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未來看得見

未來看得見

楊紹華

科技

攝影/唐紹航

1431期

2024-05-22 09:47

上個月,佳世達集團向港交所遞出了轉投資公司「明基醫院」的主板掛牌申請。這公司在中國南京、蘇州運營兩家醫院,去年獲利1.67億人民幣,比前一年大增87%。明基南京醫院是在2008年設立的,2013年再開了蘇州醫院,但佳世達董事長陳其宏跟我們說,直到2015年他進入醫院董事會,才終於找到經營竅門,2017年轉虧為盈,如今迎來獲利豐沛、股票可望掛牌的收割期。

對許多在低毛利市場競爭的科技業大廠經營者來說,面對一個自己不熟悉的產業領域,要持續、甚至加碼投資,確實需要「看得見的未來」作為底氣;也因此,當去年多家科技大廠增加對生技產業的投資手筆,似乎就透露了一定程度的正面訊號。

 

一年一次,我們進行「生技股一百強」的封面故事報導,負責的同事觀察近一年生技股整體市值變化,給了一句「波瀾不興」的評語,不過,被業界稱為生技教母的羅敏菁卻給了我們一句正面定調,她說,現在是台灣生技業能見度最高的時刻,這個風險不低的產業,已經有了「看得見的未來」。

 

來自科技界重量級受訪者的說法,呼應了這個定調。電子代工大廠和碩轉投資的晶碩成為國內隱形眼鏡龍頭,和碩董事長童子賢篤定地說,「美就是高獲利!」他也展現企圖地表示,除了隱形眼鏡之外,晶碩還要「讓眼睛的美麗延伸到臉部其他部位」。

 

陳其宏則向我們表示,佳世達旗下的醫療大艦隊,其實是循著「通路先行」的模式逐漸擴大布局,一步一步,去年醫療生技事業的獲利已占佳世達半數。至於下一步,他也給了幾個方向,其中,包括了過去常被認為「看不清未來」的製藥產業

延伸閱讀

生技產業春筍綿延不絕 ——減重藥成普世價值

2024-01-03

台灣生技產業商業模式再定位 ——兼論生技公司漢達(6620)

2023-11-22

從一場跨國藥廠CEO餐敘得到啟發!前衛生署長:台灣生技產業超車契機,可能在「罕見疾病用藥」

2023-10-04

全國首件聚焦生技產業BOT案-台北生技園區正式落成啟用, 創逾3,000個就業機會,年產值超過500億

2023-03-31

台灣製藥產業面臨3困境,東洋董座林全:借鏡金融監理沙盒機制,讓精準再生醫療跟上國際腳步

2022-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