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世界趨勢浪潮:循環經濟與資料經濟跨界交乘

世界趨勢浪潮:循環經濟與資料經濟跨界交乘

黃暐程

產業動態

shutterstock

2020-05-27 17:10

自今年起,「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這個關鍵詞變得有點熱,一般對於這個關鍵詞或多或少有些模糊的認知,究竟這代表何種意義呢?就字面意義上來看,可拆解為「循環」的「經濟」,因此本質上是討論「經濟成長模式」,而「循環」為這種經濟模式的思維主軸。

聽起有些繞口,從另一個角度面來看,循環的反義詞為「線性」,「線性經濟」是自工業革命以來,人類發展經濟的思維是從天然資源開採、加工製造、使用丟棄,再到焚化掩埋的單向過程,將有價值的資源一直線變成廢棄物的旅程,過程中消耗大量的能源,並造成許多環境上的有毒汙染與衝擊。

 

隨著地球人口呈指數型成長,線性經濟發展模式造成環境生態已處在崩壞的邊緣,根據今年 10 月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IPCC)的科學研究調查《全球升溫 1.5°C 特別報告》,當地表均溫上升較工業革命前超過 1.5°C 時,地球環境就會出現巨大、且難以恢復的變化,這個時間點極可能發生於 2030~2052 年。

 

也因如此,聯合國早在 2015 年 9 月正式發表的 2030 永續發展目標(SDGs)就明確指出,人類發展不是單一面向的成長,而是需要系統性的思考,整體考量「經濟活動、社會需求、環境生態」這三個相互密切關聯的面向。

 

因此,循環思維就提供最佳的準則,從線性思維轉換到循環思維,有四個觀念需轉換。一是天然資源是有限的;再來是沒有廢棄物,只有錯置的資源;第三,新的消費者價值觀,以使用代替擁有;最後,生產者的責任不應止於商品售出,製造業應轉為製造服務業。

 

有了永續的循環思維後,我們必須面對「經濟成長」的本質面,循環經濟的美好實踐,必須回到商業行為上,透過「經濟推動循環」裡的商業力量及市場機制引導,讓消費者與生產者共同往永續循環邁進。

 

回顧經濟發展的歷程,第一次工業革命蒸氣機釋放了生物的體能,由機械代替獸力,第二次工業革命是使用電力為大量生產提供動力與支援,而現今是以網際網路為基礎的工業革命,釋放人腦的想像,透過資通訊科技(ICT),收集大數據(big data)並藉由雲端運算(cloud computing)的變革,造就了資料經濟(data economy)跳躍式發展。

延伸閱讀

不到40歲年薪千萬還擁2棟學區房,要付出什麼代價?Google工程師從憂鬱症和婚姻破碎中學到的事

2022-10-12

當子女的,幫忙父母善後爛攤子是理所當然?一個80歲退休公務員啟示:每個人的人生課題,要有界線

2023-12-20

即使31歲功成身退也是矽谷傳奇!SpaceX、特斯拉...為何馬斯克總走向隨時可能傾家蕩產的豪賭人生?

2023-05-24

53歲老公被退休2年後,戶頭裡的退休金慢慢見底...28年家管妻子嘆:節省開銷,生活費仍嚴重不足

2023-09-20

老公53歲被退休時,原以為二度就業太容易...28年家管妻子無奈:中年要看清楚眼前的事實才能重新開始

2022-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