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借疫使力:2021年數位轉型新未來

借疫使力:2021年數位轉型新未來

張玉圓

科技

工業技術與資訊

2020-12-16

各國陸續爆發第二波新冠疫情、美國總統大選結果、美中科技戰,都為全球經濟帶來新的挑戰。工研院日前以「後疫轉型.數位突圍」為主題,探討探討臺灣如何「借疫使力」,創造後疫零接觸經濟商機、美中科技分流新方向、生活型態劇變,及數位轉型與數位商業創新等議題。

預見2021產業經濟新脈動

借疫使力打造臺灣特色產業生態鏈

 

數位轉型

臺灣應善用數位轉型,進一步打造具有臺灣特色的強韌產業生態鏈,成為與國際共創共榮,不可或缺的關鍵夥伴。

 

時序進入冬季,新冠肺炎在歐洲、印度、巴西、拉丁美洲爆發第二波疫情,好不容易回穩的全球經濟又出現變數。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預測,2020年全球GDP將萎縮4.4%,到2021年雖有反彈,但全球失業率將倍增至10%。

 

疫情何時才能緩解?國際顧問公司麥肯錫(McKinsey & Company)預估,最快明年第二季、最慢恐將遲至2023年底。目前全球主要產業仍未脫離困境,從餐飲、零售、電信、醫療、軟體服務、到汽車業等,全數陷入負成長;僅5G、宅經濟、零接觸(遠距)產品及服務相對抗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首席經濟學家戈平納斯(Gita Gopinath)指出,「全球經濟要走出這場疫情,過程恐將相當漫長、顛簸不平。」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秘書長古里亞(Angel Gurria)也警告,「經濟的恢復還需要時間,可能是U型復甦,而非V型反轉。」

 

為了挽救經濟,各國紛紛端出對應政策,例如美國的《振興經濟方案》投入1兆美元來穩定市場;歐盟《下世代歐盟》計畫撥款7,500億歐元,聚焦綠色新政和數位轉型;中國大陸《新基建》計畫至2025年將注資10兆人民幣在七大領域;日本及韓國分別針對中小企業提供補貼並扶植數位/綠色經濟。

 

製造業正成長 數位轉型與人才競爭是挑戰

 

相形之下,臺灣因為抗疫成功,2020年內需經濟持穩,彌補了國際需求的衰退,整體經濟表現不俗;根據工研院最新發布的臺灣製造業景氣展望預測,2021年臺灣製造業產值將可成長4.75%,來到19.68兆元。其中金屬機電、資訊電子、化學工業、民生工業等四大業分別有2.50%~9.35%不等的成長。

 

展望樂觀的同時,國內製造業也面臨兩項挑戰:一是疫情加速新興科技普及,國內製造業必須活用數位科技來優化營運,實現智慧經濟;二是美中貿易與科技戰若持續,將牽動科技人才的競爭,人才政策須提前布局。

 

至於在疫情未見好轉前,為避免跨國製造的斷鏈風險及封城導致的停工,同時因應消費行為的快速變動,工研院也建議,製造業必須轉型走向「分散式的適地生產及多元供應」、「智慧化分析與決策」、「客製化體驗與服務」。具體作法包括減少對人工的依賴、以數位科技重新打造生產流程,運用AI數據分析達成智慧製造。

延伸閱讀

別讓節稅變相加倍奉還!會計師點名3種不當稅務規劃:除了這1種情形,不建議贈與房地產給子女

2023-07-14

2023年贈與稅免稅額244萬!長輩財富傳承要懂的遺贈節稅事:這樣做1個月可給子女1176萬

2023-02-20

財富傳承的節稅方式6整理》會計師:多利用3「免稅技巧」,多數家庭幾乎課不到遺產稅和贈與稅

2023-01-05

每年贈與稅免稅額只有244萬,但送房附房貸是可以扣除的!會計師:關於贈與你要懂的節稅技巧

2022-07-28

老父贈與房產給長子,卻因兒資力背不起房貸要補500萬贈與稅...後悔贈與能撤銷嗎?該怎麼辦理?

2023-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