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培育優秀研發人才,是臺灣科技產業永續發展致勝之錀 第二屆「致茂精密機械與量測技術論文獎」揭曉

培育優秀研發人才,是臺灣科技產業永續發展致勝之錀 第二屆「致茂精密機械與量測技術論文獎」揭曉
致茂電子董事長 黃欽明頒獎典禮開場致詞。

廣告企畫製作

科技

2024-03-28 13:32

由致茂文教基金會主辦,工業技術研究院協辦的第二屆「致茂精密機械與量測技術論文獎」於二0二四年三月十四日舉辦決賽審查暨頒獎典禮。致茂電子董事長黃欽明在頒獎典禮晚宴上表示「設立致茂精密機械與量測技術論文獎,主要在鼓勵青年學子對精密量測領域的研發及創意應用,促進產、學界互動與合作,培養精密機械與量測技術優秀人才,注入臺灣科技產業的研發需求,成為臺灣科技發展與創新的基源。」

二十五所大學角逐論文獎十大主題,比上屆成長五十五%

 

第二屆致茂論文獎歷經長達九個月的審查,來自二十五所大學三十五個研究所科系碩、博士在學或應屆畢業生積極參與,第二屆投稿篇數比第一屆成長高達五十五%。投稿主題涵蓋:半導體光學檢測技術、電能轉換與驅控技術、電力電子關鍵元件及零組件、電動車動力系統(Powertrain)測試技術、熱傳材料(Thermal Interface Material)/熱阻量測技術、微米級精密機械技術、積體化光子晶片測試技術、機器學習應用於精密檢測或控制技術、微波與毫米波量測技術、人工智慧(AI)/機器學習(ML)之半導體測試。通過「論文創新性(技術、功能、用途創新性)」、「產業應用性」、「論文組織架構」審核標準,精選出精密量測領域研發及創意應用的菁英,選拔出金銀銅與佳作等論文。

 

參與第二屆致茂電子精密機械與量測技術論文獎的學生大合影。

 

論文獎系列活動「科技產業推手與職涯技術領域諮詢嘉年華」於決賽審查當天登場,致茂電子邀請所有致茂論文獎投稿學生和指導教授參與,由致茂研發主管、產品經理及各技術專業領域主管分享不同主題,涵蓋致茂在科技產業扮演的角色、企業永續發展、從菜鳥工程師到研發主管的職涯心路歷程、技術創新等。此外,六大技術領域主管更提供了面對面的職涯技術諮詢,吸引眾多學生參與,瞭解職場出路與願景,現場氣氛熱絡。

 

嘉年華講師與技術專家合影。

 

清華大學師生温昱翔等七人榮獲金獎,創新動力日日新

 

國立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程學系温昱翔、郭瑋辰、吳意國、吳俊諭、吳峪貞同學以「全場即時同步應力應變量測系統之研發」主題贏得金獎,指導教授為王偉中、宋泊錡教授。詳細得獎資訊請見致茂論文獎官方網站(https://paperaward.chromaate.com),本屆各組獲獎論文都將轉載於《量測資訊雙月刊》,促進產學界共同學習、進步。

 

國立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程學系温昱翔、郭瑋辰、吳意國、吳俊諭、吳峪貞同學以「全場即時同步應力應變量測系統之研發」主題贏得金獎。

 

精準可靠的量測長存,菁英研發與創意應用不被AI取代

 

「即使生成式AI弄得人心惶惶,大家都在想哪一天會被AI取代,但不管技術如何變動,精準與可靠的量測一定會存在。」致茂電子公司整合系統事業部總經理曾一士也在晚宴的最後與大家分享,「同學若到很大的公司,看似很有前景,但可能會被放在一個很小格局的職位,就這樣待一輩子;但致茂可以提供宏觀且非常有挑戰性的職場環境,致茂同仁隨時都有華爾街BIG 7人員到公司帶給我們挑戰,對我們而言,每次突破一個專案,看這些技術在全世界推展,創造更美好世界。我們很享受突破的過程,希望這樣的感覺可以有更多人參與。」

 

致茂電子整合系統事業部總經理曾一士閉幕致詞。

 

人才培育是永續發展的關鍵,致茂電子致力於永續發展,更關注人才培育,未來除了持續投入科技文教,為產業培育尖端英才,也藉由基金會運作,擴大推動環境永續與企業社會責任面向,創新動力必然源源不絕,日新又新。

 

延伸閱讀

勞退自提他專戶一口氣入帳38萬!勞保局最新統計,「這群人」超狠自提率近5成,自提有什麼好處?

2024-04-15

「愈晚改革,下手力道愈大!」勞保基金已虧830億元…學者示警:降到這水位,當心擠兌潮

2022-11-11

勞保基金5年後用罄,繳多領少晚退難救!專家提這解方:年增1600億收入,大補財務黑洞

2021-09-26

勞保基金即將在2025年入不敷出!退休金協會提3大改革建言書:為何台灣退休金制度全球倒數第8名?

2023-12-22

勞保年金改革溯及既往 133萬退休勞工恐少領1/3

2020-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