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農電共生新典範》八成電力來自太陽能、年產百噸蔬果自給自足 日本直擊 荒地翻身永續農場

農電共生新典範》八成電力來自太陽能、年產百噸蔬果自給自足  日本直擊  荒地翻身永續農場

陳子萱

科技

攝影/ 陳睿緯

1430期

2024-05-15 11:53

光電滅農爭議,在台灣延燒十年,種田與種電的二分法,引爆搶地大戰。

但實際上,「農電共生」的想像可以很多元。

今年三月初,《今周刊》前進「太陽能大國」日本,探訪位於千葉的「KURKKU FIELDS」農場:他們主打有機循環農業,更藉光電自給自足,靠著永續理念,讓農電共榮,與在地共好。

台灣能否借鏡,開創新的發展型態?停滯不前的農電政策,下一步又該怎麼走?

三月初的日本東京,空氣依舊冷冽,好在太陽高掛,將溫煦遍灑大地。在東京都的市郊小鎮上,一座隱於山林的有機農場,也正是仰賴陽光而生。

 

從東京驅車向南,經一個半小時的車程來到千葉縣木更津市,窗外景色從都市叢林轉為荒田大地,沿路上偶有幾戶農舍人家。沿著路牌「KURKKU FIELDS」的方向行駛,一路蜿蜒入山,即將抵達農場之際,率先映入眼簾的,是整齊鋪排於山坡上的太陽能板,在遠處閃耀發光。

 

「歡迎!這裡是KURKKU FIELDS。」三十歲的吉田和哉,頂著紅色毛帽、一件農場制服夾克,在攝氏五度的低溫,一身單薄地跑來門口、熱情招呼。做農活的人,無畏山裡寒風。

 

KURKKU FIELDS是由日本知名音樂人小林武史打造的永續農場,以藝術、美食、農業三大概念,吸引觀光客、學校及企業走向大自然,體驗農作。這間地處偏遠的農場,二○一九年正式開幕後,每年平均吸引超過五萬人次前來,在限定活動期間,每天更有近兩千人次旅客到訪。

 

但這不是他們最引以為傲的事。

 

「KURKKU FIELDS是遊憩農場,不過我們的宗旨是避免環境負擔,我們用各種機制不斷實現環境友善。」身為千葉在地人的吉田,二○年加入團隊後,就負責打造農場的「有機循環」系統,而這正是串聯整座園區的關鍵字。

 

農場裡的露營房車是由廢棄木材建造,作為食材的火腿和香腸源自被市場捨棄的豬、鹿肉;牛糞灌入空氣自然發酵後,重新成為滋養農作的天然肥料。在這裡,人們不放棄任何可以循環運用的天然資源,就連「太陽」也是。

 

站在農場正中央放眼望去,寬闊農田、豐收溫室、不時傳來雞啼羊叫的牧舍,構成一幅田園美景。遙望後方山坡,一整片占地約兩公頃、鋪蓋了八七○○片的太陽能板,則為這片田野增添了幾分現代感。那些排列方正、閃耀的光電板,裝置容量共二.四MW(千瓩),供應農場八三%的電力。

 

開幕短短五年,KURKKU FIELDS成為日本綠色旅遊的新指標;農場有機循環、自給自足的精神,也開啟了農業、光電共榮的新想像。

 

KURKKU FIELDS三大成績單

 

生態池

眼前的生態池,其實是源於自然蒸餾後的園區廢水。淨化汙水不僅可供生物生長,也被園區重新利用。(攝影/陳睿緯)

 

牛糞

吉田手拿的「牛糞」,是經發酵後的天然肥料,除了農場自用,也提供給在地農民。(攝影/陳睿緯)

 

光電》太陽撐起供電重任  起於一場風災

 

為什麼以太陽能為基礎?除了考量自然環境,友善的政策也是拉力。

延伸閱讀

農電共生神話!全球最大營農型光電案場,1年發電可供2千戶家庭使用,賣電收入直逼3億

2023-10-19

種田也種電賺更多、公民電廠做到要上市 農電共榮 日本奇蹟如演勵志電影

2023-10-18

漁電共生秉持「養殖為本 綠能加值」精神 實現「魚幫電 電幫魚」 讓綠電跟環境生態永續共存

2022-12-12

都市人「吃花生,沒看過花生葉」,太陽能板竟能種香菇!謝金河:雲林魚農電共生,1項最值得投資

2022-09-30

光電專區怎惹農民、業者不開心?一場「光電滅農」烏龍 凸顯屏東縣府疏漏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