合政府與學術機構,由不同領域的組織,共同協助為年輕人提供職業訓練,幫助失業的年輕人找到工作,成為智慧城市的創新來源。

此外,提供開放式平台系統,形成的創業生態圈,則是第三個趨勢。這種是由政府開放資料平台,使得大眾可自由投入,結合跨國企業與政府專家人際網路,所激發的新創能量。

例如英國倫敦推動「London Open Data」計畫,讓市民可透過平台,提出各項議題,甚至提出解決方案,從政府和產業界角度來看,就能夠把好點子,透過跨界交流,產生不同的結果。

不過,智慧城市發展不只技術研發應用,創新的背後,法規制定和調整也很重要。吳政忠認為,包括發展無人車、無人機,還要搭配相關資通訊安全法、數位安全法等法規配合。畢竟,法規配套措施,以及跨領域數位人才培育,還是智慧城市發展歷程中,無可避免的關鍵課題。

延伸閱讀

習近平、王滬寧 迫金馬獨立公投?

2023-09-27

SWIFT按鈕比所有軍事嚇阻都有效

2023-08-30

「選擇戰爭或和平」的哲學解析

2023-10-25

嚴辦「海鯤洩密案」 破除「疑台論」

2023-10-11

習近平最怕的是「湯姆.克魯斯」

2023-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