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2317)法說會本周三登場,在對等關稅、貿易戰升溫,鴻海如何應對經貿變局,成為關注焦點。今年首季,在AI伺服器GB 200發威下,鴻海繳出最強Q1營收。迎接Q2,不僅有AI熱,還有關稅戰導致的急單效應湧現。
只是,下半年營運怎麼走?是否隨急單消退,對等關稅的衝擊開始浮現,仍會是法人關注焦點,
輝達執行長預計在下周COMPUTEX展期發表主題演講,外傳他本周就會提前訪台,並拜訪台積電、宴請供應鏈。而各界關注的輝達台灣總部選址,是否會在本次COMPUTEX展期出爐,同樣受到矚目。
1、鴻海法說會登場,GB200發威、Q1營收暴衝
2、黃仁勳提前訪台,兆元宴將重現台北
3、核三廠2號機退役,在野黨拚修法延長年限
今周重磅:鴻海(2317)法說登場 上半年營運可望破紀錄,下半年呢?
鴻海(2317)法說會本周三(5/12)登場,由於第2季對等關稅、美中貿易戰升溫,本次法說會將聚焦鴻海如何應對世界經貿變局。尤其,鴻海作為指標iPhone組裝、AI伺服器製造商,其對於事業的展望將是法說會重點。
此外,鴻海近期電動車事業大有斬獲,旗下鴻華先進與三菱汽車簽署合作備忘錄,協助設計、生產的電動車款,即將在2026年進軍紐澳市場。這是劉楊偉提出CDMS委託設計與製造服務模式後,首度有傳統車廠與鴻華先進合作。
無畏關稅戰衝擊 鴻海4月營收再創新高
此前,鴻海公布4月最新財報,即便在川普對等關稅的干擾下,鴻海4月營收依舊衝出6414億的好成績,年增高達25.54%,寫下歷年同期新高。今年前4月累積營收為2.28兆,年增率24.58%,同樣譜出同期新高好成績。
細看挹注營收主要來源,分別是AI雲端伺服器與智能裝置拉貨帶動。其中,不僅GB200出貨潮發威、AI伺服器熱持續,廠家為應對川普對等關稅變數,願意提前拉貨,似乎也替鴻海營運增溫。
對等關稅衝擊,急單湧現
其實,鴻海營收得以暴衝,從上週財政部公布的進出口統計就可嗅出端倪。由於對等關稅獲90日豁免期,儘管有10%的基礎關稅實施,但外界憂心90天後會有更多關稅政策實施,因此開始積極拉貨、釋放急單,尤其半導體、資通產品最為顯著。
財政部說明,4月出口高達486.6億美元,不僅需求不墜,年增率更衝上29.9%,呈現淡季不淡走勢,且這是自2021年12月以來不含春節月份的最大增幅。
只是,接下來要觀察的是,廠商提前在川普對等關稅豁免期拉貨,是否會影響下半年業績,仍得持續觀察。
CDMS終於有進展! 鴻海電動車的下一站是哪?
上週,日本三菱汽車發布新聞稿宣布,與鴻海旗下鴻華先進簽署MOU,三菱汽車會委由鴻華先進設計電動車,並交由裕隆三義廠打造。目標是在2026下半年,賣向紐、澳汽車市場。
這是鴻華先進首度拿下傳統車廠訂單,且是交由台灣整車廠代工,並賣往海外市場,可說是台灣汽車工業的重大里程碑,也受到市場關注。也替劉揚偉提出的CDMS開闢了嶄新道路,接下來是否會隨著三菱車牌繼續進攻其他汽車市場,受到市場關注。
TrendForce分析,三菱靠著與鴻海的合作,快速推動電動車款,且由於紐澳屬於右駕車款,三菱的主要銷售市場中,東南亞和日本都是右駕車的需求地區,兩家車廠是否能持續合作,推展更多市場,同樣受到關注。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傳本周就要訪台,宴請供應鏈並替COMPTEX做準備。圖/今周刊資料庫
今周重磅:那個男人來了…輝達黃仁勳傳本周來台,下周替COMPUTEX暖場
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下周登場,近年在全球引燃AI旋風的「那個男人」,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當然沒有缺席。他不僅將在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發表主題演講,替COMPUTEX開啟序幕。市場盛傳,他本周就會低調來台,並拜訪台積電等供應商。
本次COMPUTEX主題演講重量級嘉賓雲集,除黃仁勳外,高通執行長Cristiano Amon、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聯發科執行長蔡力行、恩智浦NXP執行副總Jens Hinrichsen,都將輪番開講。
此次,黃仁勳預料依舊會宴請供應鏈廠商,讓去年「兆元宴」的景象,可望再度重現。
輝達總部選址出爐?
去年,輝達在台灣的海外總部引發各界高度關注,不只各縣市瘋狂向輝達招手,全台更不斷盤點各種可能地點。
由於輝達曾點名,包含土地面積需達3公頃、建築密度低、以及建蔽率較大的條件。因此譬如台鐵「南港調車場」、台電CR-1都更案,都曾被房仲點名適合輝達進駐。
黃仁勳去年曾預告,2025年的COMPUTEX將會說明一些內容,是否會正式敲定台灣海外總部選址位置,成為各界關注焦點。
▲核三廠2號機預計本周停機。圖/Shutterstock
今周重磅:核三廠二號機本周除役 藍白拚修法鬆綁年限
目前台灣僅存的核能發電廠,核三廠二號機預計本周六(5/17)停機,象徵台灣正式走向「非核家園」。只是,此事仍有變數。
國民黨團、民眾黨團,在立院提出《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第六條修正案,替老舊電廠換照期限鬆綁,放寬核三廠二號機重新商轉。
在野黨團提核電年限延長至60年
由於核三廠2號機除役在即,本周國民黨團除提出核管法修法,試圖讓核電年限從40年延長至60年。此外,民眾黨團也提出「核三延役」公投,希望訴諸民意。
經濟部長郭智輝日前說明,倘若核管法修法三讀,會立刻盤點現有機組是否安全,並邀國際專家檢修。但他也提到,一旦核電廠機組停機,就至少得花18個月,確認安全無虞後才能再重新啟動。
沒了核能就會缺電? 卓揆:供電無虞
目前,台灣核能發電占比約3%,若核電歸零,供電是否穩定,一直是各界關注焦點。
行政院長卓榮泰此前也強調,今年可維持白天10%、夜間7%的備轉容量率,供電無虞,即便是到了2032年前,預估電量都是足夠。
台電說明,今年有近500萬瓩大型燃氣機組加入供電,其中,包含大潭電廠7號機、興達新1號機、新2號機,以及台中新1號機,總裝置容量達480萬瓩,遠大於核三廠2號機的95萬瓩。