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電腦)雖然還沒有辦法拜訪公司,卻可以不眠不休從收集到的資料做大量的計算和統計,更持續修正改進,程式和參數設計完畢,只需要少數人力去調整和維修。機器人,真的來了!
「Silicon Valley is coming!(矽谷來了!)」這是全球歷史最長、規模最大的金融服務集團之一摩根大通的執行長傑米戴蒙在2015年提出的警訊,隨後被媒體以「矽谷正吞食華爾街的午餐」為標題發布報導,金融業者開始警覺,從來沒遇過的競爭對手運用科技手段,使得金融服務更有效率,因而分享產業經濟,這就是金融科技(Financial technology,簡稱FinTech)。
FinTech主導者多是網路科技業者,從不同面向切入體積龐大,但轉身緩慢的金融產業,舉凡大數據、行動支付、甚至於最近因為比特幣等密碼貨幣而紅翻天的區塊鏈技術,都屬於此一範疇,筆者因為曾任機構投資經理人和投資顧問多年,感受最深的是自動化投資理財顧問的降臨,即俗稱的「機器人投資顧問」。
機器人投資顧問( Robo -Advisor Advisor )也可稱為自動化理財投資顧問,指線上提供以財務演算為基礎之投資組合管理服務,這個方式因為透過雲端可以降低成本,而快速、大量化運算,根據用戶的資訊及傾向,提供資產配置組合方案,將人為干涉最小化,進而將管理資產的費用和門檻將得更低。
現行金融市場中,「投資顧問」提供研究心得給客戶當作操作建議,收取顧問費或會員費;機構法人的投資經理人(操盤手)則是依據「研究團隊」拜訪公司或收集到的產業資訊,綜合本身分析後的看法,做出趨勢研判進而加減碼。
至於投資信託公司可以透過發行的基金收取手續費和管理費。這些過程涉及專業知識和彙總統計,一般人無法或沒有時間去做。
現在,這個領域正在「去人化」,以達到開源節流的效果。
機器人(電腦)雖然還沒有辦法拜訪公司,卻可以不眠不休從收集到的資料做大量的計算和統計,更持續修正改進,程式和參數設計完畢,只需要少數人力去調整和維修。機器人,真的來了!
全球知名投資銀行高盛在2000年時,位於紐約的現金股票交易櫃台有高達600名的交易員,如今只剩下2名員工,其餘的工作由機器人自動化交易,公司高層還點出一個殘酷的事實 :「未來10年公司的員工肯定會比今天少很多」,這個現象也發生在其他金融業者。
然而,機器人一定會勝過人腦嗎 ? 我們來看看兩個例子 :
AIEQ是一檔ETF,全名叫做「人工智慧動力股票主動型ETF」,英文名稱為AI Powered Equity ETF,在紐約交易所(NYSE)上市,成立日期為2017年10月18日4,目前規模約為1.4億美元(約新台幣40.88億元2018/02/28截止)。
AIEQ是由一家叫做EquBot的企業打造出來的主動式ETF,EquBot的兩個創始人Chida Khatua和Art Amador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創業課上認識, Khatua在AI和機器學習方面的背景和Amador在私人財富管理方面的經歷互補,於是共同創業。
AIEQ投資約40-70檔股票,主要是依照EquBot的獨門演算法,利用IBM Watson的認知和大數據處理能力,每天從逾100萬則的企業公告文件、季度財報、新聞以及社群文章,分析大約6千檔美國掛牌股票,利用結果優化投資組合也減少其中的風險,目標是超過美國股票基準指數同等的波動幅度。
如附圖一,AIEQ自上市以來,走勢一度落後S&P Total Market Index、追蹤標普500指數的SPY、VOO等ETF,在3月份表現才拉升到幾乎一致,而在3月23日的殺盤後,AIEQ的淨值開始領先,但其市價和S&P Total Market Index,和追蹤標普500指數的SPY、VOO等ETF尚不分軒輊。
由於AIEQ上市還不滿一年,需要再做觀察,以目前成績來看,尚未穩定達成其超過美國股票基準指數的要求,這個報酬率在股票型基金排名屬於中段班,人類似乎並非不堪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